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東臺風最嚴重的一次、臺風山竹
在剛剛過去的9月7日,臺風海葵的低壓云團緩慢向西移動,暴雨中心開始從福建轉移到廣東。尤其是9月7日晚間,臺風海葵拉動起一連串的暴雨云團沖入珠三角,像一列又一列高鐵列車一樣經過香港、深圳等地,引發了持續的激烈暴雨,多個氣象站出現了1小時100毫米以上的猛烈暴雨。
中央氣象臺的監測數據顯示,珠三角遭遇歷史性暴雨襲擊——在極端暴雨之前沖擊福建后,9月7日-9月8日,大范圍的暴雨下到了華南沿海的珠三角地區。截至今天下午14時,珠三角出現了大范圍的暴雨-大暴雨,當中更不乏24小時降水量超過250毫米的特大暴雨。
比如截止今早8點,廣東番禺雨量達到了379.9毫米,打破歷史紀錄(原紀錄355.8毫米,出現在1965-09-20)
東莞國家級氣象站降雨量高達306.3毫米,為觀測史上第二大的特大暴雨,也打破九月日降雨紀錄。東莞市氣象局指出,此次特大暴雨是2008年6月13日以來最強降水,截止09月08日08時,過去24小時東莞市內各鎮街雨量均超過100毫米,其中22個超過250毫米,最大降水為長安的425.3毫米,其次為大嶺山的415.2毫米、虎門的380.0毫米。
佛山也出現了274.0毫米的特大暴雨,打破歷史紀錄,原紀錄238.5毫米,出現在2008-06-26,這也意味著,這是佛山氣象歷史上首個特大暴雨。廣州降雨量則高達182.4毫米,為9月歷史第二大暴雨,今天上午廣州市內自動站甚至出現了24小時400毫米以上的雨量。
而珠三角的香港暴雨也非常猛烈,截至今天上午,香港天文臺24小時降雨已經高達578毫米,大概率是1889年5月30日以來天文臺本站的最強暴雨;而全港雨最大的地方出現在香港島最南端的赤柱,24小時傾瀉824毫米驚人雨量、打破香港全區24小時最高降雨紀錄。值得一提的是,這場暴雨不僅量大持久、而且強度驚人,赤柱75分鐘降雨213毫米、天文臺總部1小時降雨158.1毫米,均為1884年香港有氣象記錄以來的最高紀錄。
因此,香港媒體用“世紀暴雨”來形容,確實一點也不過分,從整體上看,這次暴雨對于珠三角來說也可以說是百年一遇級別的。
隨著珠三角地區昨天到今天遭遇了百年一遇的超級特大暴雨,導致多個城市出現嚴重的內澇、山體滑坡、交通中斷等災情。這場暴雨主要是由于臺風海葵在廣東境內移動速度緩慢,加之西南季風持續給珠三角地區輸送大量水汽,在臺風海葵的殘余低壓作用下不斷形成了強烈的對流云團。
受暴雨影響,珠三角地區多個城市啟動了防汛應急響應,部署了救援人員和物資,加強了防洪排澇、搶險救災、交通疏導等工作。同時,各級政府也及時發布了預警信息和防范指南,提醒市民注意安全,盡量減少外出,避免進入危險區域。
在這場罕見的自然災害面前,珠三角地區的網友們也紛紛發表了自己的看法和感受。有些網友表示擔心臺風海葵什么時候才能離開,希望早日恢復正常生活;有些網友表示佩服救援人員和志愿者的無私奉獻,感謝他們為災區人民帶來希望;有些網友認為這次暴雨雖然嚴重,但也顯示出了珠三角地區的城市建設和防汛能力。
但目前來看,臺風海葵確實賴上了廣東——隨著臺風海葵進一步向西移動,中午開始珠江口以東地區的雨勢已經明顯減弱。但實際上,這不代表著臺風海葵本體的減弱,今天華南暴雨區逐漸向西轉移,珠江口以西及粵西暴雨才剛剛開始。海葵盡管已經登陸數日,結構依然完好、水汽供應充足,它走到哪里暴雨就跟到哪里,珠三角靠海且河網縱橫尚被暴雨嚴重影響,粵西和廣西山區承受能力更弱,未來三天要高度警惕海葵過境帶來的持續猛烈暴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