理想汽車公司,理想汽車公司股東構成
9月24日,理想汽車董事長兼CEO李想在社交媒體上發文表示,近期理想汽車將召開戰略會議,回顧過去的五年發展歷程,李想復盤了公司存在的三大問題:戰略嚴重不聚焦、對汽車組織的復雜度認知不夠、車型數量判斷錯誤。
關于戰略不夠聚焦方面,李想表示,為了聚焦公司業務,理想汽車于2019年停止了網約車的業務,聚焦高端家庭用車。
2017年,彼時還叫車和家的理想汽車與滴滴出行達成戰略合作,雙方組建合資公司,聯合研發一款專用的網約車產品D1 Plus。但隨著2019年理想汽車拿到了王興和美團的戰略投資,而美團和滴滴存在一定的競爭關系,隨后理想便自動終止了該產品。
李想對于此段經歷總結道,也正是因為叫停了當年的網約車產品,才得以讓D1 Plus的項目經理轉去做理想L7,最終讓理想L7的產品價值遠超最初預期。
關于汽車組織復雜度認知不足方面,李想表示,公司已于2022年升級矩陣型組織,且頂級咨詢公司發揮了巨大的價值。
2022年12月,隨著新產品的增加,理想汽車正式宣布組織架構從垂直性組織架構調整為矩陣型組織架構。在原先兩個橫向實體部門“戰略部”和“產品部”的基礎上,新增了5個實體部門,包括商業部、供應部、流程部、組織部、財經部,支撐理想汽車的管理模式,從垂直職能組織升級為矩陣型組織。
今年4月,理想汽車又增設了兩個部門,一個是“CFO辦公室”,由CFO李鐵負責流程、組織、財經的變革工作;另一個是“銷售與服務群組”,由前華為高管鄒良軍負責,他主要管理銷售、交付、售后、充電網絡,并向李想匯報。
到了9月份,理想汽車組織改革已經進入到了新階段。理想汽車為每一個制造工廠都組建了一個產能交付小組(包含常州工廠、北京工廠、增程器工廠),貫穿研發、制造、供應、采購、交付等環節。
理想汽車的組織架構調整并非一蹴而就,李想表示,這場升級至少到2025年才能看到較為完整的結果。
對于車型太少的問題,李想當時認為,2025年需要30萬輛的銷量才能在市場競爭中立于不敗之地,后來認識到必須達到160萬輛。而車型太少,導致公司銷量上不去,因此必須豐富更多車型。
自2022年初,理想汽車采用“套娃”的模式,密集發布了L9、L8和L7三款車型,均為增程式SUV。目前理想L系列三款產品均實現了月銷破萬,也幫助理想連續三個月實現月銷三萬輛以上,領先一眾造車新勢力。
接下來,理想汽車將在純電領域發力。其首款純電車型為MPV,將于今年底發布。理想官方稱,此款純電MPV將不分能源形式、車身形態,挑戰50萬元車型銷量榜首。到2025年,理想將形成“ 1款旗艦車型+5款增程電動車型+5款高壓純電車型”的產品布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