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淮汽車吧,江淮汽車所有車型圖片
我們今天來看一下江淮汽車2021年的財報,可能有些年輕的朋友不太熟悉這家公司,其實曾經他們也風光過,雖然沒有風光到一汽、上汽的程度,但中小城市還是經常能見到他們的“和悅”轎車,何況這之前,他們的商用車就有一定的市場基礎,雖然主要市場也是在中小城市。
但是,時過境遷,江淮出現在新聞里的時候更多是為蔚來代工相關的消息,比如這張圖片:
江淮為何愿意接受代工呢?我們看其2021年產能的利用情況就知道了:
除了輕型商用車以外,其他產能利用情況都不到70%,前些年建起來的工廠,放著吃灰可不行,哪怕是不怎么賺錢,也得把機器轉起來吧,所以搞代工也是無奈的選擇。
從氣泡圖來看,江淮汽車2021年的氣泡并非最大,被淹沒在中下的位置的一堆年份中,表現是比較拉垮的。
從2016年江淮汽車的營收突破500億元以后,增長停滯,很快就開始下跌,2021年只有403億元,累計已經跌去了20%多。凈利潤方面也是下跌,還出現過較大虧損,現在的凈利潤已經低至2億元。
我估計有很多朋友已經要說,其實扣非凈利潤江淮汽車已經是巨虧的。這一點不假,不僅2021年是這樣,其實已經連續四年都是這樣,2021年江淮主要靠巨額的研發補貼等來維持著比較微薄的凈利潤,扣除這些影響后,實際情況是虧損18.8億元。
看其各成本費用項目構成及占營收比(江淮有保險業務,我把這部分給省略掉了),營收總成本占比為104.8%,主營業務已經虧損,營業成本占比也提升,也就是毛利率還在下降。
期間費用有所下降,已經連續四年這樣了,這當然和其營收萎縮有關,占營收比是四年中首次下降,主要就是研發費用的占比下降導致的。
營收下降了6.1%,只有研發費用、銷售費用用財務費用的下降幅度達到這個水平,其他費用雖然也有所下降,但幅度更小一些。成本和費用這東東,隨著營收增長比較容易,營業下降時,要降卻不容易。
毛利率雖然只小降了1.1個百分點,但2020年就才9.3%,現在更低了。凈資產收益率連續4年低至銀行存款利率之下,基本上沒法創造出令投資者滿意的價值了。
除了底盤產品的毛利率相對較高,還有所增長,其他的毛利率要么是在下降,要么就是負數有所降低。這種業務形態,總體上是讓人比較糾心的。
江淮汽車的產品線還是挺豐富的,前面我們已經曬過其產能情況了,現在再看一下其營收構成。59%是商用車業務,22%是乘用車業務,客車還有4%。2021年和2020年比,主要是乘用車的業務占比有所上升,而相對毛利率不錯的底盤業務占比卻太低了,僅為1%。
江淮是有出口業務的,占比達到了15.6%,比2020年上升了近一倍,這方面表現還不錯。
但是,出口產品的毛利率方面就不太好了,2020年還高達20.8%的境外業務,2021年下降至了3.4%,比境內銷售業務的毛利率都還低,這必然對其業績造成不小的影響,甚至對心理的影響更大。
從各產品和地區的銷售額增減情況來看,主要就是乘用車和境外業務在增長,其他均有一定程度的下降。
雖然有大額補貼來保證其不虧損,但江淮汽車這種企業的財政貢獻也還不錯,2021年實際上交的各種稅費還有所增長,由于出口增長,其退稅也更多一些。汽車整車是有消費稅的,有這么一家企業在,對當地財政是有不小貢獻的,所以嘛,該補貼的時候還得補。
讓人比較奇怪的是,其經營活動的凈現金流還不錯,高達17.3億元,這遠遠超過其凈利潤,從這方面看,其經營形勢還可以。但是該指標的波動過于大了,有凈流出66.6億元的2017年,也有凈流入35.4億元的2015年,這是怎么回事?
看看其高達128億元的應付票據及應付賬款,大家心里就有數了,可以欠著供應商巨額的貨款,現金流量表現當然差不了。雖然從2018年起,其清償了部分欠款,但從來也沒有低于過100億元。而應收類的規模相對就要小很多。
汽車是除房地產外的第二大實體行業,這里存在的巨量三角債總額是相當驚人的,從江淮汽車身上就能看到其影子。有專家預測這甚至可能影響到金融的穩定性。
但江淮汽車的短期償債能力卻并不弱,流動比率1.14,速動比率0.99,處于相當安全的水平。江淮汽車有上百億的現金,總體上流動性還比較好。
這得益于其并不高的存貨水平,雖然2021年存貨金額和占流動資產比都有所上升,但也仍然只在10.3%的水平。
以上就是對江淮汽車的財報解讀,其遇到了經營困難,倒不是資金鏈出現了什么問題,而是營業做不起來,業務在萎縮。對于這種企業,還是有機會翻身的,現在汽車行業正在轉型中,江淮汽車能抓住這次機會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