寶馬e60和f18對比(寶馬e60和寶馬f18對比哪個好看)
Hello大家好,這里是在成都被熱到天天想吃冰粉的小編。
咱成都站的籌建目前穩步推進中,作為核心業務的自營車也已經開始發力。收購同事們最近在市場上瘋狂打獵,給成都站的貨架努力上新,這臺520i旅行就是成果之一。
旅行車在整個二手車市場里算是比較小眾的一類了,但在諾諾這里,承蒙各位諾粉的支持,卻是我們很重要的一個車源類別,每年能賣掉不少。
大家路上基本不怎么能見的各類旅行車,在諾諾這兒時不時就能冒臺出來刷刷存在感。在咱這兒寶馬濃度極高的地方,5系旅行自然是常客。
作為一臺中大型車,哪怕它“只是”個標軸,5系旅行的軸距也達到了2968mm,車長更是達到了4907mm。加上大大的旅行車屁股,第一眼的視覺感受就會覺得這車又長又大。
好處自不必多言,即便不放倒后排座椅,那560L的裝載能力跟一些SUV掰掰腕子都沒有問題。
因為旅行車基于轎車而來,所以后備箱的地臺天生也會比SUV低很多,正常站立就在我們膝蓋位置附近。搬東西的時候不用費勁吧啦地把重物提過腰部做功,出去玩后備箱甚至還能拿來當凳子用。
放倒后排之后的后備箱容積可以直接躍升至1670L,而且座椅和后部尾廂之間也沒啥角度,大平層一樣的表現。身高170cm躺里面午睡休息啥的,一點問題都沒有。
除了電尾門這樣稀松平常的配置,寶馬旅行車少不了的傳統藝能就是尾門玻璃單獨開啟了。在類似地庫那種車尾空間有限的場景下,不用開啟大尾門,也能很輕松地拿取物品。
聊完空間上的優勢,我們再聊聊這種中大型旅行車另一個不能忽視的優點——行駛品質。
從E60到F18,寶馬5系能在國內中大型車市場站穩腳跟,靠的還是自己過硬的實力。5系旅行,它首先是臺5系,出色的NVH是這類中大型車的必修課。可能是剛從自己的小大眾上下來,所以小編感受特別明顯。安靜的車廂,底盤濾震都讓人感受到愜意。
出去玩跑長途,這種大車的扎實和安靜感會讓舟車勞累減輕很多。即便是平常上下班代步,如果您城市里跨區通行居多,這樣的座駕跑快速路,也會讓通勤路上輕松不少。
2014款的5系加入了20i的車型,換裝了2.0T的發動機,有更好的燃油經濟性表現。而且這臺2.0T發動機在5系上很安靜,乘員艙里對它振動和聲音的感知很微弱。還是應了那句話,出色的NVH是這類中大型車的必修課。
雖然進口20i車型給了駕駛模式選擇,但畢竟參數就擺在那兒。相比SPORT,小編用的最多的反而是ECO PRO。本來就是中大型車,速度跑起來,收油之后特別能滑。對前方交通狀況有良好預判的話,可以在油耗表現上再進一步,這也是小編從諾總那里偷學的技巧之一。
雖然配置上說不上多么豪華,但好歹是頂著寶馬LOGO的旅行車,咱豪華品牌也不會太差事兒。座椅加熱、座椅記憶、定速巡航、倒車影像、電調方向盤、電尾門,日常的使用感受上還是有保障的。
前車主還加裝了一套座椅通風,風力兩擋可調,坐上去就能感受到后背和屁股下的涼意,功能性非常好。小編拍攝的時候車外溫度傳感器顯示39℃,這配置真的是救我老命了。
而且打孔皮的座椅也沒有什么夸張的使用痕跡,畢竟算下來,這臺5系的年均行駛里程都沒過萬,這個成色您覺得如何?
2968mm的軸距哈,對小編這種165cm的小個子來說已經很夠用了。只要您不是特別夸張的身材,5系的容納能力還是不用擔心的。
這臺5系旅行的維保比較規律,所以成色和狀態都維持得不錯,這也是收購同事們看上它的重要一點。
剎車的盤片都還是剛換不久的樣子,周圍還沒有被剎車粉末蓋掉金屬的銀色。
另外再給大家插播一則,除了上面提到的5系旅行,成都站最近還會新上臺520i旅行。年款一樣,同樣有位用車仔細的前車主,但上牌時間是2015年,里程稍大點,所以價格上也會更低一些。
小編碼字的時候,成都站新入列的收購同事張中李正在給它做二鑒,流程走完后,這臺5旅就會上架了。
除了張中李,這次入列的同事還有質檢龍興雨。兩位在上海時都是各自崗位上的實力派,從上海總部來到成都,這兩天都居家監測結束了,便第一時間投入到了工作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