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汽車博覽公園—上海汽車博覽公園簡介
編者按:公園綠地作為城市建設不可或缺的組成部分,是市民休閑娛樂的重要場所,也是城市文明的展示窗口,更是弘揚地方標志性文化、表達濃烈歷史情感、輸出重要價值理念的平臺。
過去十年,嘉定區(qū)通過新建、提升、改造百余個公園,并賦予每個公園特有的主題和精神內涵,滿足市民更多元化的休閑、文化需求。為此,嘉定區(qū)融媒體中心推出“嘉”園故事系列報道,著重介紹過去十年間上海汽車博覽公園、紫藤公園和北水灣體育公園3個市民“家門口”公園的變化發(fā)展,展示嘉定這座江南歷史文化名城的深厚文化底蘊和社會發(fā)展變遷。
1983年, 中國首輛桑塔納轎車在嘉定組裝成功
1993年,上海大眾年產轎車突破十萬輛
……
經歷無數(shù)個日月的發(fā)展
汽車早已成為嘉定的核心產業(yè)
2006年建成的上海汽車博覽公園
則有效促進汽車文化
成為嘉定特色文旅項目之一
“城市綠肺”
為汽車文化插上“翱翔翅膀”
2006年3月建成并對外免費開放的上海汽車博覽公園,投資額約6億元,占地面積1150畝。公園分為游覽休閑區(qū)和會展博覽區(qū)兩部分,還融合上海汽車會展中心、上海汽車博物館、EV-AI智行港3大主體項目,是集綠色生態(tài)、休閑游樂、互動展示、科普體驗、收藏參觀于一體的綜合性4A級旅游景區(qū)。
“來到這里,不僅能享受大自然的綠色生態(tài),還能了解汽車的發(fā)展歷程,感受汽車帶來的各種文化體驗。”這個國慶假期,不少游客來到上海汽車博覽公園,在他們看來,園內活動既精彩又豐富:沿著公園小道看看綠樹成蔭和湖光倒影;坐一坐無人駕駛車輛體驗汽車“新四化”;徜徉汽車世界品一品汽車文化內涵。
上海汽車博覽公園負責人劉依依自身就是一個汽車迷,在公園工作多年,她對公園的每一個角落、每一處景點、每一項活動策劃都了如指掌。在她的眼中,上海汽車博覽公園從建成之初,就不僅僅定位于公園綠地這一相對簡單的概念,而是希望打造成為一個關于汽車文化的“綜合體”——“它既能發(fā)揮上海國際汽車城重要的‘城市綠肺’功能,為城市增添更多的綠色,又作為上海國際汽車城汽車文化宣傳的重要基地,承擔汽車博覽、展示與文化培育的重要使命。”
在劉依依看來,2017年在上海汽車博覽公園內新增設的國家智能網聯(lián)汽車(上海)試點示范區(qū)科普體驗區(qū)(E-Zone)項目,是公園與汽車文化深度融合的標志性事件。面向公眾開放的智能網聯(lián)汽車科普體驗區(qū),含6.3公里的各類道路、一座加氫站、一座光儲充一體化站等,是智能網聯(lián)汽車、智慧能源、智慧交通和智慧城市科普、體驗和交流的平臺。科普體驗區(qū)分成未來汽車、未來交通、未來能源和未來生活四大主題體驗區(qū),以先進的技術,全面展示未來高科技智能生活,為市民游客主要提供包括編隊行駛、車道保持輔助、自適應巡航、自動緊急制動等場景的自動駕駛和網聯(lián)V2X體驗。
在高科技、體驗感十足的體驗區(qū)建成前后,嘉定區(qū)汽車文化旅游路線也相繼推出:汽車博物館參觀、電動汽車智能網聯(lián)汽車試乘試駕、老爺車巡游公園、上海汽車博覽公園游覽(游船、自行車、兒童游樂設施)、EF Park電動方程式賽車、房車營地參觀體驗……在這里,市民游客可以和汽車文化來一次深度碰觸。
“大眾”項目紛至沓來的同時,“小眾”汽車文化體驗項目也紛紛選擇上海汽車博覽公園。“我做夢也沒想到,會受邀與上海國際汽車城合作,在公園內,創(chuàng)立了我的汽車文化線下體驗空間——HANSWERKS藝術車庫。”在資深汽車玩家楊剛看來,汽車雖然是舶來品,中國的汽車文化可能還沒有成型,但中國已經連續(xù)十多年成為汽車生產和消費的第一大國,上海汽車博覽公園儼然已經成為中國汽車文化的地標之一。
在楊剛的精心打理下,公園目前已建成汽車文化體驗空間HANSWERKS藝術車庫,創(chuàng)立的首家汽車文化線下體驗空間,包括經典車及汽車文化的展覽展示、老車修復、翻新、寄養(yǎng)、車友俱樂部運營等。“藝術車庫將用年輕人喜聞樂見的汽車+文化+藝術+生活方式的手段,傳播汽車文化。”楊剛期待,未來的嘉定不僅僅享有“汽車嘉定”的美譽,更應該是車迷口中津津樂道的“汽車文化”高地。
“三次跨越”
造就深度綜合體驗空間
上海汽車博物館作為上海汽車博覽公園內最具分量的場館之一,承載著關于汽車文化的歷史、現(xiàn)在和未來。“基本展陳一直在不斷自我更新和迭代。”上海汽車博物館研究與教育部經理沈丹姬介紹,上海汽車博物館是汽車文化非常重要的展示平臺。2007年1月17日,其作為上海市重點文化工程、中國首家專業(yè)汽車博物館正式對外開放。在對外開放的15年間,大致可以按照5年為一個界限,劃分成為3個不同的發(fā)展階段。
沈丹姬表示,2007年前后,中國的行業(yè)博物館仍是鳳毛麟角,作為國內首家傳播汽車文化的專業(yè)場館,上海汽車博物館的出現(xiàn)填補了國內相關領域的空白。建館初期,展陳由歷史館、古董車館、老上海汽車風情區(qū)和探索館四大主題構成,形成了以汽車歷史、汽車人文、汽車科技為中心的完整的科普主線。汽車在這里不僅僅為靜態(tài)展示,也是“動起來”的360度體驗。
而后5年,汽車博物館力求在專業(yè)性上成為行業(yè)標桿的同時,在設計審美和立意格調上更追求國際化、現(xiàn)代化、藝術化,力爭做汽車文化展示和傳播的引領者。“標志性的事件是2014年4月,上海汽車博物館珍藏館全新開幕。”沈丹姬回憶說,歷時兩年,館方將原古董車館全面設計改建升級,基本顛覆了原有展區(qū)布局,以精美的展品、珍貴的歷史資料,再輔以精致的展示燈光、豐富的多媒體互動,為全國觀眾營造一個一流的古董車新時空。
“在提供靜態(tài)的古董車展示之外,還嘗試為我們帶來新穎的動態(tài)視覺、聽覺體驗。”游客們無不為汽車文化中蘊含著速度與進取的時代精神所感染。“每一輛古董車都是有生命的,收藏一輛古董車意味著珍藏一段歷史,看到的不只是一個個冰冷的機械工業(yè)品,而是可以細細品味汽車背后所蘊含的創(chuàng)造力與情感。”游客王先生表示。
經過前十年的累積、沉淀,近5年來,博物館還順應文旅融合的發(fā)展大環(huán)境,以多樣化的展陳、沉浸式的體驗、跨次元的衍生創(chuàng)意持續(xù)為觀眾帶來更多的增值服務。“2021年底,全新設計竣工的博物館5樓汽車閱覽空間‘我嘉書房’首次向公眾開放。”在沈丹姬看來,滿足多年齡段、多層次、精細化的需求,是博物館始終要找尋的發(fā)展方向。“‘汽車書房’不只是一個常規(guī)圖書館,一如古董車巡游等互動項目,是作為博物館主題展陳的衍生配套和體驗汽車文化不同維度的形式而存在,可謂動靜皆宜。”
今年暑假,博物館升級打造的汽車主題親子互動空間“MAGIC MOTOWN摩都”煥新開放。該空間占地面積1200平方米,以“汽車小勇士穿梭時空,再現(xiàn)地下汽車城”為故事主線,囊括7大主題空間,38個沉浸式汽車互動體驗項目,為2-10歲兒童家庭精心打造。“感覺是夢幻與現(xiàn)實的交替,科普與展覽的融合,以寓教于樂的形式,為我們展開一場冒險與汽車的敘事篇章。”市民樸女士說。
2015年,方程式的變量——F1速度的榮耀;2017年,馭動激情——法拉利躍馬七十年回顧展;2019年,你不知道的絲路——影像互動展;2019年,70年,我們路過的光陰——國車生活展;2021年,公路文化在中國——國民公路318主題展;2022年,行以致遠——絲路出行故事主題展……沈丹姬說,博物館里舉辦的每一次展覽、每一次變化、每一次更新迭代,都是上海汽車博物館從“0”走到“1”的見證。下一個5年甚至是10年,上海汽車博物館在展陳內容上,將加強科技感、未來感等領域的比重,展陳空間和服務項目也會給觀眾帶來更多驚喜。
來源:上海嘉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