永川十四五規劃圖(永川2035規劃圖)
12月的渝西地區,著實有些“熱鬧”。
成渝中線高鐵正式開工建設,將結束渝西地區的大足、銅梁城區無高鐵經過的歷史;重慶歷史上規模最大的泵站——渝西水資源配置工程金剛沱泵站,順利完成地基基礎開挖……
而這,正是作為成渝地區雙城經濟圈南翼的川南渝西地區,不斷騰飛的一個縮影。
《共建成渝地區雙城經濟圈2022年重大項目名單》發布的160個標志性重大項目中,按建設地址統計,處在川南渝西的項目就達30個左右;重慶列入國家“十四五”規劃綱要的8個重大項目,位于渝西地區的渝西水資源配置工程、川渝天然氣千億產能基地、川渝特高壓交流工程均榜上有名。
乘成渝“東風”,筑“渝西”高地。
成渝中線高鐵線路走向示意圖。中國國家鐵路集團有限公司供圖
交通高地
“渝西地區,主要指與自貢、瀘州、內江、宜賓等川南地區地緣相鄰的江津、永川、榮昌、銅梁、大足、綦江(含萬盛經開區)6個經濟大區?!敝貞c市綜合經濟研究院科研處處長鄧蘭燕告訴記者,川南渝西10個市區,總面積達4.67萬平方公里,2021年常住人口2016萬,經濟總量超過1.4萬億元。
近年來,渝西地區在交通基礎設施建設上,不斷傳來好消息。
鐵路方面,成渝中線高鐵正式開工建設,成渝地區雙城經濟圈將新增一條大通道;渝昆高鐵川渝段建設穩步推進,在江津、永川設站,是重慶西向的交通大動脈;成渝鐵路重慶站至江津段改造工程進展順利,將開行公交化列車。
公路方面,瀘州至永川高速公路全線通車,南充至潼南、內江至大足高速公路部分建成,銅梁至安岳高速公路加快推進。
軌道方面,重慶市域(郊)鐵路江津至跳磴線今年開通運營;市域(郊)鐵路璧山至銅梁線,全線建設進度已完成60%以上;市域(郊)鐵路永川線正在進行前期工作。
機場方面,永川大安通用機場已正式投用,這是渝西地區首個建成投用的通用機場。
港口方面,江津區珞璜港珞璜作業區改擴建工程,已經全面進入收尾階段,屆時年通過能力將超過1000萬噸。
在重慶社會科學院城市與區域經濟研究所所長彭勁松看來,渝西地區位于重慶主城都市區和成都市“雙核”之間,區位優勢明顯,通過加快成渝中線高鐵等交通基礎設施建設,形成綜合交通樞紐格局,不僅能加快集聚人流、物流、資金流、信息流等各類要素,還能更好帶動周邊地區發展。
能源高地
除了在交通建設方面一再提速,渝西地區在能源方面也捷報頻傳。
綦江頁巖氣田丁頁4井大型壓裂施工現場。中國石化勘探分公司供圖
11月24日,由中國石化勘探分公司和西南石油局提交的綦江頁巖氣田首期探明地質儲量1459.68億立方米通過自然資源部專家組審定,標志著我國又一個超千億立方米的大型整裝頁巖氣田誕生。
這無疑為川渝千億立方米天然氣產能基地,奠定了堅實基礎。
按照《推動川渝能源綠色低碳高質量發展協同行動方案》要求,提出將建設川渝千億立方米天然氣產能基地,加大對富順—永川、綦江丁山核心區區塊勘探開發力度,充分釋放川渝地區天然氣開發潛力。
此外,該方案還提到推動川渝電網一體化建設。途經銅梁區的川渝特高壓交流工程,建成后每年可輸送清潔電能超過350億千瓦時。
截至目前,川渝特高壓交流工程項目已核準,并完成銅梁1000 千伏變電站站址清表工作,滿足施工進場條件。
12月14日,渝西水資源配置工程金剛沱泵站順利完成地基基礎開挖,渝西水資源配置工程迎來重要節點。
金剛沱泵站順利完成地基基礎開挖。重慶市水利局供圖
“金剛沱泵站是重慶歷史上裝機規模最大、基坑開挖最深的泵站?!敝貞c市西部水資源開發有限公司董事長李順祥欣喜地說,該泵站建成后,日供水可達到250萬立方米,年供水量7億立方米。
據統計,渝西地區人均擁有水資源量僅為581立方米,遠低于全市(人均1882立方米)和全國(人均2187立方米)的平均水平。水資源短缺問題,已成制約渝西地區快速發展的瓶頸。
而通過渝西水資源配置,從長江、嘉陵江取水,通過輸水管線和調蓄水庫,為江津、永川等渝西地區提供生產生活原水,徹底解決多年來的“缺水”難題。
產業高地
隨著渝西地區在交通、能源方面不斷完善,為產業發展插上騰飛的“雙翼”。
渝西地區作為成渝地區近代工業的興起地之一,也是當前重要的現代工業走廊,6個區產業發展各具特色。
12月8日,在榮昌高新區重慶華興玻璃有限公司生產車間,12條生產線全開,精致的玻璃瓶從生產線上不斷下線,準備發往全國各地。
作為榮昌消費品行業的龍頭企業,華興玻璃自2021年4月1日窯爐成功點火以來,不僅填補了川渝沒有高端玻璃包裝瓶生產企業的空白,并在第二年就實現產能翻倍。
長城汽車永川基地,工人在加緊生產。陳仕川 攝/視覺重慶
12月9日,長城汽車股份有限公司在永川基地再投資18億元開工建設生產效率提升技改項目,以對現有生產線體進行提升改造,進一步提升高端化、智能化、綠色化生產水平。
“長城汽車永川生產基地從投產至今,一直面臨著產銷兩旺、供不應求的良好局面!”長城汽車股份有限公司重慶分公司總經理張國欣說,今年1—11月,長城汽車永川生產基地累計生產整車20.4萬輛,同比增長28.5%。
位于榮昌區的重慶西部電子電路產業園內,重慶弘耀電子科技有限公司的工作人員正在生產電子電路板。齊嵐森 攝/視覺重慶
隨著永川的西部智能網聯新能源汽車城、榮昌的重慶西部電子電路產業園加快建設,通過全產業鏈引進長城、雅迪、百度智行以及泓耀電子、東矩金屬制品等龍頭企業,正在智能網聯新能源汽車、電子信息等領域形成新的增長點。
江津的光伏封裝材料及制品,銅梁的廈門海辰西南智能制造中心、金匯能鋰離子電池,綦江的中國電信綦江云數據中心,萬盛經開區的高性能新型鋰離子電池等項目也加快建設,渝西地區正協同建設承接產業轉移創新發展示范區。
“渝西地區人力資源豐沛,配套設施完善,自然成為制造業向外轉移的首選?!迸韯潘杀硎?,借助成渝地區雙城經濟圈的“東風”,渝西地區加速融城,以發揮優勢、彰顯特色、協同發展為導向,有望在裝備制造、智能制造、大數據、元宇宙等產業“多點開花”。
江跳線列車。通訊員 蘇盛宇 攝
融合高地
按照《成渝地區雙城經濟圈建設規劃綱要》要求,川南渝西的任務是融合發展。這也是基于自古以來,川南渝西地區地緣相鄰、山水相連、人文相親、同宗同源。
川南渝西地處川渝滇黔結合部,是西部陸海新通道和長江黃金水道的交匯處,也是成渝地區除重慶中心城區和成都外交通區位優勢最明顯、綜合承載能力最強、產業基礎條件最好的區域。用地條件較好、自然資源豐富、生態環境優美、常住人口眾多、工業門類齊全、物流要素保障有力,讓川南渝西融合成為區域發展的突破口。
如何融合發展,鄧蘭燕也給出了自己的建議:
——通過交通基礎設施互聯互通,降低區域物流成本,提高物流效率。
——通過共同加大能源和水利基礎設施建設布局,彌補資源要素承載力短板。
——通過創新互利共贏的體制機制,促進國家級開發開放平臺形成發展合力。
——通過產業分工協作和共同招商引資,圍繞汽車、電子信息、裝備制造等形成更具競爭力的全產業鏈產業集群。
——加大高校、科研院所、市場主體等創新生態建設合作,促進創新成果轉化和應用。
“未來,川南渝西地區現代產業、基礎設施、對外開放、生態環保、公共服務等多個領域,將體現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深度融合,拓展重慶、成都都市圈市場腹地?!编囂m燕說。
華龍網-新重慶客戶端首席記者 董進/文
(本文來自新重慶客戶端APP,請至各大應用市場下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