諾貝爾經濟學獎出爐 盤點10年間諾貝爾經濟學獎得主
2016-10-10 23:02:25 網易財經
北京時間10日下午,諾貝爾獎委員會宣布,2016年度諾貝爾經濟學獎得主是哈佛大學的奧利弗·哈特(Oliver Hart)和麻省理工學院的本格特·霍斯特羅姆(Bengt Holmstrom),獲獎理由為對契約理論的貢獻。
公開信息顯示,哈特1974年獲得普林斯頓大學經濟學博士學位,現任哈佛大學經濟學教授,系美國人文與科學院院士、英國科學院院士,研究領域涉及微觀經濟理論、數理經濟學、企業理論與組織、合約理論、企業的財務結構、法學與經濟學。
專著《企業、合同與財務結構》是哈特的代表作,書中他進一步發展了產權理論,提出了“不完全合同”理論。他認為,合同雙方不可能完全明晰所有可能情況中的權利與義務,這會影響到權利和控制的配置。他認為,企業財務合同與結構安排只有在這種理論下才能最合理的分析,財務工具可視為產權安排的工具。這個理論與舊產權理論有著重要不同,也引發了很大爭議。
霍姆斯特朗為芬蘭籍經濟學家,現任麻省理工學院經濟系教授,曾在耶魯大學擔任教授,求學于赫爾辛基大學和斯坦福大學。1979年,霍姆斯特朗在《貝爾經濟學雜志》上發表經典論文“道德風險與可觀察性”,奠定了他在信息經濟學領域的權威地位。
諾貝爾經濟學獎,并不屬于諾貝爾遺囑中提到的五大獎勵領域范圍,由瑞典銀行于1968年為紀念諾貝爾而增設。其評選標準與其他獎項相同,獲獎者由瑞典皇家科學院評選。1969年首次頒獎,由挪威人弗里希和荷蘭人丁伯根共同獲得。根據評獎規則,諾貝爾經濟學獎可以頒發給單個人,也可以最多由3人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