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門加雪種需要關注的事項,空調加雪種
今年夏天,多地持續高溫天氣,空調成為“續命神器”。經過幾個月的高頻使用,不少人發現,空調開始“罷工”了,一旦發現空調不制冷,很多人會直接聯系維修師傅。不過現實中,維修師傅的一句“需要加氟了”,可能會讓你的眼淚掉下來……
上個月有媒體報道,湖北劉先生請師傅上門清洗空調和加制冷劑,結果兩臺空調被收取3920元的巨額費用,高出官方報價近20倍。這樣的收費標準確實超出了消費者的想象。
檢索相關新聞也會看到,不少網友遭遇過“天價”空調加氟。因而,一些網友將這種突然冒出來的高收費形象地稱為“空調加氟刺客”。如何防范這種“刺客”狠宰消費者,成為我們必須思考和解決的一個民生問題。
對此,北京率先從制度層面探索規范,相關部門起草的《北京市家用電器維修服務明碼標價規定(征求意見稿)》,明確家電維修服務項目、內容、價格及計價方法都應明碼標價,不得在標價之外加價提供服務或出售相關產品,不得收取任何未予標明的費用。
上門家電維修人員之所以能從空調加氟中高收費,一個重要原因就是價格不透明,即一臺空調加氟多少以及收費標準,全由家電維修人員說了算。而消費者大多是“門外漢”,既不了解空調缺不缺氟,也不了解市場行情。用制度來規范有望約束亂收費行為。
在制度規范之外,近年來各級政府推動的15分鐘便民生活圈,也要把包括空調加氟在內的家電維修服務,作為便民服務的重要組成部分。因為空調等家電早已普及化,不少居民對空調加氟和其他家電維修有需求。政府推動的便民服務,就應該解民生之憂。
品牌家電企業也要進一步完善售后服務。一般來說,品牌家電企業在空調加氟等方面報價比較合理。這類企業既要對保修期內的空調加氟等提供免費服務,更要對超過保修期的產品提供終身維修服務——這種服務可以收費,但收費盡量低些且禁止亂收費。
在一定意義上來說,品牌家電企業提供完善的售后服務,或者在售后維修方面適當讓利,加強收費管理,對于塑造品牌美譽度、提升企業形象進而贏得回頭客,會大有好處。當品牌家電企業的空調加氟收費低于市場上的亂收費,自然會讓亂收費沒有市場。
另外,消費者選擇家電維修人員要明智和謹慎。部分消費者給空調加氟之所以被宰,一個重要原因是“無知”,所以,務必先了解相關知識,再選擇維修企業或者維修人員。一旦被“刺傷”,要懂得如何取證和維權。這也能倒逼家電維修服務走向規范化。
可以說,“空調加氟刺客”是家電維修“刺客”之一種,是家電維修服務亂象、價格亂象的一個縮影。目前看,亂收費的家電維修人員,消費者要么是通過網絡搜索到的,要么是通過小廣告找到的。這就提醒大家謹慎選擇不規范或來路不明的維修人員。
各地公安、市場監管等執法部門,也要對家電維修亂象依法整治。去年3月,上海警方就曾破獲一起涉案300萬元空調維修李鬼案。可見家電維修亂象中存在詐騙行為乃至詐騙團伙,對此,消費者要擦亮眼睛,有關執法部門也要狠狠打擊違法行為。
供圖/視覺中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