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京汽車旅館-南京汽車旅館有哪些
隨著高鐵、民航、私家車市場的快速發展,傳統汽車客運市場空間不斷受到擠壓。近日,交通運輸部等多部門和單位發文部署加快推進汽車客運站轉型發展,支持客運站在一定前提下實施用地綜合開發,為道路客運市場的轉型發展指出方向。
△中央門長途汽車站
在南京,有不少承載著人們記憶的老汽車站,在失去了客運功能后,它們不斷嘗試轉型,變身創新園、美發美容城、二手市場等。近日,現代快報記者探訪了中央門長途汽車站、長途汽車東站、中華門汽車站、橋北客運站等多個老汽車站。在城市更新的大背景下,它們是如何變身的?
【探訪】
中央門長途汽車站變身美博城
30年前,中央門長途汽車站曾是華東地區最大的汽車站,每天都有成千上萬的人從這里進出南京。8月6日,現代快報記者在中央門汽車站舊址看到,曾熱鬧一時的重要交通樞紐如今人跡寥寥。
△中央門長途汽車站
售票點已關閉,緊閉的玻璃門內,落上了厚厚的一層灰。保安告訴記者,目前汽車站僅作為停車場使用,里面的車大多是企業包車,有一些辦公人員和司機。
△中央門長途汽車站
汽車站門口有一家開了幾十年的煙酒店,“客運站關了以后,房租沒有便宜多少,人流量卻大不如前。”老板娘說,以前從早忙到晚,現在一天也看不見幾個人,更多是周圍做生意的熟客。
△中央門長途汽車站化身美博城
車站一些老樓則變身華東國際美博城,這里的店大多和美容美發有關,以及個別飯店、小賣部等。華東國際美博城一樓的開店率在80%,二樓只有50%。辦公室的工作人員說,目前還有空余商鋪可以出租,價格可以談。
長途汽車東站周邊不少門店已關閉
長途汽車東站于2022年下半年停止了客運功能。記者探訪發現,附近一圈幾乎都是以汽車服務為主的店面,汽車美容、汽車維修,還有一個加油站。汽車站里有一些大巴和私家車,“私家車都是汽車站辦公人員的,外來車不給進。”保安說。
△長途汽車東站
在汽車東站對面,店鋪種類豐富,有酒店、烤肉店、水果店、小吃……不過有店主說,東站客運功能停止后,不少店也跟著關了。
△長途汽車東站對面的商鋪
陳先生在這附近開了一家小吃店,他說,以前乘客、出租車司機,還有接站的市民都曾是他的顧客,如今只有寥寥的回頭客和以前熟悉的司機來吃了。
△長途汽車東站對面關閉的店面
據悉,長途汽車東站附近未來有地鐵6號線站點,規劃上可能會結合地鐵站來研究。
中華門汽車站空置十多年,擬建公交場站
中華門長途汽車站位于中山南路和應天大街的交叉口。當年,這里短途可到溧水、高淳,滬寧快客可到蘇州、常州等地,還有皖南班線、江北班線等。車來車往,好不熱鬧。
△原中華門長途汽車客運站地塊
如今這處客運站的位置已是一片空地,緊挨著越城天地小區。在中華門地鐵站附近做小吃生意的馬女士說,他們十多年前來此開店時,客運站就要搬走了,后來一直沒有再利用。另一名小店老板說,客運站搬走后,這里曾經開過一段時間駕校,她還在這里學過車。
據了解,規劃上,該地塊擬建設公交場站、社區中心以及商辦混合,3個地塊將聯合開發,不過目前還沒什么動作。
橋北客運站變身二手市場、裝飾材料市場
橋北汽車客運站位于南京長江大橋北端,主要客流方向為淮安、揚州、巢湖、滁州等。近兩年,這里客運功能關停后,現在的客運站老樓業態很多,有二手車交易市場、二手家具家電市場、裝飾材料市場、眼鏡城、超市、賓館等,和橋北商圈融為一體。
△原橋北汽車客運站
一名在此工作的市民表示,現在偶爾還有人來問客運站去哪兒了。40歲的楊女士對這個車站印象深刻。她老家在淮安,20年前在南京讀大學時,最早是在中央門坐車回家,后來上班后就要到橋北坐車。“當時有很多路公交車通往橋北汽車站,過大橋,晃晃悠悠,人很多,遇上堵車就很添堵。”
漢中門汽車站將變身數智健康創新園區,預計9月底完工
漢中門老汽車站位于南京中心城區,2022 年,車站地塊入選南京市第二批城市更新試點項目。現代快報記者在項目工地看到,目前內部幾棟樓已改造完畢,部分樓還在改造中。據介紹,原來的客運站主要由 20 棟體量不一、6 層以下的上世紀六七十年代建筑組成。更新改造中,僅拆掉零散不能用的幾間,絕大部分房屋都保留下來,同時結合市政道路拓寬,新建了一棟新建筑。
江蘇金陵交運集團相關人員介紹,未來整條街區將立足于園區的生命健康產業定位,圍繞 “全身心健康管理” 和“ 全時段樂享主義” 兩大商業主題。項目總建筑面積約 2.4 萬平方米。產業上,將集聚醫療信息、遠程醫療、醫療電商、數據健康等產業。在商業業態上,一二棟沿街,將布局首店經濟和國際一線商業品牌升級店,集聚健康服務、網紅餐廳、咖啡店、甜品店、水吧等業態。
值得一提的是,園區的公共空間部分將打造 2 大廣場 +2 個屋頂花園,作為居民公共空間進行改造,設置城市文化傳承記憶點,成為網紅拍照打卡點。未來,市民在這里可以開展城市露營、快閃活動、文創市集、藝文展覽、小型音樂會等活動。園區預計 9 月底完工。
【分析】
場站土地權屬復雜,僅靠企業推進“變身”有難度
隨著城市發展,這些汽車站舊址逐漸成為城市的核心地帶,在失去了核心功能之后,車站能否實現華麗“變身”?
采訪中記者了解到,以中央門長途汽車站和長途汽車東站為例,這兩處場地原來都有過規劃,中央門長途汽車站準備搞產業園,長途汽車東站準備搞旅游集散綜合體,但限制因素太多,一是土地權屬和性質,二是兩個地方都涉及限高,三是企業辦公和夜間大巴停放問題一直沒能解決。
△長途汽車東站
相關知情人士告訴記者,中央門長途汽車站和長途汽車東站目前的場站都屬于長客集團,當初國有企業改制時,土地并沒有計入改制資產,所以企業只有地塊交通的使用權,如果開發,還需要變更土地使用性質,或由政府統一推進。
由于區位的特殊性,兩站在開發中面臨限高的難題。中央門長途汽車站臨近城墻和護城河,向上建設限高,向下建設成本較大,因考慮到未來綜合開發的需要,目前部分房產僅進行了商業短租。長途汽車東站因臨近紫金山,在開發中也有高度的限制。
△長途汽車東站
不僅如此,由于目前的南京長途汽車客運站(小紅山汽車站)場地狹小,長客集團500余輛大巴還要停靠在原有的場站內,一旦綜合開發,車輛的停靠也將成為亟待解決的問題。
專家:鼓勵盤活存量土地,建立健全低效用地再開發機制
江蘇省規劃設計集團交通規劃所副所長劉超平認為,隨著我國高速鐵路、私家車的快速發展,以及互聯網+交通、共享交通等出行服務方式的興起,居民出行方式更加多元化,傳統的公路客運服務市場逐漸萎縮,以前多點分散布局的公路客運站逐漸整合進以高鐵為核心的一體化綜合客運樞紐。在此背景下,國家及江蘇相關部門陸續發文,鼓勵推動客運站轉型發展,加強客運站土地綜合開發利用。
劉超平說,總體來看,推動客運站轉型發展,一是可以向綜合服務體轉型,推進傳統汽車客運站向集客運、商業、旅游集散、郵政、物流、汽車后服務和文化體育等為一體的綜合服務體轉變;二是可以鼓勵運用市場機制盤活汽車客運站的存量土地和低效用地,建立健全低效用地再開發機制。
但公路客運站的資源盤活和更新改造,應當結合每個客運站的實際情況具體分析,量身定制轉型或二次利用方案。劉超平結合近年來全國各地探索客運站更新利用的成功案例來具體分析。一般來說有四種情況:
一是保留客運運輸功能,通過“客運站+”模式,更新拓展服務類型。對于仍然具備較強的客運服務功能的客運站,在不改變客運站基本服務功能和用地性質的前提下,比較典型的拓展服務模式有客運站+商業服務中心、客運站+旅游服務中心、客運站+交通服務中心、客運站+物流服務中心、客運站+能源服務中心、客運站+車輛服務中心等形式。比如,自貢市客運站主動開通直達景區的旅游直通車。除了豐富的線路之外,自貢客運站還推行團體旅游包車等方便靈活的經營服務,目前已經發展成為川南地區最重要的旅游集散中心。
二是停止客運運輸服務,站場設施對外租賃模式。比如,南昌市昌南客運站土地使用權及地上附著物等相關附屬設施成功掛牌出讓,在二次開發前,為有效盤活既有資產,利用現有的昌南客運站房產對外租賃,轉變為一家酒店。
三是部分改變用地性質,打造交通商業綜合體模式。廣州市推進了第一個客運站用地活化項目,將番禺客運站打造為集公交、客運站、地鐵三種交通方式的上蓋項目,采用TOD開發模式將社區和居民生活聚集在軌道交通沿線的步行距離范圍內,為城市更新建設提供了新的范本。
四是完全改變土地用地性質,出讓土地二次開發。南昌市將位于洪城商圈的洪城客運站進行拆除,將原洪城客運站地塊轉變為二類城鎮住宅用地,并成功出讓。
現代快報+記者 趙丹丹 李娜 尹翼星 文/攝
(校對 張靜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