氫能汽車—氫能汽車的工作原理
本報(chinatimes.net.cn)記者李貝貝 見習記者 李未來 北京報道
股價下跌給美錦能源(000723.SZ)帶來一系列問題。
5月6日,美錦能源發布《“美錦轉債”預計觸發轉股價格向下修正的提示性公告》,稱因股價低于當期轉股價格的85%,觸發轉股價向下修正條件。上述“美錦轉債”是美錦能源于2022年4月20日發行的債券,額度高達35.9億元。其中21.9億元投向華盛化工新材料,但效益未達預期,6億元投向包括氫燃料電池在內的氫能項目,目前進展緩慢,剩余8億元永久補充了流動資金。
可轉債發行之初,美錦能源業績和股價都處于高位,當時正是資本市場的風口浪尖,轉股價定在13.21元,但時過境遷,兩年后美錦能源股價接近腰斬,截至5月10日收盤為6.19元。
與股價走勢相匹配的是美錦能源的業績表現。2023年美錦能源凈利潤僅2.89億元,相比2022年的22.09億元下滑了86.92%,2024年一季度其凈利潤虧損3.61億元,同比下降189.83%。
針對業績及轉股價格問題,《華夏時報》記者聯系了美錦能源公關部門并發送了采訪提綱,但截至發稿之日尚未收到回復。中國企業資本聯盟副理事長柏文喜在接受《華夏時報》記者采訪時表示:“由于鋼材需求減弱,焦炭價格可能會繼續下跌。由于上游焦煤價格下降幅度略低,焦炭企業可能會面臨更大的成本壓力,從而導致虧損擴大。”
股價“腰斬”
行情最好的2021年,美錦能源主營的焦炭產品價格大漲,促成了公司業績和股價的雙豐收。當年4月,美錦能源開啟了一項大動作,發行35.9億元可轉債,主要用于建設華盛化工新材料項目。
華盛化工新材料是美錦能源擺脫高排放標簽的利器。公司本屬于傳統焦化行業,能耗高、排放大,但焦化的過程中會產生焦爐煤氣、煤等副產品,如果充分利用,則可以深加工為氫氣、硫酸、乙二醇、LNG等,所謂新材料大概就是指這些材料。
據美錦能源設想,“華盛化工新材料”投產后,除主要產品焦炭產能大幅增加外,焦爐煤氣等副產品通過加壓除雜、加炭合成等,深加工成為乙二醇、LNG;將煙塵脫硫,通過WSA制備硫酸;富氫氣通過PSA-H2單元經變壓吸附制取合格氫氣產品;煤、粗苯等副產品通過專門裝置集中回收后,作為重要出售。該項目不但可增加公司產品的多樣性,還可作為公司新增盈利的增長點,提升公司盈利的可持續性與抗風險能力。
卓創資訊分析師傅高一告訴《華夏時報》記者:“橫向的煤化深加工產業能夠幫助企業獲得更多的收益。焦炭的生產過程中會產出粗苯、、硫銨、焦爐氣等多種,以往企業多數將其作為直接銷售,價格低利潤少。隨著深加工產業的延伸,焦化企業對于化產品的利用更加精細化,由原料輸出變為半成品/成品輸出,產品的附加值明顯增加,對于企業的盈利是非常有利的。同時高附加值的化產品能夠在市場不景氣時反哺主產品焦炭,從而形成一套動態的煤化工產業鏈。”
所以美錦能源不惜斥巨資建設該項目,其總投資需要87.37億元,為了籌備資金,美錦能源2020年還通過非公開發行A股股票募集了約11億元資金。
但大約1年后,上述35.9億元可轉債才獲審批,并于2022年4月20日起上市,當時的轉股價是13.21元,后來經過幾次增股、配股,2022年9月底調整為12.93元/股。而自從可轉債發行后,美錦能源股價就一路下跌。本次公告之前,美錦能源曾6次提示觸及下調轉股價條件,然而均沒有下調。
如今,美錦能源股價來到6.2元左右,相比當初的轉股價已經腰斬。
兩個“下降”
相比于股價腰斬,美錦能源的業績可謂“腳踝斬”。2023年其凈利潤僅2.89億元,與2022年的22.09億元相比下滑了86.92%,連2021年凈利潤(25.67億元)的零頭都不夠。
更糟糕的是業績還在進一步惡化,2024年第一季度美錦能源凈利潤虧損3.61億元,同比下降189.83%。
究其原因,美錦能源說了兩個“下降”:2023年公司主營產品焦炭的市場價格下降幅度大于原材料采購價格的下降幅度;2024年一季度焦炭、煤炭市場價格下降,且焦炭價格下降幅度大于主要原材料價格下降幅度。
可以看到,2023年美錦能源營業成本184.22億元,略低于營業收入(208.11億元),2024年一季度則是營業成本(42.45億元)高出了營業收入(41.93億元)。
總體上看,美錦能源手握充足現金(截至2024年3月底為52.02億元),相比而言其短期借款只有9.23億元,長期借款20.74億元,有息負債并不算多,2023年財務費用也只有3.32億元。也就是說,美錦能源這幾年花了很多錢,卻沒有太多負債,這當然要歸功于2021年和2022年的業績增長,但也需認識到公司通過非公開發行股票和可轉債得到的無息或者低息資金。
與之相應的是公司不斷增長的所有者權益和不斷下滑的凈資產收益率。2021年-2023年每年年末,美錦能源凈資產分別為123.97億元、144.63億元、149.8億元,凈資產收益率分別為21.65%、16.38%、1.97%。
值得一提的是,美錦能源的應付賬款和應付票據連年攀升,截至2024年3月底,其應付票據為58.32億元,應付賬款高達70.23億元,加上其他應付款11.63億元,這幾項應付項目共140.18億元。
氫能進展緩慢
美錦能源重金押注的華盛化工新材料于2021年底就達到預定可使用狀態,但自運營以來效益一直未達預期。
據美錦能源稱,2022年華盛化工新材料項目營業收入達到預期,凈利潤未達預期主要系原材料價格上漲采購成本增加,產品毛利率未達預期;2023 年度華盛化工新材料項目營業收入達到預期,但因主要原材料價格上漲幅度高于焦炭產品銷售價格的上漲幅度,同時化產品的市場價格較預期大幅下降致公司利潤未達預期。
生意社數據顯示,2023年國內焦炭市場年初均價在2682元/噸,年末均價在2430元/噸,年度下跌9.4%。
而作為轉型的重要方向,美錦能源氫能業務進展緩慢。美錦能源發展氫能的決心很大,早在2017年就切入氫能領域,在氫能產業規劃上,美錦能源不僅布局燃料電池核心零部件、焦爐煤氣制氫,而且構建氫能的“制儲運加用”產業鏈閉環。其在2023年年報中稱,公司已由傳統能源向氫能源轉型升級,氫能產業與煤焦化產業協同發展,形成雙輪驅動的發展戰略。
關于氫能業務,美錦能源在回復《華夏時報》記者采訪時表示,目前公司在氫能產業鏈的布局已經取得了一定的成果,部分環節已經實現小幅盈利,產業鏈企業已經實現了燃料電池核心零部件及整車的生產制造,并構建了氫能“制儲運加用”產業鏈閉環。
不過,上述35.9億元可轉債募投項目中的三項氫能業務進展較慢,截至2023年年底,氫燃料電池電堆及系統項目投資進度不足30%,美錦氫能總部基地一期項目投資進度33.13%,灤州美錦新能源有限公司14,000Nm3/ h焦爐煤氣制氫項目投資進度50.63%。
2023年,美錦能源子公司佛山飛馳和青島美錦共計銷售氫燃料電池汽車1150臺,雖然已在全國排名首位,但這一體量仍不容樂觀。
責任編輯:張蓓 主編:張豫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