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人均GDP;中國2015人均gdp美元
1、立陶宛全稱立陶宛共和國,是一個面積只有6.53萬平方公里的小國,人口287萬(2016年數據)它位于歐洲中部,也是歐洲幾個為數不多的GDP在正增長的國家,立陶宛經濟比較發達,人均GDP在1.3萬美元以上,農業和制造業是其支柱產業,其一直引以為傲的還有激光技術,這也是一直領先于世界的。
2、立陶宛這個國家曾在歷史上也輝煌過一段時間,歷史文明比較悠久,1240年建國,稱“立陶宛大公國”第一任立陶宛大公就是著名的維陶塔斯一世,在建國的三百多年間,南征北戰,先后與波蘭成立聯合王國,并與俄羅斯爭奪在東歐的霸主地位,后因國力衰退,被俄羅斯占領并吞并,一戰時期還被德國占領一段時間,后來又被俄羅斯統一,并納入蘇聯版圖,直至1990年宣布脫離蘇聯獨立。
3、立陶宛的人口密度較大,官方語言是立陶宛語,不過說英語和俄語的也不在少數,人民與政府的關系不太好,總認為政府在偷他們的錢,時常上街游行抗議。立陶宛自衰落以來一直過著與世無爭的生活,2015年才加入歐元區和世界貿易組織。
4、這個國家給國際上并沒有留下過太多印象,大多數人甚至不知道有這樣的一個國家,但立陶宛人還是比較好相處的,最近我國的一帶一路政策,立陶宛決定參與進來,也給我們提供了更多了解立陶宛的窗口,如果題主想去旅游的話,立陶宛也是個不錯的選擇,可以同時領略東歐、西歐和北歐的不同風情。而且艷遇的幾率也是很高的哦!
立陶宛是一個很小的國家,小到很多人都不太知道它的存在,唯一讓人對立陶宛有印象的就是那邊的美女長得非常好看,大家都知道俄羅斯的美女是世界上公認的好看,大長腿,高鼻梁,金發碧眼,而立陶宛的美女比俄羅斯的有過之而無不及,即使這樣一個美女如云的國家,也曾經遭受過很多磨難,歷經了很多坎坷。俄羅斯的前身其實與我國的蒙古國有一定的關系,俄羅斯的建立與蒙古國成吉思汗的第一個兒子有關。
俄羅斯是他們的后裔,所以戰斗民族不是沒有原因的,可能遺傳了蒙古人好斗的性格,本來立陶宛與波蘭聯合成了一個較強大的國家,但是當俄羅斯這個民族形成的時候就發生了改變,俄羅斯先是將當時最大的國家瑞典擊敗,然后就成了歐洲的一個強國和大國。因為俄羅斯地處內陸,所以即使地域再遼闊,沒有出海口也會限制發展,所以俄羅斯就開始費盡心力尋找出海口。
后來全世界又爆發了大規模的戰爭,第一次世界大戰打響,德國閃擊波蘭對波蘭造成了致命性的打擊,趁著德國閃擊波蘭的空當,有三個國家非常不地道地瓜分了波蘭的土地,順道還將立陶宛瓜分了一波,本來立陶宛算是一個還能夠看下眼的國家,從瓜分了之后就變成了一個領土只有小小一部分的國家,后來德國的軍備擴張越來越嚴重,世界更加動亂,然后立陶宛再次陷入危機之中,從一個小國被瓜分成一個迷你的國家。
趁此之際,立陶宛宣布了獨立,在眾多的虎狼之中得到一絲喘息,度過一段美好的時光,但美好總是短暫的,美好過后便迎來了更加痛苦的瓜分和侵略。雖然立陶宛也是蘇聯的附庸,但是斯大林仍然不放心,害怕立陶宛擁有自己的主權,到那天投靠德國,便為自己樹立了一位敵人,于是徹底將立陶宛變成了自己的殖民地,然后開始推行俄國政策。
俄《觀點報》提出了一個很獨到的觀點:波羅的海三國(尤其是立陶宛和拉脫維亞)、波蘭和羅馬尼亞都是二戰時的“歐洲棄兒”。1939-1940年遭德國鐵蹄踐踏時,歐洲列強沒有出手相救。蘇聯剛開始時也有趁火打劫之嫌。蘇聯解體之后,波羅的海三國獲得獨立之后,便竭力要避免類似的悲劇重演。他們覺得歐洲列強在骨子里都靠不住,所以死心塌地抱緊了大洋彼岸美國的大腿。
特朗普確立了全面圍堵遏制中國的外交路線之后,立陶宛也迅速跟進,充當了反華馬前卒和急先鋒,在危險的邊緣瘋狂試探,干出了很多連它的主子都不敢干的事情來。
華經產業研究院數據顯示:2023年1-2月中國與立陶宛雙邊貨物進出口額為32098.5萬美元,相比2022年同期減少了996.18萬美元,同比下降2.9%。
2023年2月中國與立陶宛雙邊貨物進出口額為11438.9萬美元,相比2022年同期減少了3338.69萬美元,其中:中國對立陶宛出口商品總值為10809.5萬美元,相比2022年同期減少了3027.86萬美元;中國自立陶宛進口商品總值為629.4萬美元,相比2022年同期減少了310.83萬美元;中國與立陶宛貿易差額為10180.1萬美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