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鈴汽車集團-江鈴汽車集團有限公司簡介
伴隨著奔馳卡車國產化的全面落地,盡快實現在中國商用車市場上的本土化運作,是擺在全球商用車巨頭們面前最重要的課題之一,其中就包括沃爾沃集團。不過,在江鈴汽車出售江鈴重卡給沃爾沃卡車逾兩年后,如今項目突然生變。
2023年5月12日,江鈴汽車(000550.SZ)公告稱,由于未滿足完成交易的條件,江鈴汽車和沃爾沃協商一致同意,決定終止關于江鈴重汽100%股權轉讓的交易。這也意味著延宕兩年之久的江鈴重汽出讓股權給沃爾沃卡車項目畫上休止符。
國產沃爾沃卡車夭折,萬眾期盼一場空。消息傳遞到二級市場上,江鈴汽車股價直接低開低走,截至5月15日收盤,股價下跌1.96%,報收14.04元,總市值121億元。
八年重卡布局,宛若大夢一場資料顯示,江鈴重汽前身是山西省汽車工業集團(后更名為太原重汽)。但由于經營不善陷入發展困境,在2007年第一次被重組。中國兵器裝備集團及中國長安汽車集團有限公司,將太原重汽重組為太原長安重汽,作為長安汽車進入重卡領域的跳板,最終太原重汽沒能被盤活。數據顯示,太原重汽2011年的虧損已達1.4億元,2012上半年的總銷量為439輛。到2012年第一季度,太原重汽的凈資產僅為2.5億元,已難以實現正常運轉。
不過,江鈴汽車卻對太原重汽產生了興趣,公司在2012年7月以不超過2.7億元的價格,從長安手中接手太原重汽的全部股權,并于2013年1月將其更名為江鈴重汽,成為江鈴汽車旗下全資子公司。
對于江鈴汽車的舉動,市場幾乎都認為是“刀口添血”。因為在2010年以前,受益于4萬億基建投資政策利好刺激,中國汽車行業掀起過一波重卡熱潮。但高潮過后便是冷清,據過往公開數據顯示,2011年我國重卡總銷量為88.06萬輛,同比下滑13.44%,且此后數年一直保持著兩位數百分比的降幅。
事實上,江鈴汽車以輕卡起家,對于進軍重卡市場,卻懷揣“夢想”,意圖實現輕型商用車、重型商用車的全面覆蓋。為此,江鈴汽車曾不惜花費重金打造重卡產品,還引進了福特汽車的發動機技術、駕駛室、底盤等,期望走高端化路線以在競爭激烈的重卡市場取得突破。相關的公開統計資料顯示,僅僅在購買技術許可和專利等方面,江鈴汽車就向福特共支付20億元。
雖然理想很豐滿,但現實很“骨感”。江鈴、福特合作的首款“威龍”重卡于2017年正式投產,但雙方都吃了在重卡市場沒有經驗的虧,習慣用輕卡的經驗來做重卡,率先投產2.3m窄體牽引車,而不是市場熱銷的寬體車型。其結局可想而知,2018年和2019年,江鈴重汽的銷量僅為1516輛和1080輛。2020年更不用說,前9月僅銷售1347輛,特別是9月,僅僅銷售81輛。
這明顯與江鈴重汽成立之初提出的“將建成年產10萬輛重型載貨車、10萬臺發動機的大型重卡企業,達產后主營業務將超200億元”的目標相去甚遠。此后,江鈴汽車再未披露過其重卡的具體銷量,從此消失匿跡。
而江鈴重汽的慘淡經營也導致了其連年虧損。據江鈴汽車公告,2019年,江鈴重汽凈虧損為3.04億元,2020年,凈虧損為5.2億元。2021年,江鈴重汽仍然呈現虧損狀態,1月凈虧損為1213.7萬元。截至2020年底,江鈴重汽總負債為12.69億元,總資產為7.99億元,處于資不抵債的狀態。因此,2021年后,江鈴重汽停止所有的產銷工作。
可見,從2012年接手太原重汽時的雄心勃勃,到停止產銷工作,江鈴汽車花費八年時間在重卡市場的布局宛若一場夢。
拋售江鈴重汽,沃爾沃卡車接盤數據顯示,2013年至2020年,江鈴重汽8年間一直處于虧損狀態,累計虧損達16.8億元。其中,公司2017年至2020年分別虧損2.2億元、3.48億元、3.02億元和5.22億元,共計近14億元。同時,鑒于江鈴重汽很高的資產負債率,已達到資不抵債的程度,如果繼續投資重卡業務,將會使江鈴汽車陷入艱難的境地,那拋售江鈴重卡這個“不良資產”可能就成為最好的選擇。
實際上,江鈴汽車拋售江鈴重汽早已有跡可循。2020年8月將其業務按照整車和發動機拆分為“江鈴重型汽車有限公司”和“江鈴動力”兩家獨立企業。同年10月,江鈴汽車以不低于約3.6億元的價格公開掛牌出售“江鈴動力”60%的股權。2021年1月,江鈴動力最終被云南云內動力集團有限公司以3.6億元摘牌。
而同一個月,江鈴汽車向“新”江鈴重汽增資11.42億元,增資完成后新江鈴重汽注冊資本增加至13.24億元。江鈴汽車披露,通過增資的方式降低新江鈴重汽的資產負債率,便于新江鈴重汽進行業務重組。
在2021年5月7日,江鈴汽車曾披露,擬以不低于7.64億元的價格,通過山西省產權交易市場公開掛牌方式,出售全資子公司新江鈴重汽100%的股權。當時,新江鈴重汽對接盤方開出要求:1、世界500強企業,2020年度在全球生產銷售重型卡車超過12萬輛;2、公司盈利,并在2018-2020年經審計合并報表凈利潤率超過5%。
掛牌三個月后,江鈴汽車的重卡業務迎來“接盤俠”。8月23日晚間,江鈴汽車發布公告顯示,公司與Volvo Lastvagnar Aktiebolag (沃爾沃卡車公司)經協商一致,就公司向其出售交易股權簽署《關于江鈴重型汽車有限公司100%股權的股權轉讓協議》,購買價款確定為7.814億元。而且,沃爾沃卡車也按照相關交易規則支付保證金。
不過,這筆長達2年之久的交易,因政府審批事項未能在約定的時間內完成,最終仍以失敗告終。需要提及的是,江鈴重汽命運頗為坎坷,此次交易已經是其歷史上第三次轉手。
值得注意的是,2022年9月5日江鈴汽車發布公告稱公司于2022年9月2日接受機構調研,其中就有一個問題涉及江鈴重汽項目進展問題。當調研機構問及江鈴重卡目前經營狀況如何,江鈴方面的回應是“江鈴重汽的股權出售目前仍尚處于政府審批中。”
根據我國外商投資企業法律、法規的規定,對新設外商投資企業以及外資收購國內企業股權必須經過核準一樣,對外商投資企業的外資股權的轉讓也要經過原政府主管部門的核準。這是政府對外商投資企業進行監管的一個主要渠道。
核準的意義不只是停留在程序上,而是要對外商股份轉讓的實質內容是否合法進行審查。其次,股權轉讓得到核準之后必須進行工商變更登記。也就是說,外資股權的轉讓合同生效需以原政府核準部門的核準和工商登記為必要條件,二者缺一不可。
隨著沃爾沃卡車接盤告吹,江鈴重汽這一“包袱”仍然背在江鈴汽車肩上。而江鈴汽車此次也表示,江鈴重汽已暫停生產和銷售,當前主要開支為員工薪酬和設備維護等費用。“未來公司仍將繼續積極推進江鈴重汽的重組工作,”江鈴汽車方面稱。
未來,江鈴重汽的資產將會花落誰家?鈦媒體APP會持續關注。
事實上,對江鈴汽車而言就算江鈴重汽能拋售,其自身當下所面臨的問題也非常多。
財報顯示,2022年公司產銷分別實現28.16萬輛和28.20萬輛,同比分別下降17.09%和17.30%。在此情況下,營業收入也下滑14.54%至301億元。可見2022年江鈴汽車產銷、營收雙降。然而神奇的是,公司歸母凈利潤同比增長59.37%至9.15億元,那么江鈴汽車靠什么賺錢?
從更能反映上市公司實力的歸母扣非凈利潤上看,去年江鈴汽車這一指標為-2.3億元,同比減少875.15%。而在非經常性損益項目及金額一欄中,2022年江鈴汽車計入當期損益的政府補助為9.43億元。
這意味著,去年江鈴汽車賺到的錢并不是來自賣車,能夠盈利靠的都是政府“輸血”。
不僅如此,在2022年6月底,江鈴汽車還公告稱,南昌市土地儲備中心收儲公司一處國有土地等資產,該土地及地上建(構)筑物(含房屋裝修補償)收購價款總額為7.59億元。而該物產處置,為江鈴汽車帶來的收益超3億元。
如果撇開這兩筆收入看,江鈴汽車的自我造血能力令人擔憂。
值得一提的是,今年一季度,江鈴汽車營收為75.26億元,較上年同期上升4.06%,其歸母凈利潤僅為1.83億元,較上年同期下降5.79%。3月30日晚間,江鈴汽車發布公告稱,公司收到南昌小藍經濟技術開發區撥付的扶持資金合計2億元,將計入公司2023年第一季度損益。
雖然自身業績存在諸多問題,但是江鈴汽車在分紅上一點也不吝嗇。2020年江鈴汽車全年實現營業收入330.96億元,實現凈利潤5.51億元,公司每10股派發現金紅利34.76元(含稅),分紅總金額達30億元,是凈利潤的近6倍,這份分紅方案震驚一眾股民。當然,2020年江鈴汽車的自我造血能力還不錯,歸母扣非凈利潤有4.05億元,積累的現金流也非常充沛,也還說的過去。
不過,時過境遷,2022年江鈴汽車分紅雖然比不上2020年,但是金額依舊不小。財報顯示,2022年度擬每10股派送4.24元(含稅)現金股息,按2022年12月31日總股本計算,共計提分紅基金3.66億元。
2022年的3.66億元分紅金額對江鈴汽車來說也是有壓力。畢竟去年江鈴汽車歸母扣非凈利潤由盈轉虧,而且近年來現金流狀況也不佳。在2020年,其經營活動現金流凈額達到36.98億元,到2021年即降至17.6億元,而到2022年這一科目變成-15.19億元。而且今年一季度,這一科目仍未回正,為-7.22億元。
江鈴汽車近4年資產負債率分別為56.8%、61.02%、67.54%、66.36%,并且截至2022年底,公司流動負債創下歷史新高,金額高達175.1億元,其中僅應付賬款就有90.16億元。雖說公司賬面還有86.05億元貨幣資金,但是與175.1億元的流動負債相比,就顯得不那么充沛了,若再考慮到或還有3.66億元的分紅,恐怕未來的企業流動性就要進一步受到考驗。
同時,鈦媒體APP還注意到,江鈴汽車在2022年還進行11億元的短期借款,利率區間為2.35%至2.75%。一面大手筆分紅,一面百億負債,江鈴汽車如此窘境也難怪市場對分紅質疑聲不斷。對此,鈦媒體APP還致電江鈴汽車,詢問公司分紅情況,但截至發稿公司方面未進行回復。
2022年年報顯示,江鈴前十大股東合計持有78.09%股份,其中大股東南昌市江鈴投資有限公司持有股份41%,第二大股東福特汽車持有32%,前兩大股東合計分紅就高達73%。可見,明面上,江鈴汽車的分紅是面向全體股東。而實際最大贏家,是江鈴投資和福特。由此,輿論聲中不乏大股東變相套現的嫌疑。
強悍分紅的江鈴汽車,但是對于研發投入不增反降、尤為顯吝嗇。據江鈴汽車年報披露,2022年研發費用為14.83億元,同比去年下降13.21%。
業內人士告訴鈦媒體APP,對處于新能源和燃油車新舊交替、產業換擋周期的汽車產業而言,重資產更重技術,要想紅海突圍,除了規模效應,研發實力是關鍵。(本文首發鈦媒體App,作者|翟智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