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三大汽車公司、美國三大汽車公司總部設在哪里
十年前剛入行汽車媒體時,我的工作內容是編譯外網上汽車行業或產品層面的新聞,當時自主品牌在設計、品質、銷量等各個層面,與海外品牌都還有很大差距,所以不管是否在中國銷售,海外,尤其是美歐市場的新車,總會在國內收獲不小的關注。
如今情況卻大不相同,除了特斯拉的Cybertruck之外,已經基本沒有什么海外新車能在國內引起大范圍的興趣,連帶著美國、歐洲的市場動態,也似乎沒多少研究的價值了。
雖然近幾年全世界市場加到一起的話題度,都比不上一個中國市場,但對于全球第二、第三大區域市場,我們每年一次的回顧和分析還是有必要的。尤其是去年中國成為全球第一大汽車出口國,外國市場在我們眼中的性質,也從之前的學習對象,
逐漸變成了賺錢的地方。
今天,我們就先聊聊銷量排名僅次于中國的第二大市場——美國。
根據外網的統計數據,2023年美國輕型車(包含了轎車、SUV、MPV和皮卡)的新車銷量總計為1560.8萬輛,按照同一個網站的數據,去年我國乘用車零售銷量是2074.3萬輛,但這里排除掉了皮卡和商用貨車,以同一標準來衡量的話,總共市場規模相比美國的優勢還是很大的。
增長率上,美國市場去年銷量同比增長了12.3%,看起來很樂觀,但這只是在填此前幾年市場萎縮的坑,而且和此前2019年超過1700萬輛的規模相比,美國市場還沒有遠沒恢復到疫情前水平。
整體規模大概就是這樣,具體的銷量結構上,中、美、歐三大市場的格局都截然不同。2023年的美國輕型車市場,銷量最高的類別是SUV,市場占比大約為56%,較占比21%的轎車多了一倍不止,皮卡的規模則和轎車接近,份額占比18%,還有近5%的市場,則是以MPV為主的所謂廂式貨車(Van)。
再來看看車企集團層面,美國市場活躍的主流車企如上表,通用和豐田在第一梯隊,全年銷量都超過了200萬輛。值得一提的是,近兩年豐田份額萎縮明顯,在2022年被通用反超。兩家集團加到一起,占據了美國市場三成以上的份額。
排在3、4名的福特和現代起亞,銷量也非常可觀,市場份額都超過了10%,至于所謂底特律三巨頭之一的克萊斯勒,屬于Stellantis集團,去年是15家車企中唯一下滑的一個,份額也跌到了10%以下。
把特斯拉算在內,美國本土車企2023年的總銷量大約為675萬輛,市場占比超過40%。作為對比,2023年中國市場的自主品牌份額首次過半——顯然在對于本土市場的把控上,我們已經超越了美國。
美系品牌之外,美國市場份額最大的自然就是日系陣營,豐田、本田、日產、三菱、馬自達、斯巴魯幾大車企,全年銷量總計554萬輛左右,占比超過了35%,和美系品牌加到一起,份額總計已經接近80%。
剩下的兩成市場,現代/起亞就獨占一半,份額超過10%。歐系陣營中,銷量最高的大眾集團全年總銷量僅僅64.1萬輛,在集團層面排名第9,再加上寶馬、奔馳、捷豹路虎、沃爾沃等豪華車企,全年份額10.25%——基本和現代起亞一家相當。
考慮到美國市場去年總體上漲了12.3%,雖然各車企集團普遍上漲,但如果漲幅沒有達到12%的話,其實還是相當于下滑。
以此來看,除了唯一下滑的Stellantis,豐田、福特其實也都遭遇了不小的份額損失;通用、現代起亞、大眾和斯巴魯基本和市場大盤維持同步,只有馬自達、沃爾沃實現了比較亮眼的增長。
值得一提的是,特斯拉去年在美國市場的總銷量是65.3萬輛,同比增長了33.5%,這個規模和漲幅跟其在中國市場的情況很相似。2023年特斯拉在中國的上險量是61萬輛,同比增長了38%。去年特斯拉全球市場的總銷量是181萬輛,中美兩大市場加起來就達到126萬輛,超過了三分之二。
品牌層面,美國市場上,活躍著的汽車品牌總計45個,其中主流品牌總計18個,2023年總銷量達到1276.6萬輛,市場份額超過了82%;
可歸到豪華陣營的品牌有19個,全年銷量273.4萬輛,市場占比為17.6%;此外還有8個超豪華品牌,全年銷量9.7萬輛,份額大約在0.6%。
按照乘聯會的數據,去年我國市場上海外豪華品牌的銷量占比,大約在15%,其中包含了特斯拉,而如果把理想、蔚來、紅旗、智己等中國高端品牌也算進去的話,這個比例其實還要比美國稍高一些。
不過需要指出的是,在偏愛大尺寸SUV和皮卡的美國市場,很多車型的售價已經完全稱得上豪車,大皮卡本身也可以看作美式豪車。如果把它們算進去的話,美國高端車型的銷量占比,仍然要比中國市場高出不少。
主流品牌2023年美國市場銷量排名:
制表:駕仕派
品牌層面,雖然豐田去年在美國的份額損失了不少,但銷量仍然是第一,全年銷量192.8萬輛,比其在中國市場的規模多了20萬輛——中美兩個市場的重要程度,對豐田來說是基本相當的。
排名第二的福特,全年銷量只比豐田低了不到3萬輛,再往后的雪佛蘭,銷量也高達近170萬輛,這三個品牌就是美國市場的第一梯隊,其市場份額都超過了10%。
位列4、5名的本田和日產,兩家銷量加起來略微高于豐田一家,但它們的增幅分別達到2成和3成,份額增長是明顯的。
韓系的現代起亞銷量非常接近,全年分別售出83.4萬和80.1萬輛,增幅也都在10%出頭,加到一起的規模接近雪佛蘭。對比現代起亞在中國市場30萬輛的規模,美國市場顯然會更受韓國人重視。
主流品牌的Top 10,全部由美日韓系占據,歐系最靠前的大眾排在了13名,全年銷量32.9萬輛,且同比份額有些萎縮。有意思的是,對比中國市場,大眾在美國的地位,基本和現代起亞在中國的處境差不多。
主流品牌中,美系本土品牌的銷量達到568萬輛,份額為44.5%;日系品牌銷量500.8萬輛,市場份額39.2%,歐系品牌份額則只有2.6%,剩下的屬于韓系品牌。
豪華品牌2023年美國市場銷量排名:
制表:駕仕派
豪華品牌中,特斯拉的銷量規模遙遙領先,獨占第一梯隊,全年銷量幾乎是寶馬、奔馳各自的兩倍,而且增幅也是除謳歌外最大的。而中國市場的BBA,各自銷量規模都在70-80萬輛級別,所以對德系車企來說,中國市場的重要程度比美國高得多。
處于第二梯隊的三家車企是寶馬、奔馳和雷克薩斯,全年銷量都超過了30萬輛,售出22萬余輛的奧迪只能排在第三梯隊。好在相比凱迪拉克、沃爾沃、謳歌等品牌,仍然有著比較明顯的優勢。
至于英菲尼迪,這幾年已經被韓系的捷尼賽思反超,被擠出了豪華品牌前十,不過捷尼賽思的體量也比較有限,全年銷量6.9萬輛。
走純電SUV和皮卡路線的新能源品牌Rivian,盡管全年銷量只有4.7萬輛,但增速非常猛,達到了近兩倍,相當于三年前蔚小理在國內的水平。
超豪華品牌中,依靠卡宴、Macan等走量車型,保時捷一家的銷量就遠超其它品牌的總和,全年銷量7.5萬輛,即便是只看911這款高價跑車,年銷量也達到了1.1萬輛,仍然遙遙領先其它超豪華品牌。美國人對保時捷品牌的偏愛,確實是很突出的。
豪華陣營中,有了特斯拉加持,美系本土品牌的銷量規模達到了93萬輛,大約占豪華市場的三分之一。歐系品牌銷量約126萬輛,份額大概是46%,剩下的20%份額則由日韓系瓜分。
品牌層面,2023年美國市場沒有一個銷量超過200萬輛的品牌,百萬輛以上的品牌總計也只有4個。對比國內,年銷過200萬輛的就有比亞迪和大眾,100萬輛以上的有豐田、本田、吉利和長安。
也就是說,論單一市場的話,車企在中國市場的發展潛力,確實要比美國更大一些,而且雖然近幾年中國車市增速放緩,但考慮到人口基數,未來依然有很大的增長潛力。
以上,就是宏觀層面2023年美國市場的基本情況,至于更細節的車型層面,我們就留到下篇來討論,看看2023年各類別車型中,美國消費者都有怎樣的偏好。敬請關注。
文|冰心皮蛋
圖|網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