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利總統皮涅拉簡介;智利總統博里奇
中新網12月20日電 據南美僑報網報道,距智利總統塞巴斯蒂安?皮涅拉第二次贏得大選已過去整整一年,在這期間,皮涅拉政府做出了許多重要決策,社會對此褒貶不一。
資料圖:智利總統皮涅拉(右二)。
據報道,2017年12月17日,智利總統皮涅拉以54.57%的得票率、戰勝對手亞歷杭德羅?吉列爾,第二次當選智利總統。在這一年中,皮涅拉政府做出了許多決策,也發生了一些重要事件。
五大協議
3月11日,皮涅拉在拉莫內達宮宣布就職后,提出了五項重要國家協議,涉及領域包括兒童、公民安全、醫療、阿勞卡尼亞大區的和平問題,以及發展和對抗貧困。
巴勃羅?皮涅拉的失敗任命
這是皮涅拉政府飽受爭議的一個話題。在智利政府發布公告前,阿根廷媒體就宣布了這一消息:皮涅拉總統任命其兄弟巴勃羅?皮涅拉為智利駐阿根廷大使。一周后,面對裙帶關系指責,巴勃羅?皮涅拉正式離職。三個月后,皮涅拉總統簽署了“公共廉正法”。
毛里西奧?羅哈斯事件
8月,皮涅拉總統任命毛里西奧?羅哈斯代替亞歷杭德拉?佩雷斯出任智利文化部長。然而,90小時后,羅哈斯針對紀念館的消極評論曝光,他也因此提出辭職。
國旗風波
9月底,在與美國總統唐納德?特朗普會面前,皮涅拉展示了一張印有兩國國旗的打印紙,即一面較大的美國國旗和一面較小的智利國旗,智利國旗位于美國國旗中心,正好利用了美國國旗的2條紅白道和右下角的1顆白色小五角星組成了智利國旗。不過,皮涅拉此舉在反對黨和社交網絡中遭到了廣泛批評。
海牙國際法庭的勝利
10月1日,荷蘭海牙國際法庭針對智利與玻利維亞兩國間的出海口爭議問題做出裁決,拒絕了玻利維亞對智利提出的談判要求,認定智利無義務就出海口問題與玻利維亞進行談判。
智利民意調查公司“Cadem”的民調結果顯示,一周后,皮涅拉的支持率上升了3個百分點,增至51%。
性別認同法
11月,智利政府公布了“性別認同法”,允許智利成年人和14歲以上未成年人在監護人授權的情況下,對其身份文件中的性別和姓名進行變更,該法律受到了智利民間組織的歡迎。該法案此前已在智利國會討論了5年之久,在電影《普通女人》獲得第90屆奧斯卡獎后再度被人們所關注。
移民全球契約
12月10日,智利出席了在摩洛哥城市馬拉喀什舉行的聯合國會議。不過,因可能會對國家主權產生影響,智利并未簽署聯合國《移民問題全球契約》。然而,幾位智利前外交部長對此并不支持。
民調結果
2018年最后幾次的民調結果都不甚理想:在智利公共研究中心(CEP)開展的調查中,皮涅拉的支持率僅為37%,反對率達39%;在智利民意調查公司“Cadem”的最新調查中,皮涅拉的支持率為38%,反對率達4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