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匪首 電視劇_女匪首電視劇全40集
1953年初春,解放大西南的戰役進入了攻堅戰,貴州境內的西南野戰軍以雷霆之勢橫掃盤踞在深山老林的土匪,眾匪徒死的死、逃的逃。
就在2月25日,赫赫有名的雙槍女匪首陳大嫂被活捉。
在“宜林山國”貴州,說起陳大嫂無人不知、無人不曉。小孩晚上哭鬧,大人嚇唬小孩說:“再哭,一會陳大嫂來了!”
人們害怕陳大嫂,就像害怕爺一樣。
這下好了,陳大嫂終于落網了,人們懷著好奇心,爭相目睹女匪首的樣子,看看她是不是長得“三頭六臂”。
結果令人很失望,只見她長得膚白貌美,30歲上下。人們不敢相信,眼前的這個女人就是傳說中的索命,一時之間議論紛紛,甚至有人懷疑是不是捉錯人了?當然這種考慮是多余的。
令人更加吃驚的一幕發生在后來,陳大嫂槍下留人,毛主席親手簽署特赦令,當場釋放了她。
有道是出來混遲早要還的!莫非陳大嫂有通天本領?他為何能得到毛主席的特赦?帶著這些疑問,咱們接著往下看。
陳大嫂生于民國十年,也就是1921年,本姓程,名蓮珍,小名幺妹,貴州省長順縣廣順鎮人。
幺妹從小長得惹人喜愛,18歲時出落的像花一樣,細皮嫩肉,嬌艷欲滴,惹得年輕后生朝思暮想。
然則幺妹兒的父親是一個貪財奴,他就把女兒嫁給了當地有錢有勢的大地主陳正明做了二房。自此以后,幺妹就被人們稱呼為陳大嫂。這也是過去女人沒有社會地位的表現,嫁夫從夫姓。
想必大家都看過白鹿原這部電視劇吧?里面的田小娥嫁的就是一個老男人,前清武舉人,有田產。陳大嫂的境遇和田小娥差不多,丈夫陳正明比她大30多歲,過門后陳大嫂生了一個女孩。
陳大嫂頭腦靈活,這時候她心里犯嘀咕了,老頭子死后,我這么年輕靠誰保護呢?為人做小本來就受氣,老陳的妻妾兒孫那么多,以后我怎么能斗得過他們?
未雨綢繆,陳大嫂就開始了練習騎馬打槍的本領。老陳很支持她,練好了槍法可以看家護院,自己倒省心。
此時陳大嫂不過24歲,加上她悟性高,很快學會了騎馬,打槍,并且是雙槍左右開弓。本來初衷是為了保護自己,無意之中,陳大嫂為以后當匪首打下了堅實的基礎。
轉眼多年過去了,丈夫陳正明因病去世。老頭子去世前,把田產進行了分割,陳大嫂得到了應得的那一份——上百畝良田和幾處宅院。
此時老陳的其他子孫垂涎陳大嫂的財產,于是就勾結地方土匪試圖謀奪。
不用多說,雙方發生了激戰。
陳大嫂帶著家丁頑強抵抗土匪的進攻,她的雙槍發揮出了作用,左右開弓,連連點射,片刻撂倒了三四個。
眾匪徒一看,我的娘啊!這不是花木蘭穆桂英轉世嗎?風緊,扯呼!匪徒頓作鳥獸散。
經此一戰,陳大嫂威名大震,人送綽號“雙槍一枝花”,意思是別看長得美麗漂亮,卻是頭摸不得的母老虎。
常言道“做女人難,做名女人更難”,陳大嫂年紀輕輕就守了寡,家里又有田產,難免不受到壞男人的窺伺和騷擾。
為了自保也是為了保住財產,她就開始尋找靠山,尋找一個可以依靠的臂膀。
期間,她就結識了原第八十九軍的營長羅紹銓,陳大嫂讓女兒認羅紹銓為干爹。
為了加強聯系,在羅紹銓的撮合下,他的弟弟羅紹凡就娶了陳大嫂,兩家并成了一家人,平時羅紹凡就幫著陳大嫂收收田租,打理一下家務。
程蓮珍(陳大嫂)
歲月如流水般逝去,轉眼到了1949年11月。蔣介石敗逃前,下令殘匪繼續負隅頑抗,反動派試圖螳臂擋車阻止全國解放的步伐。
羅紹銓奉命和當地的土匪勾結起來共同對抗解放軍,陳大嫂就成了羅紹銓的得力干將。
1950年3月21日,羅紹銓得到線報,說長順縣城駐兵空虛。羅紹銓喜不自禁,認為天賜良機,當即下令眾匪徒傾巢出動,打算一鼓作氣拿下長順縣城。
有人可能要問了,縣城真的兵力空虛嗎?
其實這是軍區首長的誘敵深入之計,目的就是要一網打盡殘匪。只要眾匪徒包圍縣城,解放軍就來個反包圍,空虛的縣城就成了敵人的牢籠,解放最后一招關門打狗。
到那時,匪徒插翅難逃。
軍分區為了實施這個計劃醞釀了好久,還別說羅紹銓很聽話,好像被人操縱著一步步踏上了死亡之路。
經過兩天兩夜的激戰,解放軍最終擊斃了羅紹銓和羅紹凡兄弟二人,眾匪徒一見群龍無首,紛紛投降。
除了陳大嫂帶著十幾個家丁僥幸逃脫外,其余都成了解放軍的俘虜。
逃脫的陳大嫂如喪家之犬,家也不敢回,她遣散家丁,孤身一人逃到了鄰縣,改名換姓匆匆嫁了人。
陳大嫂認為洗白身份就能逃脫政府的懲罰。
然而天網恢恢,疏而不漏。1953年2月25日。公安機關得到線索,將隱藏了三年的陳大嫂捉獲,于是出現了本文開頭一幕,人們爭相目睹女匪首的真實面目。
陳大嫂被押解到貴陽后,省軍區專門開了一個會議,討論如何處置她。畢竟女匪首不多見,影響面很廣。
分區領導心里沒底,于是就請示西南軍區,西南軍區總參謀長李達接到請示后,就向毛主席做了匯報。
主席考慮的很深遠,西南邊陲以穩定為最終目標,這里少數民族居多,需以團結為根本,殺一個女匪首不難,但是聚攏人心需要智慧 。
主席一眼瞥到了桌上放著的《三國演義》,突然想起了《三國演義》里的七擒孟獲的情節,馬上有了想法。
主席說:“我們也要有諸葛亮七擒七縱的胸懷”。主席決定用真誠感化那些沒有泯滅良知的匪徒,于是簽署特赦令,釋放陳大嫂。
陳大嫂當場獲釋,醒悟的人們深深佩服主席的深遠謀略。陳大嫂更是感激涕零,決心洗心革面,重新做人,他幫著解放軍進深山勸說匪徒趕快投降。
對于那些頑冥不化的匪徒,陳大嫂帶解放軍一馬當先進山剿匪,她用實際行動回報政府對他的寬大處理。
1957年,在組織的關照下,陳大嫂安排進縣城當了工人。
1960年7月4日,她被當選為長順縣政協委員。她在工作中她兢兢業業,任勞任怨,二十年如一日。
蒙阿莎女主角(左)和程蓮珍
1998年11月21日,77歲的陳大嫂因病去世,其傳奇一生被搬上了銀屏,比如上世紀80年代末期,反映貴州解放初期的4集電視劇《蒙阿莎傳奇》,劇中主角蒙阿莎原型就是陳大嫂。
文/秉燭讀春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