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洪波辭職原因疑足協“逼”宮 高洪波下課后洋帥會成主教練嗎?
國足又輸了,這似乎是預料中的結果,但高洪波還是給球迷和媒體一個“意外”,那就是賽后主動辭職。盡管高洪波在發布會上的說話內容非常短,但信息量確實非常大,他似乎在抱怨,似乎在告訴大家,他主動辭職是足協領導“逼”的。
“昨天賽前足協的主管領導找我談話,他們告訴我輸球的責任是需要主教練負責的,我明白他們的意思。現在球隊輸了,我也在這里宣布,這場比賽之后不再擔任國家隊主教練。”宣布完辭職之后,高洪波就以身體不適直接轉身離開。
盡管高洪波非常輕描淡寫,但可以看出他的無奈和抱怨。賽前足協官員如此的“逼宮”是否影響到球隊的發揮?是否影響到高洪波“最后一戰”排兵布陣和指揮?比賽中高洪波并沒有顯得很激動,他對每一個球員的態度都非常友好。張呈棟折射烏龍后,高洪波在場邊大喊他的名字鼓勵這名國腳。
與上一場比賽國足在西安輸球后不同的是,輸給敘利亞之后高洪波賽后一刻直接轉身返回更衣室,而今天在主裁判吹響終場哨聲的一刻,他轉身與替補席上每一名球員和工作人員握手致意,然后轉身走回更衣室的瞬間,他拿起了自己胸前的主教練證件看了一下,然后平靜的走進了球員通道。顯然,高洪波已經做好了辭職的準備,他也知道自己即使不辭職也會被足協拿下。
賽后負責前方督戰的足協副主席于洪臣解釋說,昨天賽前足協領導與高洪波的交流是一個非常正常的交流,是聽取球隊關于比賽的方案。但無論如何,高洪波似乎非常有怨言,足協這樣的做法的確也值得商榷。
背水一戰,國足終究還是沒能創造奇跡。昨晚,塔什干本尤德科球場,大變臉的國足依然兩球完敗烏茲別克斯坦。四輪戰罷,僅積1分,國足的出線前景無限渺茫。賽后的新聞發布會上,主帥高洪波主動請辭,“昨天晚上和足協的領導進行了交流,協會領導認為男足存在的問題應該由主帥承擔,我明白這個意思。所以比賽結束了,我現在也提出離開。”
賽場
首發輪換七人收效甚微
面對這場必須贏下的比賽,高洪波沒有再固執己見,他在首發陣容上做出了較大調整。對比中敘之戰,國足此役的首發陣容一下子換了7人,武磊回歸鋒線,張呈棟、孫可、蔡慧康、姜寧、杜威登場,而楊智也代替了顧超出任門將。陣型上,高洪波仍然堅持532,意圖打出防守反擊。然而,比賽的進程并不像高洪波想象的那樣。
開場后,烏茲別克斯坦就通過積極的拼搶與傳遞控制了場上局面,前15分鐘,他們的控球率達到了63%。可喜的是,國足的精神面貌要比上一場好許多,隊員們也主動尋求配合。然而好景不長,孫可的受傷下場改變了比賽的走勢。第15分鐘,哈希莫夫右路強突時與孫可相撞,膝蓋被頂傷的孫可被隊醫背回了更衣室,中國隊被迫換將,姜至鵬登場。
人員調整伴隨著陣型的變化,中國隊開始亂了陣腳。而此時的烏茲別克斯坦找到了進攻的感覺:陣地戰未能奏效,轉而借助任意球沖擊中國隊的防線。第31分鐘,楊智的一次撲救化解了謝爾蓋耶夫在小禁區前的勁射,力保中國隊球門不失。雙方0比0結束上半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