聯合國朝鮮戰爭決議合法、朝鮮戰爭聯合國決議的主要內容
不少人認為,在朝鮮戰爭中,“聯合國軍”就是聯合國派往朝鮮半島的軍隊,性質類似于現在的“聯合國維和部隊”。
其實不然,我們不能因為“聯合國”三個字就認可“聯合國軍”的合法性,“聯合國軍”的建立壓根就不符合聯合國憲章。
那么,美國為什么執意要打“聯合國軍?”這個旗號呢?美國此舉究竟有何用意呢?
老照片 抗美援朝(一)
朝鮮南、北方爆發戰爭之后,聯合國還沒有來得及發聲,美國就在第一時間給這場戰爭定了性,把朝鮮內戰稱之為“北朝鮮對南韓的入侵”。
朝鮮南北之戰是哪一方首先挑起的,也就是“誰?先開的第一槍”,朝鮮南北對此的解釋完全不同,至今都沒有一個確切的結論。
但是有一個問題非常清晰,那就是:不管怎么樣,那都是朝鮮半島兩個兄弟間發生的事情,是朝鮮人的家事。
按照人之常情,兄弟打架,外人一般不宜干涉,實在想要介入其中的,那也應該是“調停、勸和”。
然而,偏偏有人?要在這個時候“拱火、遞刀”,唯恐事情鬧得不夠大,這個“拱火、遞刀”者就是美國。
讓人哭笑不得的是,美國每每插手別國的事情,都會找一個冠冕堂皇的理由,打一面拿得出手的旗幟,哪怕是“掩耳盜鈴、自欺欺人”,美國人也樂此不疲、一以貫之。
在朝鮮問題上,美國毫不掩飾其“一邊倒”的態度,試圖出手保住南朝鮮政權。
但是,如何才能“光明正大”地出兵朝鮮呢?美國人很快就有了主意,那就是向聯合國遞交“提案”,組建一支以美軍為主、其他國家為輔的聯合軍隊,打著聯合國的旗號介入朝鮮戰爭。
朝鮮戰爭上的“聯合國軍”(一)
美國人的“提案”能否通過主要取決于兩個問題,一是成立這支聯合軍隊合不合法,二是聯合國會不會同意美國人的主張。
關于聯合軍隊合法性的問題,聯合國安理會憲章上已經寫得清清楚楚:如果要成立這支聯合軍隊,安理會的決議必須同時滿足兩個條件:
其一,要取得七張贊成票,其二,安理會五個常任理事國必須全部贊同,缺一不可。
關于第一個條件,美國人覺得難度不大,不管是“哄”是“騙”,還是恐嚇、脅迫,美國人總能拿到那七張贊成票。
朝鮮戰爭上的“聯合國軍”(二)
關于第二個條件,美國就不那么容易實現了。
聯合國五個常任理事國分別是美國、蘇聯、法國、英國和中國,美國有把握拿住英國、法國,卻拿不定蘇聯和中國,缺了蘇聯和中國,聯合國安理會就不可能通過美國的提案。
然而,在中蘇兩國沒有(或?無法?)到會的情況下,美國人的“提案”莫名其妙地通過了“提案”,并成為聯合國的決議。
這樣的做法明顯違背了“聯合國憲章”的規定,由此產出的決議也就不具備法律效力,所謂“聯合國軍”當然就是非法的。
盡管這件事情遭到一些歐洲國家的抗議,盡管“組建聯合國軍”這個決議是非法的、不具備法律效應的?,以美國為首的“聯合國軍”還是成立了。
眾所周知,聯合國是處理國際關系、維護世界和平與安全的全球性管理機構,在一般人看來,聯合國的地位應該高于各個成員國。
可是,美國人偏偏能夠肆意擺布聯合國,似乎這個世界上的事情得由美國人說了算,聯合國不過是美國人可以肆意擺布的木偶。
美國“組建聯合國軍”的提案之所以能夠通過安理會形成決議,主要有兩個原因,一是繞過了蘇聯和中國這兩個安理會常任理事國,二是用所謂的“實力”裹挾了聯合國。
在新中國成立之前,代表中國行使聯合國安理會常任理事國權力的是政權。
新中國成立之后,政權已經土崩瓦解,可以代表中國的已經是中華人民共和國。
因此,蘇聯要求由中華人民共和國代表中國進入“五常”,但是,蘇聯的要求卻遭到美國等資本主義國家的一口拒絕。
為此,蘇聯以“拒絕出席安理會”的方式表達了自己對新中國的支持,同時也以這樣的方式對美國等資本主義國家表示抗議。
因此,在朝鮮戰爭爆發之前,蘇聯就已經長期缺席安理會,當美國糾集附庸國在安理會炒作朝鮮問題,并提交“提案”要求組建“聯合國軍”的時候,蘇聯照例沒有出席安理會召開的相關會議。
虛線框內即蘇聯的席位
就是在蘇聯缺席、新中國未能恢復合法權利,安理會相關規章被踐踏、聯合國名存實亡的情況下,聯合國安理會實際上成為了美國的“一言堂”。
1950年6月25日,在美國的操控下,在英法等資本主義國家的脅從下,聯合國安理會通過了關于朝鮮戰爭的三項決議,其中就有組建聯合國軍的決議。
直到這個時候,美國人還在玩“掩耳盜鈴、自欺欺人”那一套,表面上,“組建聯合國軍”的建議是由英法兩個國家提出的,實際上,所有人都知道,英法不過是美國的“代言人”,如此而已。
因此,組建聯合國軍確實是聯合國安理會作出的決定,不過,此時的聯合國已經淪為被美國人操縱的“木偶”,聯合國已經徒有其名了。
而且,“組建聯合國軍”這個決定雖然出自聯合國,卻違反了聯合國自己的“規章”,聯合國決議的合法性、嚴肅性和公正性已經蕩然無存。
這樣的決議自然是非法的、不公的、不能代表全世界人民心聲的。
試想一下,緊鄰朝鮮半島、最有發言權的兩個大國都沒有或沒能發聲,因而該決議存在先天性的重大缺陷。
它不能代表中蘇兩國人民的意志,更不能體現國際社會的普遍共識,因而歷來不被中蘇兩國政府以及世界有正義感的國家承認。
美軍越過三八線
另外,“法無授權不可為”是安理會決議授權使用武力的前提基礎和行為準則。但是,聯合國第84號決議還沒通過,美國軍隊就已經率先開進了朝鮮半島。
總而言之,無論美方如何欲蓋彌彰、自圓其說,都無法掩蓋其阻礙朝鮮人民爭取國家統一的野蠻侵略行徑。
“聯合國軍”便是在這么的背景下誕生的,它代表不了聯合國,只能是?美國霸權主義的另一種表現形式。
在“聯合國軍”中,美軍占據了90%的兵力,另外10%為美國的附庸國和盲從者,有些國家派出的兵力少得可憐,甚至給人一種去朝鮮“打醬油”的感覺。
美國指望他們發揮多大的作用?我的觀點是,美國人不在乎他們究竟有多大的戰斗力,而在意他們是否?參與了這場戰爭。
也就是說,他們在戰場上不那么重要,但是,在政治上卻非常重要。
美軍打著“聯合國軍”的旗號,也壟斷了戰爭的指揮和一切重要權力,“聯合國軍”這個旗號給美國披上了合法的外衣,美國則趁機成為了“帶頭大哥”。
事實上,當美國決定介入朝鮮戰爭之時,他們也擔心因此被其他國家孤立。
朝鮮戰爭上的“聯合國軍”(三)
一旦有更多國家上了美國人的“船”,他們的政治選擇和某些利益就跟美國捆綁在了一起,這是美國避免被孤立、繼而拉幫結伙的根本目的。
放大點說,美國這樣做有利于鞏固、擴大其既有陣營,使其在與蘇聯的“冷戰”中獲得優勢。
1950年7月7日,“聯合國軍”在美國自導自演下正式組建,三天后,駐扎在日本的遠東軍總司令麥克阿瑟成為“聯合國軍”總司令。
老照片 抗美援朝(二)
“聯合國軍”中的其他國家軍隊分別是英國、法國、土耳其、加拿大、荷蘭、澳大利亞、新西蘭、泰國、希臘、菲律賓、哥倫比亞、比利時、南非、盧森堡、埃塞俄比亞等15個國家。
再加上美軍和南朝鮮軍,一支由17個國家的軍隊拼湊而成的所謂“聯合國軍”正式“出爐”了。
除了上述國家外,還有一些國家也以不同的方式參加了朝鮮戰爭,他們雖然沒有派兵加入“聯合國軍”,卻為“聯合國軍”提供了后勤資源等保障支持。
這些國家是瑞典、印度、意大利、挪威,他們為“聯合國軍”提供了醫療船和醫療團隊。
朝鮮戰爭期間的印度軍隊
美國人一直不敢多提的是,就連日本這樣的國家也悄悄?參與了朝鮮戰爭,日本不僅成為“聯合國軍”最重要的補給基地,日本甚至向朝鮮派出了排雷部隊。
當然,美國軍隊始終都是“聯合國軍”中人數最多的主角,在整個朝鮮戰爭期間,美軍投入兵力最多的時候達到了48.4萬人,加上其余國家的軍隊,“聯合國軍”兵力的巔峰時期一度達到了120萬。
至于“聯合國軍”的武器裝備,我們在許多材料上都能夠看到他們的“奢華”程度。可以這么說,在朝鮮戰爭中,在與中國人民志愿軍的交鋒之中,美軍已經使出了“吃奶的勁”,用美軍自己的話來講,“除了原,‘聯合國軍’已經動用了當時所有的先進武器”。
即便“聯合國軍”人多勢眾,且“武裝到了牙齒”,他們最終卻輸給了一窮二白的新中國。
這是美國那些將軍和白宮的政客們無論如何都沒有猜到的結局,這個疑惑直至今日也沒有解開,美國人或許永遠都無法理解。
中國人民志愿槍炮向他們證明了一個事實,中國早已不是百年前那個毫無還手之力的中國。
老照片 抗美援朝(三)
對于中國來說,“抗美援朝”是新中國的立國之戰,因為“抗美援朝”戰爭的勝利,我們洗刷了半個世紀以來的屈辱,中國人民真正站了起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