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視劇愛人(電視劇愛人解說)
看到安妮再一次痛苦掙扎后,喬治又像往常一樣全力安撫她,看到平靜下來的安妮,他突然拿起枕頭,悶死了她。
喬治和安妮都是鋼琴教師,培育出一批又一批優秀的學生。他們的子女很獨立,有自己的生活。退休之后,兩人時不時相約一起聽音樂會,再一起坐地鐵回家。即使兩人都已經八十多歲,還像年輕時那樣恩愛如初。
平靜的生活在一個早晨被打破。
那天,吃早餐時,安妮突然中風,失去意識。經過一次手術后,安妮雖然出院了,下半身卻癱瘓了,只能坐在輪椅上。
安妮曾是那么美麗、高雅、要強的一個獨立女強人,如今卻要在別人的幫助下才能起身、移動、換衣、上廁所,這簡直讓她比死更難受。
喬治悉心照料著安妮的起居生活,幫她擦身、換衣服、按摩,跟她一起回憶曾經的趣事。
可是,病魔的力量實在太大,安妮的身體一天比一天惡化,自理能力越來越弱。
剛好在這個時候,他們的一個開音樂會的學生來訪,更是深深刺痛了安妮的自尊心。
更糟心的是,他們的老朋友們一個接著一個死去。
這天,喬治又去參加一個老朋友的葬禮。安妮來到窗邊,拼命想要站起來從窗戶跳下。可是她失敗了,正好被提前回家的喬治撞見。
安妮表達了自己的想法,她覺得繼續活下去沒有任何意義,情況只會越來越糟。喬治卻認為安妮是怕拖累自己,讓她換位思考一下,萬一是他病倒,她還會不會這樣想。安妮卻認為想象和現實有很大差距,她無法理解。
爭執一番后,兩人繼續著這樣的生活。
一天,喬治打理完安妮的一切,終于可以停下來在飯廳吃口飯,突然聽到屋內安妮的慘叫聲。喬治慌張沖進屋,看到摔倒在地上的安妮,喬治開始抱怨:你瘋了嗎?有事不會叫我一聲嗎?指著地上的一片狼藉,喬治指責道,你看看你干的好事。
都說久病床前無孝子,久病床前應該也無愛人吧。再有耐心的人,每天面對無法自理的病人,也會慢慢喪失耐心。
安妮的病情越來越重,她對生活也越來越無望,甚至開始尿失禁,褲子和床單全被打濕。安妮的自尊再次受到深深的傷害,坐著輪椅瘋狂在家里來來回回,恨不得自己立馬可以好起來。
二次中風后,女兒來看望母親,母親吃力地跟她交代“遺言”,卻只能單獨吐出“錢”、“有……有……有……房子”、“賣”、“沒了”“祖母”等一些字,女兒根本無法聽清楚她說什么。
女兒情緒失控,哭著沖出房間指責父親,“不能讓她整天躺在床上”“為什么不送她去醫院?”
喬治也很無奈,他說家庭醫生會定期檢查,醫院也不會接收,只會把她送到療養院——那個只能做跟他們相同的事的地方,可他答應過安妮不會把她送到那里去。
女兒繼續抱怨,都什么時代了,怎么可能沒有更好的辦法。
喬治很生氣,“沒有人阻止你想辦法,我跟你一樣愛她,不要把我說得跟一樣,好像我什么也不會做。”
父女兩人一度陷入僵局,除了母親的病情,他們似乎再也找不到其他話題。
現實生活中,遇到最親最愛的人生病,眼看著他們備受病痛的折磨,自己卻無能為力,這才是最令人痛苦的地方。
還好,喬治和安妮之前有不錯的收入,還有退休金,生活質量有很好的保障。
安妮的病情越來越重,一個八十多歲的老人要照顧另一個八十多歲的老人,實在有些吃不消,他請了一名護工來幫忙照顧安妮。護工一周來三次,替安妮翻身、擦身、換尿布、按摩、洗澡。安妮只能躺在床上,像一個機器人一樣,任由別人擺弄她。
一天,喬治像往常一樣給安妮做了粥,他還細心地往里面加了水蜜桃,一口一口地喂給安妮吃。可安妮吃得很艱難,吃一口都要很長時間,并且不斷地喘息,很痛苦的樣子,喝水時還會被嗆到。
安妮只吃了三口就吃不下了,嘴里一直念叨“媽媽參加音樂會沒有禮服”,護工告訴他,病人這個階段都會不停地呻吟,也會總是喊媽媽,讓他習慣就好。
護工給安妮洗澡,看著痛苦的安妮,喬治若有所思。或許他在想,安妮這樣活著,真的有意思嗎?可能真的會令她更痛苦吧。
安妮的病情繼續惡化,喬治不得不再請一個護工來照料她。沒想到,這個護工沒有任何同情心和職業操守。
護工給安妮梳頭發,拿鏡子過來羞辱安妮,“好了,現在變漂亮啦,要不要看。”
細心的喬治發現后,結清工資炒掉了這個護工。臨走時,護工還不忘羞辱喬治,說他是一個可悲的臭老頭。
或許是護工的羞辱,又或許是病痛的折磨,安妮再次有了輕生的念頭。
那天,喬治給安妮喂水時,安妮拒絕張嘴。喬治說,“安妮,求求你。”可無論喬治怎么說,安妮也不配合。
喬治無奈地說,“如果你再這樣,我只能把你送到醫院,我真的快沒耐性了。”這話,只會讓安妮更絕望。喬治給她灌到嘴里她也吐了出來,情急之下,喬治打了安妮一耳光。
安妮懵了,喬治也愧疚至極,“請你原諒我。”
日子就這樣一天天的過去,護工一周來三次,家庭醫生和美發師兩周來一次,剩下的時間喬治照顧安妮。安妮吃得越來越少,一天大部分時間都在睡覺或者呻吟。
這天,他們的女兒突然來探望,卻讓喬治措手不及。在他看來,他們根本不需要女兒或是其他任何人來探望,因為安妮根本不想任何人看到她的慘狀,更何況即使來了也改變不了任何事。
女兒卻認為,他們應該鄭重地談一談,喬治說,“讓她搬來跟你一起住,還是送去療養院?”顯然,這兩者都不現實。女兒離開,日子繼續過下去,情況也會繼續惡化,越來越糟,直到一切結束。
就這樣,一天又一天,日子就這樣重復著。
一天晚上,安妮再次大叫,大聲喊著“痛”“痛”“痛”,喬治像往常一樣,握著她的手,跟她講小時候的故事,讓安妮慢慢地平靜下來。
當安妮終于平靜下來時,喬治拿起旁邊的枕頭,捂死了安妮,任由安妮蹬腳、掙扎,直到她徹底斷氣。
《愛》是由邁克爾·哈內克導演,本片還獲得金棕櫚大獎。影片中的兩位老戲骨分別是威尼斯影后和戛納柏林雙料影帝,將每一個細節都演繹得很到位。很多人看完后都以為是在看紀錄片,因為電影中的情節實在是太真實了。
雖然這是一部電影,但我們每一個人都會遇到電影里的場景,至親至愛的人終會有生病不能動彈的那一天,照顧他們的人除了看著病人遭受病痛折磨,根本沒有任何辦法。
每一個人都會有老去的一天,記憶衰退、百病纏身、茍延殘喘,直到無法自理,躺在病床上任由他人擺弄。
當然,也有人抨擊,說無論如何也不應該同情男主角,畢竟他是犯。或許正是因為這樣,這部電影才讓人看得更加難受,將人們的無力與無助演繹得淋漓盡致。很多人都沒有勇氣再看第二遍。
看到至愛之人遭受病痛的折磨,到底是讓他們繼續承受痛苦,還是讓他們解脫,這本來就是一個無解的難題,卻又是每一個人不得不面對的現實。
電影中的兩位老人有較高收入,老人生病后可以支付較高的醫藥費和護工費。現實生活中的大多數人,其實不具備這個條件,尤其是農村的一些老人,只能保證活著,根本不用提體面和尊嚴。但至少,只要還活著,就足夠了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