布吉二手家具舊貨市場,布吉舊貨市場搬到哪里去了
本作者可為買房粉絲爭取到最低價格和優惠
回顧一下前三年:
2020年,深圳首個日光盤是招商太子灣的商務公寓,均價8.5萬/㎡;
2021年,深圳首個日光盤是新世界松風明月,均價5萬/㎡;
2022年,深圳首個日光盤是海德園A區,均價12.6萬/㎡。
對比一下,今年的信義荔景御園單價7.9萬/㎡、在布吉,看起來每一個要素都不像是能開盤售罄的樣子,卻突出重圍勇奪第一。
沒有網絡營銷、沒有渠道轉介下、靠自己“低調”日光,東部終于強勢崛起?
First 01
布吉天花板:新房日光,二手沖10萬+
扛得住樓市周期的,這一輪基本都是區域里的標桿次新房。
樓市回暖后,領漲的也是這些標桿盤。作為布吉的“天花板”,信義金御半山三期日光在情理之中。
項目位于布吉百鴿籠片區,占地面積約9.5萬㎡,總建面約49.7萬㎡,區域內的大盤。5號線百鴿籠站地鐵口物業,一個站到羅湖布心。雖說地理位置在布吉,但居住氛圍、交通等總讓你感覺還在羅湖。
金御半山曾于2015年開盤,當時的單價在3.1-4.2萬/㎡。二手入市后,便撐起了片區二手房的天花板。2018年,小區二手房成交價沖到9.8萬/㎡。
2021年,指導價將其定價在7.2萬/㎡。但也是在同一年,金御半山的二手房成交價近11萬/㎡。
這么一對比,今年三期信義荔景御園新房7.9萬/㎡的單價,“倒掛”有3萬/㎡,性價比十足。
本次三期推售的152套房源,都是97㎡真復式5房,套內面積能達到139㎡,又是精裝現房。且不說現房的優勢,僅僅是97㎡5房,就秒殺一眾新房。
另外,項目的教育資源也是一大亮點。1公里范圍內4所九年制學校、3所小學、1所初中學校,其中就包括深圳排名第一的學校百合外國語學校,以及百合世紀小學、華中師大附屬可園學校、賢義外國語學校。
目前劃分小學學區范圍是春蕾小學,屬于百外教育集團,每年都有100+畢業生能上百外。最吸引人的是,該小學雖為民辦,但也有地段生,不用參加搖號,就可以獲得每年十多萬人在搶的百外入學考試資格。
First 02
同區不同命,另一新盤8.7折
二手倒掛+戶型優勢+名校學區,這個組合放在哪個區域都是標桿樓盤。
以上要素如果一個都沒有,那就只能打折了……
形成強烈對比的是上個月入市,同在布吉片區的另一新盤,其地段、產品優勢在新房市場里不那么明顯,開盤只能靠打8.7折來吸引客戶,折后均價4.7萬帶精裝,也是現房。
目前,8.7折開盤優惠還在……
同區不同命,即使單價相比信義金御半山三期便宜近一半,一邊不宣傳也能日光,另一邊持續打折。
果然,市場還在加劇分化。招商臻城以央企加持,近百萬㎡規模賦能,再造一個中心,還有更多工作要做。
First 03
龍華更拼:100萬首付買大四房
東部一邊日光,一邊挨著“底限”打折。同樣的情況,也存在于中部的龍華。
上個月,華潤超核潤府甫一入市,便引發全城熱搶,灣幫主在小紅書上看到不少白天上班,晚上去營銷中心簽單買房的用戶。最終,超核潤府開盤銷售33億,趁著熱銷,馬上加推樓王單位,眼看著也要入市了。
北站這邊賣的如火如荼,再往油松片區看看,好家伙,100萬首付都能買大四房了。
灣幫主細問了一下,該樓盤是去年12月入市的富基云瓏府。本次優惠操作方式如下:
無論是哪一種方式,基本都已經貼近要求的最低折扣價來打了,甚至有可能會更低。按照第一種方式首付1.5成,即宣傳的首付110萬,其實等于已經讓利110萬。如果以2月爆火的“60萬首付”營銷方式,要不是頂著輿論壓力,送首付100萬估計噱頭更甚。
富基云瓏府位于龍華老城區,位置不如壹成中心、卓越和奕府那么主流,在比較老舊的油松片區。去年12月備案251套房源,誠意登記55批客戶。
入市4個多月,銷售的并不理想。究其原因,大面積、總價高,與改善客戶的片區認知或有一定差距。于是,折扣一直不斷,特價盤周周在推。
不過按照這個最新折扣算下來,單價最低的能去到4.9萬/㎡,略高于紅山的人才房,一下子性價比就上來了,預計能去化一批房源。
100萬首付,目前能打出這個口號的,不是坪山就是龍崗,現在放到龍華,還能買到大四房。果然,如果沒有先天優勢,價格就只能成為最大的優勢。
First 04
樓市分化,性價比是王道
目前的樓市,真的很魔幻。
一邊誠意滿滿甚至打骨折,也未必賣得出去;另一邊無折扣無宣傳,甚至在同一個區,也會開盤日光。
當前的行情是,無是新房還是二手房,價格基本都在往三年前靠攏,加上人才房的攪局,隨便買房能賺錢的時代已然遠去。片區分化,越發明顯,且又不同于往年。
前幾年的深圳樓市,分化主要是西熱東冷,豪宅好賣過剛需。今年的分化,則更趨于樓盤本身。這就表現在同一行政區,不同地段之間、戶型之間、新舊之間的差距。
分化也將是樓市的長期主旋律。這種分化表現在區域、學區、品質、價格等方方面面。既意味著房子的消費屬性和金融屬性愈加分離,也意味著有部分樓盤注定會因折舊而貶值。
今年的樓市,依舊是買方市場。置業者們會用更多的時間去綜合考慮學位、地鐵、配套,也會橫向縱向的對比地段、價格。
對他們來說,性價比毋庸置疑是最重要的,沒有房價倒掛,沒有突出的優勢,都不值得一看。那么,對開發商來說,沒有先天優勢,要么躺平,要么只能以價換量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