紅警 電視劇-紅警 電視劇 吳潔
工程師為何能夠一秒刷漆?傘兵何以不明爆炸?人類中炮怎會屹立不倒?如果你思考過這些問題,那么一定是《紅色警戒》的老玩家。雖然這個系列沉寂了很長一段時間,但令人欣喜的是,EA 近日又將初代重制提上了日程,時隔多年后它將以全新的面貌重回眼簾。
筆者對紅警最早的回憶,還得追溯到學生時代的微機課。當時的電腦清一色都使用了 DOS 系統,由于翻看過幾頁“計算機入門”,對 DIR 這樣調取目錄的命令輕車熟路,就偷偷找機會把老師的機器翻了個遍。最后偶然發現了藏在深處的 RA95 執行文件,這正是我們所熟知的“紅警1”。
《紅色警戒》所承載的情感無需贅述,如果在2000年前后進入電腦房(網吧),你會發現不少人臉上映射著紅色的火光,眼前的顯示屏布滿了密密麻麻的士兵和坦克,電閃雷鳴的防御工事轟轟作響。
在我回首這些記憶的過程中,偶然發現了一些有趣的獨特元素。那些火爆的場景、精彩的對局,其實并未在我腦中留下深刻的印記,反而是一批會被歸類于“政治錯誤”的搞笑范例,以及“黑遍世界”的另類幽默顯得無比清晰。開發商 Westwood 和 EALA 對西方人偏見的反諷,在跨越了十多個年頭后仍然讓人回味無窮。
被黑指數:★★★★☆
動員兵是整個系列中最廉價、最沒有人權的兵種。如果你選擇了《紅色警戒2》中的蘇俄陣營,那么很容易就能找到這些“給100塊就愿意當兵”的愣頭青。相比之下,蘇俄旗下的都得耗費200資源,可謂是真·人不如狗。
他們的形象也非常符合西方人心中的臉譜化特征:身披灰色軍大衣,頭上戴著鋼盔,手里還拿著一把 PPSh-41(波波沙),隨時準備沖上前線赴死。
與雇傭的價格相符,動員兵某種程度上也是能力最弱的作戰部隊。即使碰上拿著,看似手無縛雞之力的工兵也只能抱頭鼠竄,玩家大可隨心所欲的造上一堆,然后當成炮灰置于前排,或是祈禱能靠數量碾壓取得戰場優勢。
Westwood 對動員兵的描述可謂毫不留情,也塑造了一種不怕死的狂熱形象:
“服役期滿的士兵將會獲得豐厚的獎勵,這是他們在執行近乎自殺性任務時依然能夠保持狂熱的主要原因。盡管缺乏嚴格訓練,但是他們裝備有大口徑突擊,以及挎包中攜帶的高揮發性、造價低廉,久經考驗的。”
這其實并非沒有歷史依據,在1853年到1856年間的克里米亞戰爭時期,俄國采用的就是遭受壓迫的農奴軍隊,而到了第二次世界大戰,由于蘇聯軍隊的指揮和調度問題,許多動員兵還未完成重組就已喪命,與游戲確實也有貼合之處。
被黑指數:★★★☆☆
在人們的固有印象中,斯拉夫民族與棕熊本該就是天生一對。《紅色警戒3》的蘇俄陣營也有這么一種單位:戰熊。雖然它主要負責戰場上的偵查工作,但也能秒殺步兵、并對他們造成震懾。
看上去有些荒誕的設定,在現實世界還真能找到對應的案例。
1942年,有人在伊朗北部的厄爾布爾士山腳發現了一只被遺棄的小熊,為了換取糧食,他把小熊賣給了當地駐扎的波蘭軍隊。在隨后的“軍旅生活”中,小熊很快適應了集體,不僅能夠按時洗澡,而且還愛上了士兵們遞過來的啤酒和。
根據一名參與了卡西諾戰役的英國士兵回憶,當時有一只巨大的棕熊從他身邊走過,手中還抱著一顆藥,這差點把他嚇得半死。不過,相比現實里在軍營中待過的小熊,EALA 筆下的熊就顯得兇惡多了。
被黑指數:★★★★☆
輻射工兵的設定相當科幻,乍一看還以為是黑島的人走錯了片場。他們的標準配備為肩扛式輻射炮和反輻射套裝,不僅能夠熔化有機生物,還可以對裝甲載具造成傷害。
雖然在設計層面沒什么槽點,但他們可是伊拉克的獨占兵種,而伊拉克又隸屬蘇俄陣營……這個設定的突兀之處在于,伊拉克與蘇俄的關系其實并不好,而所謂的伊拉克獨占,大致也是當年核問題,以及輻射威脅的恐懼下,歐美民眾腦內衍生而出的假想。
官方的故事更是天馬行空,其中寫到促就化學武器的始作俑者是居里夫人,她從莫斯科物理科技學院調任至伊拉克,之后又參加了許多秘密計劃。
不過,輻射工兵倒也沒有完全脫離歷史。1980年兩伊戰爭爆發后,為了抵御伊朗的“人海戰術”,伊拉克曾經用上了催淚瓦斯、芥子氣、毒氣炮彈、毒氣空投等不符人理的兵器。僅在1983年1月到3月期間,它們就陸續對塞蘭木茲、庫爾德斯坦等地采取化學戰略,致使上千名伊朗士兵中毒。
盡管戰爭期間確實能夠看到佩戴防毒面具的部隊,但他們其實大多都不歸屬于伊拉克。
下一頁:黑完了蘇俄,也得黑黑日本
:冷戰矛盾被黑指數:★★☆☆☆
從的命名中你就能感受到一絲危險氣息,這是一種類似于《星際爭霸2》毒爆蟲的自殺兵種,威力等同于三級 V3 火箭,考慮到只有200的造價,該部隊還有著不錯的性價比。Westwood 這一次的“黑點”,則是把的陣營設定成了古巴獨占。
實際上,直到2015年,美國國會才把古巴從“支持恐怖主義的國家名單”上刪除。而在1962年的古巴導彈危機期間,切·格瓦拉的發言曾讓美國人心驚膽戰:
“如果核導彈還在我們手里,我們可以摧毀美國的核心,包括紐約城。我們會走向勝利之路,就算那會使成千上萬的人成為核犧牲品……我們必須讓仇恨活在心里,并促使它爆發出來。”
歷史上古巴是拉丁美洲和非洲左派勢力的支持者,在各地的政權交替中,古巴成為了武器流通的集散場所,首都哈瓦那還為游擊組織提供了培訓、避風港等種種服務。參考《紅色警戒2》中的,他們的服裝與古巴游擊隊也有幾分相似。
被黑指數:★★★★★
黑完了蘇俄和中東,到了《紅色警戒3》,制作組 EALA 又將目標轉向了海那一頭的日本,只不過其中少了許多政治隱喻。
旭日帝國旗下有一種名為“帝國工程師”的兵種,他們能夠修復破損的建筑,占領中立和敵方設施,可以說十分實用。與眾不同的是,帝國工程師的外觀與日本上班族極為相似。
“帶有通訊功能的耳塞、附加掃描功能的眼鏡、可折疊的水上推進器、適合于徒步旅行的靴,干凈整潔的干洗衣服”。那些日常裝束也被強行附上了高級功能,產生了強烈的反差和戲劇效果。
更為有趣的是,帝國工程師的特殊技能是疾跑。如果進一步解讀,這難道不是在諷刺電視劇中的“日劇跑”嗎?
被黑指數:★★★★☆
奧米茄百合子大概是繼譚雅之后,《紅色警戒》中最受歡迎的一名角色,從游戲形象來看,她是一位綁著雙馬尾的高中生。根據官方介紹,這名少女出生于日本小鎮“田邊”,由于天生就有超能力,她被帶往島田博士管理的神羅心靈研究中心,遭遇了慘無人道的培訓。除此之外,帝國還對她進行了基因復制,意圖打造出一批復制人軍隊。
嗯?超能力和復制人?你確定不是在暗指某部輕小說的衍生作品嗎?
結合《紅色警戒3》及其資料片的上線時間來看(2008~2009年),當時恰逢日本漫畫《某科學的超電磁炮》開始連載(2007年),貼合這個設定也不是不可能……
當然,“日本高中生+超能力”的組合此前就已經相當流行了。在各種 ACG 作品和亞文化的熏陶下,制作組也可能受到了影響。
除了上述的這些黑點之外,《紅色警戒》中還有許多充滿槽味的設計。比如全身金屬的蘇俄磁爆步兵,居然能被盟軍一口咬死;巨型章魚頭上套個機械,就成了某國的海軍單位,長相還特有克蘇魯的韻味;而利比亞的特殊單位自爆卡車,則映射了某些極端宗教分子的狂熱行為。
初代的重置對老玩家而言無疑是一件好事,但令人擔憂的是,項目負責人 Joe Bostic 似乎打算對原作進行一些“現代化改進”。這本身無可厚非,老作品的玩法和系統不符合如今的習慣也在意料之內,考慮到內容設定的敏感性,只希望在舊酒換新瓶的影響下,那些略顯出格的暢想還能繼續留存下去。畢竟,它們同樣是《紅色警戒》的魅力所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