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天宮空間站的作用;中國天宮空間站內部空間有多大
在中國天宮空間站征戰太空之際,印度媒體卻大肆宣揚,沒有印度的核心設備中國空間站就毫無用處,
目前世界上只有兩個正在運行的空間站,一個是由美俄等六國合作打造的國際空間站,還有一個就是我國獨立自主打造的天宮系列空間站,其中國際空間站早在1998年就已經正式建站,在當時我國也曾申請參與到國際空間站的建設中,然而美國等國卻以技術保密、資金短缺等理由,多次拒絕中國的加入,最終在2010年國際空間站就已經完成建造并投入使用。
而我國卻只能自行試驗并開發空間站系統,終于在2011年9月成功發射試驗性空間站——天宮一號,并隨著夢天實驗艙的成功發射,我國終于也擁有了屬于自己的宇宙空間站,如今國際空間站的退役時間進入了倒計時,屆時我國的天宮空間站卻將會成為全球唯一的空間站。
雖說航天是“千人一枚箭,萬人一桿槍”的事業,但我國空間站能遨游在九天之上,完全依靠的是中國人的團結協作,就比如空間交會對接技術、空間站機械臂等核心技術,都是我國科研工作者經過多年的研發才生產并掌握的,天宮空間站上的每一個部件都是100%純國產的。
事實上是:印度核心設備的確有機會進入中國空間站,但和我國空間站運行可沒有什么關系,最終設備也并沒有進入我國空間站。這一切還要從2019年說起,我國空間站曾發布了一個《中國空間站科學實驗和技術試驗項目征集公告》,也就是選上的科研項目可以進入我國空間站進行相關實驗,目的也是為了促進我國科學技術的全面發展。
最終共有來自17個國家的9個項目成功入選,其中就有印度和俄羅斯共同合作的星云氣體的光譜研究,要想做實驗自然需要相關的實驗設備,這些自然是由申請方自備的,根據合約,這個科學設備將于2022年底運送到中國,并隨著天舟6號運送到空間站進行實驗,然而我國天舟6號已經發射,并且2023年的空間站項目也已經開始征集,印度的設備卻還不見蹤影。
其主要原因是印度政府的瘋狂阻攔。早在2022年印度天體物理研究所就已經為設備,向印度外交部申請出口許可證,然而根據8月7日香港媒體《》的報道,印度研究所開發的設備尚未獲得印度的出口許可證,導致了出口延遲,花費了兩年時間和5萬美金的設備,也只能存放在印度研究所的無塵倉庫里。
也正因如此,印度媒體就大肆宣揚中國空間站沒有了印度設備就不能運行,甚至還演變成了印度設備成為了中國空間站的核心設備,
其實結果顯而易見,畢竟我國空間站是為各國科研人員提供了試驗平臺,并不是非他們不可,作為中國空間站首批入選的項目,中國航天就曾承諾不收取發射費用,按照印度設備數十斤的重量以及一公斤一萬美元的發射價格計算,可以為印度節約了數十萬美金,印度科學家穆爾蒂也曾表示,如果錯失了此次機會下次可能會收費,也會超出他們的預算。
更何況國際空間站退役在即,我國空間站合作的國際項目也有很多,檔期已經排到了2024年,即便裝置運送過來短期時間也無法進入空間站,而該設備的設計壽命只有6個月到1年,怕是還沒運送過來就已經先報廢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