傅彪電視劇(傅彪電視劇妻子)
如果選一個獨屬于北京文化的影視題材,“部隊大院子弟”肯定是繞不開的話題,至今為止,那些出身于軍區大院的子弟們仍是京城文化圈重要的組成部分,曾一度占據著北京影視作品半壁江山的大院子弟們也仍然是中國電影人中的一股重要勢力。
盡管部隊大院的概念從49年以后才開始產生,嚴格意義上來講,它屬于“新北京文化”,不同于胡同里的北京人,新北京人都是軍官的后代,他們父母在戰爭中都曾立下過赫赫戰功,在解放之后,這些操著全國各地口音的軍人根據上級指示,被安排在了新中國的首都北京。
他們身處在和胡同里的老百姓完全不同的環境中,在高墻之內他們孕育出了自己不同的文化屬性,過著與老北京的百姓們完全不同的生活。一時間,這種神秘、兇猛又具有獨特魅力的“大院文化”成為了觀眾們極為感興趣的題材。下面我們就來盤點一些相關的影視作品。
這部2004年問世的電視劇,是根據自都梁小說改編的作品,這部劇有著巨大的影響力,至今仍被人們所津津樂道,但盡管它展示的是一群北京人的故事,但是片中的幾位主演大多都說不好太標準的北京話。
《血色浪漫》
在片中的主演當中,大概只有“鄭桐”算得上是真正能把北京話說的最原汁原味的。影片對于大院子弟這一群體的刻畫過于曖昧,尤其是片中的主演鐘躍民幾乎是人見人愛,無所不能,因此劇情就顯得過于戲劇化,尤其是后半部分劇情過于想當然了。以至于許多觀眾們如此形容這部電視劇“人人都以為自己能活成鐘躍民,最后卻都活成了李奎勇”,劇中對于“小混蛋”那段歷史的刻畫還比較精彩。
盡管還算是個合格的作品,但和都梁的原著比起來確實也有一些差距。
《血色浪漫》
作為葉京執導的第一部作品,《夢開始的地方》有著特殊的意義,了解葉京的人都清楚,他對于賽爾喬·萊昂內的影視作品以及音樂大師莫里康內的配樂有著近乎于宗教般的信仰,很大程度上這部作品借鑒和致敬了許多《美國往事》的運鏡和敘事方式,并且直接照搬了許多莫里康內的經典配樂。
《夢開始的地方》
每一個剛出道的導演從風格上都會受到自己偶像的影響,但葉京的這部作品也不僅僅只是一部臨摹之作,它的故事內核實際上還是以一個北京部隊大院子弟的情懷作為核心的作品。
按葉京自己的話說,這部作品主要展現了自己這一代人和父母之間那種微妙的關系。也正是從這部作品開始,葉京奠定了小桃紅、傅彪、張涵予的鐵三角組合。在后來的《貽笑大方》當中葉京再次啟用了這套陣容。
《夢開始的地方》
在那些充滿陽光的日子里,戰士的后代們蒸煮著自己隨時可能奔涌而出的荷爾蒙,他們打架、拍婆子、做著前線殺敵的春秋大夢,消磨著自己仿佛永遠都用不完的精力。
作為第一部展示部隊大院生活的電影作品,《陽光燦爛的日子》備受贊譽,作為姜文個人的第一部導演作品,這部電影也是公認的出道即巔峰的中國影史佳作。
《陽光燦爛的日子》
姜文極其細膩的將那一代青少年的不安與躁動,懵懂與迷茫赤裸裸展示在了觀眾們面前,在《鄉村騎士》第七間奏曲的襯托下,陽光下的少年那份孤獨與惆悵讓人覺得凄美而哀婉。然而所有的愛與恨,夢想與堅持,也最終都被“傻子”的那一句京罵所打碎。
《陽光燦爛的日子》
這可能是公認的反映大院子弟生活題材中最好的作品,也是葉京個人執導的作品中遺憾最少的。和《陽光燦爛的日子》一樣,這部劇也是由王朔的改編而來,對于這部作品,葉京有著足夠的自信:“所有改編王朔小說的作品中,我這部作品是最能夠體現原著精髓的”。
《與青春有關的日子》
而當事人王朔也承認,自己所有的改編作品中,葉京的這部《陽光燦爛的日子》無人能出其右,一部曾把原著作者王朔看哭的電視劇能夠如此成功,某種程度上也是一種必然。
王朔和葉京都是出自同一個部隊大院的發小,王朔在自己的作品中所描述出的所有情緒,和具體故事,葉京都太過于熟悉了,他們追過的每一個女孩,打過的每一場群架,他們互相之間都屬于見證者。
《與青春有關的日子》
他們一起經歷了充滿激情的年代,也曾在喧囂的時代中喪失“靈魂”。兩個永遠活在青春期的老男孩,面對這個聲色犬馬的時代,卻選擇了重新回到過去,追憶著他們生活過的美好年代。
與其說這是一部電視劇,反倒不如說是一部追憶似水年華的回憶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