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調停沙特伊朗的原因、調停沙特伊朗的意義
消息一出,3月10日晚上迅速登上日本雅虎頭版。被這個新聞給震得睡意全無了。
點開新聞,里面圖片的震撼度是標題配圖的十倍以上。王主任站中間,與伊朗沙特三方均微笑舉手,太爽太有沖擊力了!
因為歷史意義、國際影響過于重大,日本網民的評論沒了往日“逢中必酸”,被徹底征服的同時,也開始反思日本自身了。
排名第一第二的高贊評論
●日本與這兩國的關系也很好。現在想來,當初介入調解的話也應該能成。可是要看美國的臉色,顧慮與以色列的關系,靜觀事態到如今。
就日本這種缺席G20的外交姿態,也不可能干成這樣的偉業。也許正因為是不在乎美國意向的中國,才能做成的調解。再次實感到中國的存在感之大。
●世界秩序確實在改變。其中關鍵是中國是印度。中國調停了伊朗與沙特(恢復外交),被這個新聞震驚到。
G7代表的西方價值觀,不具支配世界秩序的普遍性越來越明顯。所以,即使G7各國認為烏克蘭才是正義,而中國、印度、南方國家集團有不同觀點。持有不同觀點的勢力促成了伊朗沙特的和解。
說得更過分一些,G7各國的立場已經從身為大國調停紛爭的立場,跌落到身為紛爭當事國要被調停的立場。
●美國的存在感沒了。調解這兩國關系,向外彰顯了世界領導者的威嚴。
在美國能開采到天然氣,所以不用依賴中東能源。也可以說它沒有積極調解兩國關系的必要。可要那樣的話,既無能源可開采,又無法發揮技術優勢的日本,就只剩下不斷被逼入窘境了。
●和解的好消息,久違了的正面國際新聞。這象征了是中國產生了新時代。
美國通過介入他國來更替政權。光是一味支援烏克蘭軍事化,卻對和平不做一點努力。因為總是在增加不穩定因素,所以不被發展中國家信任。
現在,鮮明地出現了新時代成果。美國制定規則的時代已日趨陳舊,這對至今仍在持續被美國軍事支配,只能追隨美國的日本來說,處境更艱難了。因為發展中國家抬頭而形成的新興勢力不相信美國,這就導致日本的身份愈發低下了。是時候摸索新的國際關系了。
●看日本的電視新聞,宛如全世界都統一反伊朗、反俄羅斯。實際上,反伊朗反俄羅斯的僅是一部分國家而已。
沙特一直走親美路線的,但最近與美國保持距離,在搞獨立外交。也就當然不管美國施壓,與俄羅斯也保持友好關系。
●這是相當重大的事件了吧。
敵視伊朗的美國干不了。與伊沙兩國有良好關系,加上國力逼近美國,所以中國能做成這件事。至今為止,這類國際調停向來是美國的職責。可能歷史已在變動了。
日本呢,國力上也不是不行,與兩國關系都挺好,但是奉行只能服從美國的外交方針。
世界不是只有烏克蘭問題,這是王毅的話。雖然懊惱,卻是事實。
●日本光是看美國臉色行事。這次的沙特伊朗是如此,還有烏克蘭俄羅斯也是一樣。與擁有石油、天然氣的能源大國美國不同,日本在能源上幾乎全都依靠中東和俄羅斯,是時候探討從美國一邊倒走向獨立路線了。
經中國調停,沙特與伊朗恢復外交的話,那么阿拉伯國家會如何看待走親美路線的日本?
日本應該為了守護本國利益和日本國民的生活,與沙特伊朗采取獨立外交政策。立刻中止對日本沒有任何益處的援助烏克蘭。為了維護美國顏面,而經濟制裁中國、俄羅斯,可當日本有事時,美國只會提供經濟援助和武器援助,不可能犧牲美國士兵來守衛日本。
起碼,我不認為與鄰國中國和俄羅斯為敵,能對日本有好處。
●這要是歐美國家調解成功的,毫無疑問能獲頒諾貝爾和平獎。中國的話,反正要被說“肯定在圖謀什么”。無論歐美媒體此刻說什么,后世都會予以客觀評價的。
●象征美國凋零的事件。
伊朗是美國的天敵,沙特曾是美國的傀儡政權。這兩國的外交正常化,意味著今后“美國=世界”的時代結束了。日本人也有必要認識到這點。
●很明顯是一帶一路的時代到來。日本過于美國一邊倒,毫無進步,這是誤判時代。美國霸權結束。
雖說有國防因素,但是過于討好美國一家是錯誤的。從今往后的時代,為了日本,還是與中國保持政治交往的好。美國不會保衛北海道,但中國的話,有與俄羅斯對話的渠道。為了北海道,也是站中國那邊的好(日本與俄羅斯有領土爭議的島嶼在北海道境內)。
時代在改變了。
●這很好啊。
雖有種種味的事態發展,但還是希望能訴之以和平。期待不了美國的領導力,日本又因與以色列及歐美的關系不好動彈,感謝中國發揮了領導力。
●因為美國只會喊制裁!制裁!一點沒有對話的意思。經由中國調停,今后在中東,對歐美會盡可能排除出去了吧。
●歡迎偉大的意見一致,同時送上鼓掌。
俄羅斯與烏克蘭要能盡快達成停戰協議就好了。若能停戰,西方主要國家還是扔掉沒意義的自尊心比較好。這個世界不是光為富裕階層。
●相對來說,吃虧的是歐洲與日本吧。
美國有能源,在中東沒了存在感也沒問題。可是,歐洲與日本不能那樣呀。假如,被“理念”外交給束縛住手腳,中東與俄羅斯的能源進不來日本與歐洲會怎樣?
一,跟美國進口高價能源。二,為了獲取能源惹上戰爭。三,與美國的“理念”外交分家。選擇哪條路都布滿荊棘,怎么辦?
調停紛爭的中國,與發起紛爭的美國,明暗對比愈發強烈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