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心的電視劇,開心的電視劇片段
我是二更君,2020年只剩最后兩個月了,不知不覺又一年要結束了。
今年過得太快,春天的我們在家里經歷了漫長的等待,還沒有好好體會夏天和秋天,冬天的風就吹過來了。昨天,節氣終于走到了立冬,不斷變冷的天氣凍得人手腳冰涼。
冬天適合做什么呢?適合在下班回家路上買一杯奶茶,適合吃熱氣騰騰的火鍋,還適合縮在被窩里看一部暖心的劇。
今晚,我想與你分享5部必看且很值得看的影視劇,一起在這個冬天來溫暖自己吧。
《請回答1988》是我每年冬天必看的劇,雖然到現在至少看了五遍,但每次重新看依舊不厭且覺得感動。
劇中講的是雙門洞五個小伙伴的成長故事,這部劇里有溫暖的鄰里之情,有動人的親情,有父母愛情,有年少最青澀的愛情,有不敢說出愛最后錯過的遺憾暗戀,還有“明目張膽”的喜歡。
看到劇中的德善家吃的每一頓飯,我們感到了親情的偉大,會明白父母雖沒那么富裕,但能把子女養得這么好,也是很了不起的一件事。他們雖是普通人,但他們也在用自己的方式一直愛著我們。
看到阿澤、狗煥他們那群小伙伴吃的一鍋鍋拉面,我總會忍不住想去給自己煮一碗泡面。總感覺一碗加雞蛋的泡面下肚,就沒有什么解決不了的煩惱。
看到狗煥最終錯過德善那一刻,我們忽然明白了,讓狗煥錯過愛情的不是那一個紅燈,而是他一直以來的猶豫。所以,如果你真的喜歡一個人,請一定要勇敢。
與其說《請回答1988》是一部電視劇,我更愿稱它為一本人生百科全書,它教會我們如何愛一個人,教我們去了解我們的父母與家庭,更是在潛移默化中告訴我們:這個世界有很多人在偷偷愛著我們,有很多人真正關心著我們,不要沮喪,也不要覺得壓力巨大,試著去擁抱生活。
《小森林》系列是每當壓力大、身心疲憊,或焦慮浮躁時,必須拿出來看上一看的電影。
它最神奇的地方在于它能用生活中一件件我們習以為常的事來治愈我們。
少女市子在分手后,逃離都市的壓力回到鄉村,開始自給自足的獨居生活。她自己種西紅柿,給西紅柿苗澆水、除蟲,看著它一點點長大,直到成熟。
本是自然界很普遍的植物成長故事,但在《小森林》里,看著西紅柿的成熟史,我們能潛移默化感受到生命的頑強。一顆小西紅柿苗都需要經歷風吹日曬才能長大成熟,我們人類經歷的這些煩惱好像也還好吧。
下輩子當西紅柿,未必會更輕松。這是《小森林》向我們傳遞的西紅柿哲學。
還有面包哲學。電影里的市子給自己做烤面包,她和面、揉面,把大塊的面團弄成小小的面包形狀,再把小面團拿去烤,每一步都很不容易,都很復雜。
小面團在被烤的過程中,需要我們耐心等待它一點點成熟,一點點膨脹變大,一點點散出香味。它不是一下子就能變得即食,而是需要時間需要合適的溫度,需要我們耐心等待。
從稚嫩到成熟,哪怕是一片面包都需時間去等待,需耐心呵護。
所以,面包成熟都需要時間,更何況人生呢。
只有肯付出,且能耐心等到食物成熟的人,才能吃到可口的面包。這是《小森林》傳遞給我們的面包哲學,也是我們的人生哲學。
這樣小而美的人生哲學,在《小森林》這部電影里還有很多。這也是浮躁世界的我們需掌握的人生技能。
究竟哪一個選擇在潛移默化間改變了女孩們的一生?想必這也是每個女孩都很關注的問題。
《我的天才女友》講的就是這么一個故事。埃萊娜和莉拉兩個原生家庭差距大的女孩,卻在做出不同的選擇后,有了迥然不同的人生。
電視劇詳細且具體地講述兩個女孩從小到大的每一個選擇,我們能很清晰地看到,為什么從小讀書成績更好,長得也更好看,甚至嫁人也嫁得好的莉拉,最終還是沒有從小到大平凡普通只知道讀書的萊農的人生過得好。
其實,我們的人生未來走向,藏在我們曾經做過的每個選擇里。
看完《那不勒斯四部曲》才會明白,為什么國內外觀眾都對這部電視劇評價這么高。也只有在看完兩個出身差不多,但最終人生完全不同的女孩一生的故事后,我們才能慢慢明白一些東西。
一時的坎坷不算什么,一時的低谷也沒什么關系,一時的豐盛也沒什么大不了的,人生是一場沒有終點的馬拉松,不管你前面跑得再好,只要你中間停下來了,你就會掉隊,就會斷節。
能跑贏人生的人,都是有長跑思維的長跑者,你必須一直跑下去,一直努力下去。
這個世界每時每刻都在教我們如何做一個更體面的大人,但《機智的醫生生活》卻在教我們如何做一個更快樂的“小孩”。
與其說這是一部職場劇,我更愿稱它是一部教我們如何更快樂地在都市里生活的劇。
劇中五個主角有著體面工作、讓人羨慕的友誼、讓人欽佩的能力、讓人向往的中年生活,但故事的B面是,功成名就的他們同樣也有中年危機。
或許中年危機會遲到,但它永遠不會缺席。
劇中的主角們也會經歷離婚,會經歷親人的離去,會帶著原生家庭的痛大步往前,會為自己是不是得了治不好的病擔心,會有加不完的班,以及還是會偷偷喜歡一個人,但怎么也藏不住。
成功人生的B面,也會有很多小人物的難過時刻,這是這部劇最接地氣的地方。
但這部劇最美好的地方是,盡管有著各種煩惱,但他們長著張沒被生活欺負過的臉,他們沒被壓力打趴,也沒活成油膩的中年人模樣,他們沒讓苦難在臉上留下太多痕跡。
他們認真工作,下班后和好友一起愉快吃火鍋,或唱K,或獨自露營。他們有著自己人生的一套放松方式。該工作的時候好好工作,該玩的時候也得盡興玩,生活有時很難,但也不要忘了要開心。
《倫敦生活》跟我們傳遞的是“自救”這個概念。
失去最好的朋友,與男朋友分手,家庭還極其不和睦的都市女青年菲比,她很喪,她的生活找不到出口。
喪喪的菲比可能會讓被生活按在地上摩擦的我們找到一點共鳴,生活偶爾不順遂的我們看到劇中的女主原來也是如此,好像突然覺得自己也沒那么慘了。偶爾沒法兒比好的時候,我們比比慘未嘗不是生活的一種新出口。
故事的最后,菲比好不容易遇到她生命里的真命天子,以為遇到了能拯救自己人生的男人。結果那個男人是神父,他最終在菲比和他的信仰中選擇了信仰。
這也是《倫敦生活》最妙的地方。編劇通過讓女主愛上一個不能跟她在一起,也沒辦法去拯救她生活的神父,來向我們傳遞一個信念:這世上沒人能拯救你,除了你自己。
在謀生的我們,都要慢慢學著自救。我們也有能拯救自己生活的能力。
好的影視劇帶給我們的,不僅僅是一兩個小時的放松,而是一種對生活的信念。
不要小瞧一部電影的力量,也不要小瞧生命里那一兩個小時的力量。
有時,往往是一部或幾部電影里傳遞的那些不起眼的信念,拯救了我們的人生,改變了我們的人生。
如果覺得這個冬天孤獨且焦慮,那么就從看這五部影視作品起,給自己一個被拯救與改變的機會吧。
撰稿|文長長 設計|維尼
在被窩里看一部溫柔的劇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