聾啞人正能量語錄,聾啞人勵志文案
洪蘭蘭是個聾啞人,22歲時那年她經人介紹嫁給了山外一個叫于富的智障男人,婚后不幾年,余家竟然摘掉了貧困戶的帽子,一躍成了村上的富裕戶。
“老媽低智商,養兒智商低,老爸智商并不低,麻將桌上場場輸。”這幾句順口溜是三家堡的村民們為余富一家編的。
余富是家里的獨生子,因父親嗜好,母親又是個智力不健全的女人,所以家里衛生極差,到處是垃圾,更要命的是家里從來不采取滅鼠措施,導致老鼠泛濫成災,老鼠竟然在大白天地下跑來跑去,見了人不怕,被村民們送個綽號“余老鼠”。
余富家是村上有名的困難戶,長期吃國家的“低保”,為此村民們稱他們家的生活有四難:“老頭改變難,老婆有病治療難,家有老鼠消滅難,小日子過的更艱難。”
本來一家三口人,除于富母親有病之外,有兩個男勞力,過日子是沒問題,再說了母親的病也不是什么大病,就是個“膽囊炎”,犯病的時候打幾天吊針就好,好的時候照樣能下地干活,并未完全喪失勞動力。 是什么原因造成了他們家長期生活困難呢?一年的收入又到哪里去了呢?
且聽村民們怎么說:“老頭掙錢出,老婆種糧自家吃,家里的開支兒子出,國家的低保老鼠吃,一年的收支不平衡,要過大年靠政府。”
為余富家長期吃低保的事,村民們都很有意見,認為他們的生活困難是人為造成的,一年單老鼠損害的糧食就達五六百斤,還有衣物等,少說也有上千元的損失。為此,村干部也十分為難,不給辦理“低保”吧,這家確實是村上最困難的人家,辦理吧,這家人的生活困難又是人為造成的。
婚后的洪蘭蘭,第二天便開始打掃衛生,第三天清洗床上用品和衣物,又用自己的錢為家里添置了家俱和日用品,經過一個星期的清理,于家的精神面貌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惹得村上的一些婦女一撥接著一撥地前去參觀,看后不由得嘖嘖稱奇:“余家娶了個‘人精’媳婦,今后必能過上好日子!”
此時恰逢村委會下發的一條通知,號召村民創辦養豬場,村委會提供養殖場地,農行提供10-20萬元的創業貸款。洪蘭蘭知道后立即攛掇丈夫遞交了申請。幾天后場地很快審批下來了,資金將在豬場建成,有關部門驗收后才能到位。
于是洪蘭蘭和丈夫立即找了一些人幫忙修建豬場,經過將近一個月的艱苦奮斗,一座占地500平米的豬場已初具規模,但在貸款審批時卻出了問題,村委會的干部沒有一個人愿意為洪蘭蘭家做擔保,理由是她們家太窮了,家庭成員素質也不高,將來萬一還不上貸款勢必要連累村干部。后來洪蘭蘭找了一位在鄉政府工作的表姐夫做擔保人,才順利地拿到了15萬元貸款。
三家堡村民好說風涼話,聽了余富家要辦養豬場,就編了個順口溜:“一家四口人,三口是殘疾,一口不殘疾,腦子有問題,要想辦成養殖場,除非西邊出太陽。”
兩年后,洪蘭蘭還清了貸款,第三年便有七八萬的純收入。
六年后洪蘭蘭在村上建起了一座小洋樓,成了三家堡村第一個建樓的人家,從此以后,村上一干好事之人再也不敢說風涼話了。
洪蘭蘭的事跡被新聞媒體報道后,每天參觀學習的人絡繹不絕,當地立刻興起了一股養殖熱潮,甚至有些外出打工的村民也開始回鄉創辦養殖場。
編者語:“有志者事竟成,百二秦關終歸楚;苦心人天不負,三千越甲可夻吳。這是蒲松齡的一條自勉聯,也是我最為欣賞的一條勵志語錄。從以上的故事可以看出,不論多么卑微的人,只要你努力去做,就離成功不遠了,如果你不努力,永遠沒有成功的機會。對以上的故事你有什么看法,歡迎留言互動,我在評論區等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