拜登親赴以色列施壓—拜登支持以色列
中東地區戰火重燃,引起了很多國家的關注。一直把以色列當做盟友的西方國家更是坐不住了,開始對以色列提供明面上、暗地里的軍事支持。就像美國,不僅提供大量軍援,甚至還派出航母戰斗群坐鎮。這樣的絕對支持,也讓以色列政府有些飄了。在最近的行動中,以色列要絕對“困死”整個加沙地區,這危及了230萬平民的生命。
以色列
參考消息網報道稱,按照以色列政府的說法,任何物資都不能進入加沙地區,也包括維持平民生活的食物、水源以及電力。這樣的軍事行動,已經不再是簡單的戰爭行為了,而是“無差別打擊”,就像聯合國官員說的,以色列正在嚴重侵犯人權,正在摧毀當地的生活,這將導致大量平民死亡。
與此同時,其他國家也對以色列提出批評,抗議以色列的軍事行動“偏激”。然而,以色列內塔尼亞胡政府壓根不理會,而是堅持“動用所有手段打擊”。這樣的做法,也讓他承受了巨大壓力,其中也包括美國。不得已之下,拜登只能敲打敲打以色列,讓這個國家不要做得這么“難看”。
聯合國
在第四次通話中,拜登告訴內塔尼亞胡,戰爭是戰爭,但不是“無序的戰爭”,在打擊“哈馬斯”武裝的過程中,以色列需要遵守“戰爭規則”。說白了,這樣的說法就是要求內塔尼亞胡解除對加沙地區的圍困,畢竟這明擺著違反了國際法。此前,聯合國指控以色列違反國際法,同時對巴以雙方“侵犯人權”和“戰爭罪行”進行調查。
為了不影響美國的形象,拜登只能要求內塔尼亞胡收斂些。事實上,拜登這樣敲打內塔尼亞胡也不值得奇怪,因為他和內塔尼亞胡兩人的關系也不怎么樣,雙方領導的政府在很多問題上存在沖突。
拜登
首先,美國和以色列在伊朗核問題上存在分歧。內塔尼亞胡強烈反對伊朗核協議,認為這是對伊朗的“綏靖政策”,可能導致伊朗獲得,從而威脅到以色列的安全。然而,美國政府認為,伊朗核協議是阻止伊朗獲得的最佳途徑,因此積極推動該協議的達成。這種政策上的分歧導致了美國和以色列之間的緊張關系。
其次,美國和以色列在巴以問題上也存在分歧。內塔尼亞胡政府在巴以問題上一直采取強硬立場,拒絕停止修建猶太人定居點,這也導致了美國和以色列之間的矛盾。拜登政府認為,修建猶太人定居點違反了國際法,阻礙了巴以和平進程的推進。
內塔尼亞胡
此外,美國和以色列在敘利亞問題上也存在分歧。內塔尼亞胡政府支持敘利亞反對派,希望推翻敘利亞合法政權。然而,美國在敘利亞問題上的立場較為謹慎,擔心敘利亞陷入混亂后,會導致恐怖主義的蔓延,這也導致了美國和以色列之間的分歧。
還有以色列的司法改革,也引起了美國的不滿。拜登曾經公開要求以色列停止改革,保證司法公正。內塔尼亞胡回應稱,改革是以色列的內部問題,其他國家沒有指手畫腳的權力。
司法改革曾引起居民抗議
這樣的矛盾和沖突,讓內塔尼亞胡政府和拜登政府之間的關系相當緊張,甚至可以說是相互看不順眼。但是礙于以色列是美國的“堅定盟友”,和以色列的存在可以維護美國利益,拜登又不得不支持以色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