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6月入京最新通知公告、3月入京政策
熱點
【非疫情嚴重國家入境進京人員也要居家或集中觀察14天】
3月11日下午,北京市第四十七場疫情防控新聞發布會上,北京市委組織部發布了對自境外入京人員疫情防控的相關要求和規定。
一是自疫情嚴重國家入境進京人員,繼續執行居家或集中觀察14天。二是即日起,自非疫情嚴重國家入境進京人員也要居家或集中觀察14天,納入社區健康管理。三是短期入境進京且有商務的行程目的地的人員,需入駐指定賓館并進行核酸檢測,未出檢測結果前不得離開賓館。四是不在北京停留,經停首都國際機場、大興國際機場轉機出境人員應接受健康管理。以上措施在執行過程中將根據疫情形勢發展情況適時調整。(央視新聞)
【湖北決定開展健康碼發放工作,中、低風險地區綠碼可全省通行】
據湖北省人民政府網站消息,湖北省新型冠狀病毒感染肺炎疫情防控指揮部10日發布通告,為落實分區分級分類分時差異化防控策略,推進企業復工復產和人員安全有序流動,湖北省決定開展湖北健康碼發放工作。其中,中、低風險地區持綠碼人員,全省通行。(中新網)
【深圳A股上市公司突破300家 ,全國城市排第三】
截至3月10日,深圳A股上市公司達302家,位居全國各大城市第三位。比上海少3家。北京A股上市公司349家排名榜首。深圳A股上市公司市值8.36萬億元,居全國第二位,僅次于北京。(深圳商報)
公司動態
【馬斯克回應“減配門”犯眾怒,中國車主欲集體起訴特斯拉】
國產特斯拉減配事件持續發酵,近日,馬斯克在其推特上回應稱:“那些抱怨的人實際上并沒有選裝FSD功能,如果選裝了FSD功能,特斯拉會為他們免費升級為HW3.0芯片。”此番言論引發車主不滿。
有國產Model3涉事車主表示,問題的本質是車輛裝配的硬件與環保清單不一致,而不是裝配的硬件是否影響車輛的使用。據悉,部分國內Model3車主已在收集證據,準備集體上訴。昨日,工信部也就減配問題約談特斯拉(上海)有限公司,責令其立即整改。(36氪)
【騰訊獲摩根大通增持,多家投行調高目標價】
市場預期騰訊2019年Q4游戲和廣告業務將大幅回暖。根據智通財經報道,聯交所3月10日披露的最新資料顯示,摩根大通于3月5日增持了騰訊(00700.HK)約417.89萬股股票,每股作價404.03港元,涉資16.88億港元。增持后,摩根大通對騰訊的持股總數約為4.79億股,最新持股比例上升至5%。
除了摩根大通,騰訊近來被多家國際投行看好。截至3月11日,彭博跟蹤的59位分析師中,51位予騰訊“買入”評級,8個予“持有”評級,無“賣出”評級。(36氪)
【國泰航空去年凈利下降27.9% 預計2020年上半年將錄得重大虧損】
國泰航空披露2019年業績,全年營收1,069.7億港元,同比下降3.7%;全年凈利潤16.9億港元,同比下降27.9%。預計2020年上半年將錄得重大虧損,新冠疫情帶來重大負面影響。(第一財經)
【大族激光現階段產能主要受限于上游原材料供應,預計4月初大幅改善】
大族激光最新發布的投資者關系活動記錄表表示,公司于2020年2月10日起逐步復工,目前,人員到崗率約80%。現階段產能主要受限于上游原材料供應,預計將在4月初得到大幅改善。短期來看,公司產能受限于上游原材料供應,尚未完全恢復,部分訂單存在延期交付的情況。長期來看,伴隨5G網絡相關技術的普及,將顯著帶動下游消費電子、顯示面板、PCB等行業對激光加工設備的需求,對應板塊業務均仍有望實現快速增長。(第一財經)
人事
【螞蟻金服旗下公司高管再變動:阿里CTO程立卸任公司法定代表人、執行董事】
天眼查數據顯示,3月4日,螞蟻金服旗下全資子公司杭州蟻芯科技有限公司發生工商變更,程立卸任該公司執行董事、法定代表人,胡喜接任。杭州蟻芯科技有限公司成立于2017年11月,注冊資本為3000萬,法定代表人為胡喜,經營范圍包括計算機軟件、數據處理技術、網絡信息技術的技術開發等。天眼查股權結構顯示,該公司為螞蟻金服的運營主體——浙江螞蟻小微金融服務集團股份有限公司全資子公司。
【聯通總裁李國華退休】
中國聯通公告稱,李國華因已屆退休年齡,辭去公司董事、董事會發展戰略委 員會委員及總裁職務,自2020年3月11日起生效。
研報
國信證券 燕翔:
過去七十年,美股的18次快速暴跌
第1次:1950年6月,朝鮮戰爭爆發。道瓊斯工業指數用了22個交易日下跌了13.5%。但是很快,我們看到指數在年內就收復了失地并創出新高。
第2次::1962年3月到6月,“肯尼迪大跌”,道瓊斯工業指數從最高724點下跌至最低525點,跌幅高達27%。主要因素為:達成裁軍條約、政府指責鋼鐵漲價行為。
第3次:第3次:1970年4月到5月,越戰擴大、美軍入侵柬埔寨,從4月上旬的793點大幅下跌到5月下旬的628點,跌幅近20%。
第4次:道瓊斯工業指數最低到了784點,1個月時間跌幅達21%,市場已經充滿了恐慌。第一次石油危機以后,美國經濟進入衰退,從1973年底到1974年上半年,美股一直低位震蕩。
第5次:1974年8月到9月,水門事件。從1974年8月9日杰拉爾德·福特接任總統開始,股市以疾風驟雨般的速度下行。到同年10月4日,道瓊斯工業指數最低下探至585點,相比6月份跌幅已經超過30%。
第6次:1980年2月到3月,瘋狂的通脹與加息。道瓊斯工業指數從1980年2月中旬904點開始下跌,一路快速下跌后到3月27日,指數到達760點,調整幅度16%。主要因素是1980年2月15日,美聯儲宣布加息,將貼現利率從12%提高到13%,整整100個基點,從1980年2月19日到4月4日,美國銀行最優惠貸款利率連續上調9次,從15.25%上調至20.0%。
第7次:1987年10月,黑色星期一。造成行情走弱的因素主要是兩個,一是利率加速上行;二是美元匯率下行。
第8次:1990年7月到8月,伊拉克入侵科威特、第三次石油危機。道瓊斯工業指數和標普500指數已經跌去了近20%,而納指的跌幅更是高達31%。
第9次:1998年7月到8月,長期資本公司倒塌。標普500指數和道瓊斯工業指數下跌了近20%,而納斯達克指數下跌了近30%。但同年三季度美股盈利增速環比改善,GDP增速也沒有進一步下降,而且同年10月開始失業率顯著下降,零售數據也起來了。股市開始反彈,其中科技股在這輪上漲中依然扮演著領頭羊的角色。
第10次:2001年2月到3月,“安然事件”。市場對經濟前景和企業盈利增速擔憂,標普500指數下跌19%,納斯達克指數下跌41%
第11次:2001年9月,“九一一”。彼時基本面疲弱、流動性陷阱、會計造假等,加上911事件,2001年第三季度的這輪慘跌中,標普500下跌了26%,納斯達克指數下跌了38.5%。
第12次:2002年4月到7月,財務造假丑聞不斷。在基本面形勢仍不明朗,美股充斥著會計造假丑聞,投資者信心遭遇嚴重打擊的情況,下跌的主要是比爾·羅杰斯對通用電氣公司的公開質疑。這次下跌從2002年3月20日開始一直持續到了同年7月23日,標普500指數跌幅高達31%,重回1997年點位。
第13次:2002年9月,大跌中的基本面復蘇證偽。美股的再度下跌是因為會計造假風暴過去之后,市場期待的基本面的復蘇似乎也被證偽了。2002年8月公布的上月PMI數據為50.3,較前月53.6大幅下跌。國債收益率一路走低,從同年第一季度末的5.4%下降至9月底最低觸及3.6%。標普500指數從同年8月20日下跌至10月7日,指數回調了17%,觸及年內最低點位。
第14次:2008年9月到10月,次貸危機爆發,雷曼兄弟破產。標普500指數從2008年8月底開始至11月20日下跌了42%。
第15次:2009年2月,黎明前的黑暗。2008年底的制造業PMI指數已經跌至33,WTI原油價格跌至34元/桶,創下1980年以來的最低記錄,失業率持續飆升。2009年年初至3月9日,標普500指數在短短兩個月內下跌了27%。
第16次:2011年7月,歐債危機、財政懸崖。市場逐漸意識到美國似乎正在放緩,各項經濟數據都表現極差。2011年7月25日至8月8日,標普500指數遭遇斷崖式下跌,指數跌幅高達16.8%,同樣遭遇急跌的還有國債收益率和原油價格。
第17次:2018年12月,加息與貿易戰。2018年12月月內標普500跌幅超過10%。從10月高點起算,到12月低點,標普500指數跌幅達20%。
第18次:2020年3月,疫情與沙特石油.此次標普500指數從2020年2月19日的收盤價3386點,到2020年3月9日收盤價2747點,13個交易日累計跌幅達18.9%。
中信證券 明明:
疫情對于我國貿易和產業鏈的影響分析
從我國今年前兩月的進出口來看,新冠疫情以及春節假期延長的因素對于我國外貿的進口和出口兩端均影響明顯,相比而言出口端的影響更為顯著。從出口分項數據上來看,受疫情期間停工停產影響,勞動密集型產品出口下降明顯。對比SARS時期1到2月份出口表現,本次新冠疫情短期內對出口增速的影響更為顯著。從目前情況來看,新冠疫情對于我國一季度進出口已經形成了較大影響,但考慮到外貿在我國經濟增長過程中的拉動地位以及穩外貿措施的出臺,疫情影響仍處于可承受的范圍內。
鄰國貿易方面,1月份日本和韓國對華貿易出口大幅下降,進口有所回升,臺灣對大陸進出口金額大幅下滑,貿易順差有所縮窄。歐洲經濟體制造業表現方面,2月份歐元區制造業PMI指數略好于預期,仍位于榮枯線以下。德法國制造業PMI指數分化,德國制造業景氣回升,法國制造業有所下滑。東盟1月份制造業PMI指數略有回升,但仍然位于榮枯線以下。
從產業轉移的角度來看,我們認為在當前我國加工貿易出口占比較高的背景下,受疫情影響部分勞動密集型產業或形成產業轉移,部分需求或轉向其他地區。今年2月份越南的出口數據變化,也在一定程度上說明了疫情期間,部分由我國的勞動密集型產品進口需求或已發生了轉移。從2019年我國出口商品金額數據來看,如機電產品的部分勞動密集型加工環節,以及紡織產品、塑料制品等,未來或將面臨一定的挑戰,但同時還應具體關注特定產品其產業鏈上下游影響。
從我國今年前兩月的進出口來看,新冠疫情以及春節假期延長的因素對于我國外貿的進口和出口兩端均影響明顯,但考慮到外貿在我國經濟增長過程中的拉動地位以及穩外貿措施的出臺,疫情影響仍處于可承受的范圍內。從產業轉移的角度來看,受疫情影響部分勞動密集型產業或形成產業轉移,部分需求或轉向其他地區。如機電產品的部分勞動密集型加工環節,以及紡織產品、塑料制品等,未來或將面臨一定的挑戰,但同時還應具體關注特定產品其產業鏈上下游影響。
平安證券策略團隊:
破繭重生——把脈注冊制的影響與機遇
過往新股發審、定價和配售的市場化程度不高,注冊制改革勢在必行。一是發審效率偏低且實體融資受限,新股發審用時約1-2年,A股年均IPO公司數約130家,TMT板塊市值占比僅為15%但金融板塊接近27%。二是高發行門檻下部分科創企業外流,國內IPO受限于盈利和企業經營結構,超百家信息技術企業赴美上市。三是IPO抑價普遍存在,個股首發PE近五年穩定在23倍附近且帶來超150%的打新收益,新股長期收益不足打新收益的一半。
注冊制市場化改革方向在于擴大供給和優化結構,科創板注冊制試點已平穩落地,為市場帶來分步改革經驗參考。在上交所新設科創板并試點注冊制后,A股市場投融資和監管迎來全新變化。一是發審效率提升,科創板平均發審用時僅為120天且過會率超95%;二是首發門檻降低,允許未盈利、紅籌、同股不同權企業上市,科創板中有45%的公司屬于新一代信息技術產業,13%的公司按非盈利標準發行;三是定價配售更市場化,科創板首發估值溢價中位數為31%,高于創業板62個百分點。四是打新收益出現分化,上市首日破發時隔七年后重現。
借鑒境外經驗,注冊制改革一方面有望提升直接融資比例,助力新興產業升級,一批中小新興企業將迎來快速成長;另一方面帶來資本市場投資生態重塑,提升市場投資的專業性,加速企業優勝劣汰,資源將更集中于優質企業而加快尾部企業出清。當前我國直接融資比例不足15%,遠低于海外平均65%-75%的區間。先從對標美國成熟市場來看注冊制方向展望,美國市場主要特征為高首發、高退市以及指數高收益。美股年均超過300家首發及7%的退市率,高于年均130家首發及退市不足1%的A股;美股新股的三年長期投資收益顯著高于打新收益25個百分點;90%以上的交易資金集中于市值前10%的頭部企業。再從中國臺灣經驗來看注冊制轉型節奏及變化。市場在改革初期受益于流動性充裕和改革紅利而大幅上行,注冊制落地后8個月內漲幅達195%,但短期市場過熱引發監管收緊征收交易所得稅,隨后三個月內回撤幅度達45%。中長期來看,臺灣證券化率受益于注冊制提升超2倍,電子行業占比提升超20個百分點至45%左右。
展望我國注冊制改革進程,當前注冊制改革環境已相對成熟,一系列配套措施有序出臺,創業板將成為注冊制改革首站,市場優勝劣汰將催生一批優質新興企業并增強白馬龍頭效應,新興產業、頭部企業及券商龍頭將最為受益于制度紅利。當前注冊制的市場環境相對成熟,新《證券法》提供法律保障,信息披露監管執行力度將加大,引導更多中長期資金入市可期,創業板有望成為注冊制推廣的首站。我們認為,注冊制改革為我國A股市場中長期健康發展孕育機遇,市場生態將更注重基本面,頭部企業和新興產業更為受益。
招商證券 楊勇勝、歐陽予:
從消費品到消費品:白酒板塊的估值體系重構
歷史上,茅臺及白酒板塊在98/03/08/12/18年經歷過數次來自政策、需求等多方面的沖擊,進而帶來不同程度的股價波動,茅臺的估值中樞也在9-35x間寬幅波動。本輪白酒景氣行至今日,2019年茅臺同樣經歷數次沖擊,包括春節發貨量、季報低于預期、集團營銷公司、批價回落、增長預期下調等,但是估值中樞始終維持在30x,且股價波動性下降。雖有機構投資者抱團的因素影響,但并不是根本原因,我們認為,投資者跟蹤研究及審視茅臺投資價值的方法論,與上輪景氣周期相比有較大變化,茅臺已經被按照消費品來給予高估值。
經典研究方法認為白酒具備明顯周期屬性,在跟蹤景氣度及挖掘個股上,批價、庫存、動銷等是重要跟蹤指標。近年來,白酒研究更關注行業存量競爭、份額向龍頭集中、品牌權重更高等維度,并認為短期來自政策、需求的沖擊,沒有改變行業邏輯。18年貿易戰背景下,市場高度擔憂需求放緩,白酒板塊“假摔”,隨后迅速回歸的行情,以及資金的學習效應,也讓投資者更加關注賽道和商業模式。2020年疫情,對白酒尤其是中低端白酒還是產生了負面影響,但預期的回暖速度遠遠快過2003年非典。
從消費品屬性到消費品估值,茅臺開始真正按照消費品給予估值,五糧液、老窖尚未發生,但已具備基礎。茅臺作為消費品,在上輪周期中受損于需求結構變化,帶有典型的周期品屬性,這一輪的消費者結構變化,大幅降低其周期品屬性,市場也開始按照消費品邏輯給予茅臺估值。這一效應近年在海天、伊利上也有部分體現,但五糧液、老窖、汾酒等其他白酒公司仍未顯現。
國泰君安花長春等:
油價暴跌:沙俄的囚徒困境為何走向了集體最劣解?
2020年3月7日,一個原油歷史上注定會被銘記日子,俄羅斯拒絕了OPEC額外減產150萬桶/天的提議,而作為反擊,沙特宣布提高產量,將在4月將石油產量提高至約1000萬桶/日,未來可能提升至1200萬桶/日水平。同時,沙特最大的石油公司沙特阿美宣布進一步下調4月份的官方銷售價格,掀開了一場“自殺式價格戰”。從短期來看,我們認為原油價格陷入了供給和需求的雙殺局面,下跌趨勢確定。
對于沙特:沙特的經濟結構對石油依賴度極高,而隨著油田儲量的逐步消耗,沙特在轉型新經濟和走賣油的老路之間其實不存在真正的選擇。然而,從雞生蛋蛋生雞的角度來講,沙特想要轉型新經濟所需的資金,暫時還需要從賣油得到。可現實情況是,隨著油價在低位徘徊了長達五年時間,沙特高油價時期積累起的外匯儲備,已經消耗了一半有余。此次沙特增產的核心目的,還是驅趕高成本產能退出市場,同時迫使俄羅斯等國重新合作減產,為油價的回升打好基礎
對于美國:到2023年,美國將有2400億美元的長期與能源生產有關的債務到期,至少約90%與頁巖油有關,其中相當一部分于2019年底到期。短期來看,由于原油價格下跌,頁巖油企業面臨債務壓力以及現金流的壓力,可能會通過加速完井,消耗庫存井的方式也去增加原油的產量,反而對原油的供給端帶來更大的壓力。
對于俄羅斯:考慮到頁巖油企業2020年面臨長期債務壓力,通過低油價來清洗頁巖油產能,也可能是俄羅斯拒絕減產協議的原因之一。俄羅斯財政部稱,俄羅斯能夠承受石油價格在6-10年內維持在25-30美元/桶的水平。國家財富基金超過1500億美元,可以在長期低油價情況下動用。盡管這不一定真實反映了俄羅斯的財政狀況,但確實體現了俄羅斯打價格戰的決心。
對于中國:油價暴跌對中國的影響,總體不利于金融穩定,但有利于節省開支并提供政策空間。油價大跌會打擊石油出口國的財政收入,導致石油美元回流,從而對全球流動性和資本市場形成壓力。而油價大跌震動全球資本市場,主要國家股市若出現持續調整,也會從情緒上影響我國資本市場。不過,因為中國是石油凈進口國,油價下跌將減少中國支出,增加經常賬戶盈余。估計經此一跌后,中國將節省1100億美元開支,占GDP的比重是0.78%。 另外,原油價格大跌還將降低交通成本,有利于控制我國的PPI和CPI。按照全年油價40美元計算,我國2020年PPI要比之前預計低4個點,為-4.1%;CPI要比之前預計低0.3點,為3.7%。
需要提醒注意的是,油價暴跌對中國經濟的好處需要較長時間才能實現,但對金融風險的影響卻是立竿見影的,因此預計央行的寬松政策也會以超出市場預期的速度到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