毛岸英電視劇、毛岸英電視劇主題曲
電視連續劇《毛岸英》,根據毛岸英妻子劉松林的回憶錄改編,由解放軍總政治部宣傳部、中央新聞紀錄電影制片廠、北京新陸地文化藝術中心等單位聯合攝制。劉松林獨家授權,并親自擔任顧問。本片全面展現毛岸英從出生到犧牲英勇奮斗、壯烈殉國的生命歷史,描述了他短暫人生中學習、工作、愛情、戰斗經歷和家庭生活,細膩地展示了毛澤東和毛岸英之間的父子深情、毛岸英與母親楊開慧、與妻子劉松林、與兄弟毛岸青及親人間的美好親情,深沉贊美了中國人的人倫美,同時塑造了周恩來、彭德懷等老一輩無產階級革命家的感人形象。史料翔實準確,故事催人淚下,劇情忠于歷史原貌,許多情節鮮為人知。該劇將于10月21日起在江蘇衛視幸福劇場播出。
本劇是為紀念毛岸英犧牲60周年,紀念抗美援朝勝利60周年,紀念世界反法西斯戰爭勝利65周年而創作拍攝的,通過講述毛主席、楊開慧、毛岸英為國為民所做出的犧牲,歌頌了中華民族不屈不撓的偉大精神,此次重播對教育青年一代都有著積極的教育意義。
本劇制作精美、大氣,音樂錄制使用了三管樂隊,所有場景,包括中南海毛主席故居、克里姆林宮、志愿軍司令員部等,都是實景拍攝,涉及湖南、陜西、山西、東北、河北、北京、俄羅斯和朝鮮,動用了軍隊、坦克、飛機,花費甚巨。全劇用劉思齊的畫外音貫穿,使情感表達別具張力。
毛岸英是毛澤東的長子,他自幼受到毛澤東優風家教的熏陶,在革命的道路上不斷磨練,成長為一名優秀的革命戰士。他8歲時母親楊開慧被敵人殺害,從此他流浪街頭,歷經磨難,后被黨組織營救,送到蘇聯國際兒童院生活、學習。衛國戰爭期間,他加入蘇聯紅軍與德寇英勇作戰,二戰勝利后回國,在延安參加勞動、土改,解放初期他到北京機器總廠工作,與工農群眾親密無間。抗美援朝他第一個報名參加中國人民志愿軍,奔赴朝鮮戰場,后不幸在敵機轟炸中光榮犧牲,年僅28歲。
電視劇《毛岸英》以情為靈魂,以毛岸英悲壯的人生經歷為主線,劉松林的口述回憶貫穿其中,著重表現毛澤東、毛岸英父子對中國人民無比深沉的人間大愛,以及他們為革命、為理想所經歷的生離死別的感情震撼,在這種感情互動和感情旋流中體現出人性的美麗和人格的高尚。其中幼年喪母、出征別父、新婚喪夫、老年喪子,這幾種人間悲愴交織在一起,集中在一個家庭,演繹成一段跌宕起伏的建立在理想主義、民族大義、國際道義、人類正義基礎上的曠世真情。本劇將這種人世間的大愛,以一種表面上波瀾不驚,實際上雷霆萬鈞的力量,展現在廣大觀眾面前,將毛澤東與兒女間的愛之深、愛之切、愛之高尚,寓于平凡的點滴事件當中,寓于默默的體貼和無聲的關愛中,使之更加深刻、更加動人心魄。
毛岸英從毛澤東那里秉承的革命精神對于今天的中國人民來說是一筆巨大的精神財富,他對祖國對老百姓赤子的拳拳之心,他謙虛好學平易近人的作風,他不畏艱難公而忘私的人格,他對愛情忠貞不渝對不良風氣疾惡如仇的品質,對于今天的社會風氣將產生積極的影響,也必將受到廣大人民,特別是青年一代的喜愛。
電視劇《毛岸英》通過毛岸英短暫而光輝的人生道路以及毛澤東的家庭故事,實現幾代人對于理想、愛情、人的命運、青春和生命的共同探詢。從一個父親的視角來詮釋毛澤東的愛之胸懷,表現毛澤東既有人民領袖的博愛,又有又不同凡響的父愛,充分體現了中國人的人情和人倫之美,展示出他們“一對父子,兩代楷模”的風采,必將會引起廣大觀眾的熱烈關注,使人們不僅能夠形象地閱讀到毛澤東的感情世界、毛岸英的人生經歷和那一段中國革命的歷史風云,還能夠感悟到本劇的內涵對于今天中國的現實意義。 毛岸英的侄子毛新宇、戰友趙南起和毛澤東研究專家楊勝群、陳晉等人為顧問,北京大學教授韓毓海、劉毅然等聯袂編劇,制片人鄒小提,導演劉毅然,于曉光飾演毛岸英,韓中飾演毛澤東,宋軼飾演劉思齊,魏大勛飾演毛岸青,姚居德飾演彭德懷。
本劇先后獲得中宣部“五個一工程”獎、"飛天一等獎"和"金星"特等獎、國家廣電總局優秀電視劇集年度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