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有必要,與以色列斷交,以色列和解
以色列總理內塔尼亞胡在本周第一個工作日往返飛行了16個小時,在中非國家乍得停留了7個小時,在這7小時的時間里,雙方談了歷史與未來。
換句話說,短短幾個小時,就算加上飛行時間也不到一天,就解決了近50年的一個大問題——外交關系。
很多朋友或許對這個國家很陌生吧!因為乍得確實比較默默無聞,這里是國際組織評出的世界上最貧窮、最不自由的國家之一,而且面臨嚴重的反恐戰爭。
但乍得面積很大,在非洲的地理位置也比較突出。而且正因為該國有很多問題,才需要以色列的幫助。
以色列能獲得什么呢?
兩國在1972年斷絕了外交關系,一個重要原因是乍得是國家,而且該國北部地區很多人還說阿拉伯語,因此與阿拉伯國家聯盟關系很好。對巴勒斯坦問題非常積極地支持。
正是因為宗教身份以及巴以矛盾,乍得才和以色列斷交。當然還有當時利比亞卡扎菲的教唆。
如今兩國恢復外交關系,說明雙方關系與第三方脫鉤了。這與以色列最近一段時間以來推動的政策一致。
也就是說,在以色列看來,兩國發展關系,不要把別人的問題當作前提,也就是不要把巴勒斯坦問題或者耶路撒冷等問題,作為雙邊關系的人為設限。
這個立場目前獲得了越來越多的認可,包括很多阿拉伯國家。以色列和乍得恢復外交關系是最新的例子。
這兩年以色列一直加強對非洲外交。包括2016年7月在烏干達舉行的以色列和6個非洲國家首腦會議。這是29年來以色列總理首次訪問非洲。
內塔尼亞胡于2017年6月對西非國家利比里亞還進行了為期一天的訪問,當天,他在西非國家經濟共同體首腦會議上會見了10位非洲高層。
訪問乍得并恢復外交關系,就是以色列對非洲外交的延續。
乍得伊教徒占人口大多數,乍得能和以色列復交,對和乍得同樣情況的7個與以色列沒有外交關系的撒哈拉以南國家,如馬里和蘇丹,將產生示范效應。
以色列在聯合國的很多場合經常被批評,因為國家占大多數。阿拉伯國家很多也比較有錢,會對不少國家的立場產生影響。
因此只要不是安理會投票,在沒有否決權的聯合國大會審議相關中東問題的時候,以色列經常成為他們批評的對象。
乍得是國家也是非洲國家,這個選票的力量,以色列還是看重的。
恢復外交關系之后,他們對以色列或許更善意。
其實此前乍得已經對以色列展示了善意。
去年11月乍得總統德比訪問了耶路撒冷,一個月后聯合國投票上,乍得卻沒有支持巴勒斯坦人,而歷史上他們總是和巴勒斯坦站在一起。
利比亞雖然卡扎菲政權倒臺,但該國還有一些亂局,可能通過該國龐大且人煙稀少地區進行武裝等活動。
以色列情報部門此前發現,一些危險品經過這里到了蘇丹,從蘇丹進入到了巴以地區。
蘇丹對巴沙爾政權和哈馬斯政權一直支持。數年前以色列戰機曾秘密空襲蘇丹港,炸沉了據說裝有運往加沙地帶支援哈馬斯武器的運輸船。
以色列和乍得復交,乍得從以色列購買武器并且獲得以色列的軍事培訓,意味著以色列在乍得這個利比亞和蘇丹鄰國,獲得了寶貴的支點,可以“御敵于國門之外”,對兩個危險地區更好地監控。
你如何看待以色列外交?
歡迎關注木叔,多轉發,讓更多朋友了解!
點擊頭像,查看更多評論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