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色列營救烏干達人質的電影(以色列營救烏干達人質的電影叫什么)
1976年6月27日,在烏干達恩德培機場上演了一場驚心動魄的反恐營救行動。以色列特種部隊僅用百余人,奔襲四千公里,與劫機和烏干達軍隊展開激烈交火,炸機場,毀飛機,成功解救了106名被扣為人質的法航139航班乘客,幾乎無損撤退。這是一場戰斗典范是如何發生的?
1976年6月27日,一架空客A300B4-203客機從以色列特拉維夫起飛,前往巴黎。這架法國航空139號班機上有246名乘客和12名機組人員,他們中大多數是猶太人和以色列人,他們剛剛到來了一個愉快的假期,以出來出差、探親或旅游。
飛機在希臘雅典經停時,又上來了58名新乘客,其中包括四個不起眼的旅客,他們是,他們攜帶了武器和手,準備實施一場血腥的劫持。
當地時間下午12:30,飛機剛剛離開雅典機場,升至萬米高空時,這四個突然行動起來,他們沖進駕駛艙,用槍指著機長的頭,命令他改變航線。
他們還威脅說,如果有人反抗或求救,就會殺死所有的人質。乘客和機組人員都被嚇得目瞪口呆,不知道發生了什么事情。
宣布自己是巴勒斯坦解放組織和德國革命組織的成員,他們要求以色列釋放53名被關押的,并且要求飛往利比亞班加西進行加油。
飛機停留的地點
經過五個小時的飛行后,飛機降落在利比亞,在那里停留了兩個小時后又起飛了。最后,在28日下午抵達了非洲腹地的烏干達恩德培機場。
恩德培機場
乘客們被劫機者帶到了候機樓里,他們看到了烏干達總統伊迪·阿敏的身影。他穿著一身軍裝,戴著一頂大禮帽。
烏干達總統伊迪·阿敏
以色列人看到這一切很高興,因為這時的以色列和烏干達關系不錯。烏干達軍隊中一些軍人都是以色列教官訓練的,還包括時任烏干達總統阿明。以及這個烏干達的機場等設施也有很多是以色列幫著設計建造的。
然而以色列人質卻想錯了,阿明沒有解救他們,而是在嘴上保持中立,實際上劫持者反而得到了烏干達總統伊迪·阿敏的支持,并派遣了軍隊駐扎。
劫機者將乘客轉移到廢棄的舊機場航站樓的中轉大廳。
烏干達士兵打開了一個緊挨著擁擠的候機廳的房間的入口,摧毀了中間的隔墻。劫持者將以色列人(包括持有雙重國籍的人)與其他人質分開,并告訴他們前往相鄰的房間。
當天晚上,劫機者發表了一份聲明,并提出了他們的要求:除了支付500萬美元的贖金以釋放飛機外,他們還要求以色列釋放53名巴勒斯坦和親巴勒斯坦的激進分子。如果這些要求不能得到滿足,他們將從1976年7月1日開始殺害人質。
6月30日,劫機者放走了48個非以色列籍人質。他們挑了一些看起來最弱不禁風的人質,有些是白發蒼蒼的老人,有些是面色憔悴的病人,還有些是抱著孩子的母親。他們被帶到了一架法國波音747上,飛往了巴黎。
7月1日,以色列的退役駐烏干達外交官Baruch “Burka” Bar-Lev,與烏干達總統伊迪·阿敏有多年的交情,在內閣的要求下,他多次與阿敏通電話,烏干達又給了以色列政府四天的時間,延長到7月5日,并放了另外100個非以色列籍人走。
至此,在恩德培機場,還有106個人質。他們中有12名不愿離開的法航機組的工作人員,以及10名年輕的法以雙國籍乘客以及以84個以色列人。
以色列當局氣炸了,所以他們唯一的選擇就是進行一次突襲來解救人質,并懲罰烏干達這個白眼狼國家。
于是在7月3日,以色列內閣批準了由耶庫提爾·亞當少將和丹·肖姆隆準將提出的營救行動方案,并任命肖姆隆為行動指揮官。
以色列最初構想的一項解救計劃是,將海軍突擊隊員空投到維多利亞湖中。突擊隊員將乘坐橡皮艇前往機場。他們計劃殺死劫機者,在解救人質后,他們將要求阿敏放行回家。
維多利亞湖
以色列最終放棄這個計劃,因為研究發現維多利亞湖有許多尼羅鱷,橡皮艇突襲風險性太高,而且白眼狼阿敏可能也看不到這是一個臺階而不放人,反而進一步控制更多的人質。
所以以色列政府決定大干一場,直接強襲機場解救人質然后突圍走人。
為了執行這一項跨越4000多公里的突襲任務,以色列人面臨著巨大的后勤挑戰。他們需要給四到六架洛克希德C-130大力神運輸機在前往烏干達恩德培的途中進行空中加油,并且還需要幾個東非國家提供降落場所或加油設施。
大力神運輸機
好消息是,在這個沿線上的東非國家都與以色列關系相當好。
在以色列1948年宣布獨立之后,經濟和軍事實力得到了快速提升。以色列認為非洲是一個重要的戰略合作伙伴。所以非洲的許多國家保持著友好的關系。
以色列不光向非洲國家提供了經濟和技術援助,并且還支持了非洲國家的反殖民主義運動,幫助他們建立了自己的國防力量,真心實意和非洲交朋友。
可是今天,這些幾個東非國家都拒絕提供幫助,給出的理由竟然是不想惹怒烏干達總統伊迪·阿敏和巴勒斯坦。
至此以色列成為世界上唯一公開討厭且不歡迎黑人的國家。
好在,經過緊張的外交努力,以色列政府最終獲得了肯尼亞的支持。肯尼亞同意讓以色列國防軍特遣隊穿過肯尼亞領空,并在今天的喬莫·肯雅塔國際機場進行加油。
這是一次冒著生命危險的決定,因為伊迪·阿敏后來為了報復,屠殺了超過被救者數量兩倍的245名位于烏干達的肯尼亞人,導致3000人逃離烏干達。
就在肯尼亞決定支持以色列的時候。
另一邊,烏干達駐肯尼亞大使艾薩克得到了消息。烏干達大使便趕快把這些信息轉發給了烏干達指揮官艾薩克·馬利亞穆古。
當時,馬利亞穆古坐在他寬敞的辦公室里,桌上堆滿了各種文件和報告。他拿起一份剛剛從傳真機出來的紙張,仔細地看了看。這是一份來自肯尼亞的報告,說有一支以色列特種部隊正在準備飛往烏干達,目的是營救被劫持的法國客機上的人質。
他皺了皺眉頭,他轉過頭,看著站在他身邊的年輕助手,用輕蔑的口氣說:“你把這個gasiya(垃圾)東西給我拿走,不要再浪費我的時間。”
他將紙張隨手扔進了垃圾桶,然后拿起另一份報告。
后來。根據阿明的兒子賈法爾·雷莫的說法,烏干達總統阿敏還是通過電話收到了艾薩克的警告,并在當時完成非洲統一組織會議后,緊急登上飛機飛回了烏干達。
另一邊,以色列特請部門根據巴黎釋放的人質提供的情報,精確地掌握了人質、劫持者和烏干達軍隊的情況。此外,以色列軍隊還咨詢了一家曾建造航站樓的以色列建筑公司Solel Boneh,并在其協助下,制作了航站樓的部分模型,以便計劃軍事行動。
一位具有軍事背景和“驚人記憶力”的法國猶太乘客提供了關于劫持者攜帶的武器數量的詳細信息。
經過一系列的研究討論,以色列決定派出特種部隊約100人,分為四個部分,各司其職,相互配合。
其中最核心的是29人組成的突擊部隊,由約納坦·內塔尼亞胡上校領導,由薩耶特·馬特卡爾的精英突擊隊員組成,他們負責直接攻入舊航站樓,解救人質。
另外三個部分是指揮和控制、安全部隊和儲備力量。指揮和控制由丹·肖姆隆準將領導,負責整體地面指揮和與空軍的協調。
安全部隊負責保護機場、跑道同時還要保證飛機在恩德培為回程進行補油。由烏里·薩吉上校領導的戈蘭尼部隊在通道上掩護,負責確保C-130大力神飛機能夠接近航站樓,并接人質登機。
任務部隊從沙姆沙伊赫起飛,沿著紅海的國際飛行路徑飛行,進行盡可能的低空飛行,以避免被埃及、蘇丹和沙特阿拉伯的軍隊雷達探測到。在紅海南出口附近,C-130轉向南方,越過埃塞俄比亞領土,經過吉布提以西的地區。從那里,他們前往內羅畢東北部的一個點。他們轉向西方,穿過非洲裂谷和維多利亞湖。
兩架波音707噴氣式客機跟隨著貨機。第一架波音客機裝有醫療設施,并降落在內羅畢的喬莫肯雅塔國際機場。
行動指揮官亞當將軍在第二架波音客機上,該客機在襲擊期間在恩德培機場上空盤旋。
以色列部隊于7月3日晚上11:00降落在恩德培機場。
拍攝于,回程
由于對機場道路的不熟悉,飛機幾乎駛入了一個溝渠中,驚險一刻剎住了。
接著,從飛機上開下來提前準備好的,一輛看起來像烏干達總統阿敏座駕的黑色梅賽德斯奔馳轎車和兩輛作為伴隨車的路虎。
以色列人希望利用這輛車,騙過安全檢查點,以此接近關押人質的航站樓。
“快點,我們沒有時間浪費!”突擊隊指揮官約納坦·內塔尼亞胡上校喊道,“我們要在午夜前完成任務!”
他率先跳下飛機,沖向黑色轎車。其他突擊隊員緊隨其后,分別上了三輛車。他們穿著烏干達,戴著假發和墨鏡,裝扮成阿敏的衛兵。
“你確定這輛車能騙過他們嗎?”副指揮官本亞明·佩萊德問道。
“當然。”約納坦回答,“只要我們慢一點,他們就不會懷疑?!?/p>
“那如果遇到阻礙呢?”
“那就開槍!”
約納坦說完,啟動了引擎。他帶領著兩輛路虎,向航站樓方向駛去。
當他們接近航站樓時,有一名烏干達哨兵,意識到伊迪·阿敏最近購買了一輛白色梅賽德斯,于是下令車輛停車。
第一個指揮官用消音射殺了哨兵,另幾名以色列突擊隊員用未消音的射殺了其他哨兵。擔心引起劫持者警覺,突擊隊員們迅速踩下油門,以180馬的速度接近了航站樓。
他們的車輛發出了震耳欲聾的轟鳴聲,劃破了寂靜的夜空。他們的車速越來越快,幾乎要超過聲音。
黑色的奔馳車突然轉動方向盤,讓車輛做出了一個急轉彎。他們的車輛在跑道上旋轉了一圈,隨著刺耳的刮擦聲,原地甩尾急停在了航站樓前。
29個以色列特種兵留下他們的車輛,向航站樓跑去。他們分成幾個小組,互相掩護,迅速接近目標。他們的動作熟練而協調,顯示出他們經過了嚴格的訓練和實戰經驗。
電影截圖
特種兵們沖進航站樓,立刻用擴音器用希伯來語和英語喊道:“我們是以色列士兵!快趴下!快趴下!”
人質們一聽到自己的母語,就本能地躺在地上,避開槍火。
武裝分子們卻被暴露在空曠的大廳里,無處可藏。其中一個19歲的法國移民雅克·麥莫,不幸被誤認為是劫機者,被兩顆擊中身亡。
以色列部隊毫不猶豫地向敵人開火,用他們的烏茲掃射。和烏干達士兵一個個倒下,沒有一個活口。事后統計顯示,每個死者身上都有至少70顆彈孔。但是,在激烈的交火中,還有2名人質不幸中彈犧牲。
根有人質回憶,維爾弗里德·博瑟是唯一守在另一個人質大廳的劫機者。
另一邊開始交火的聲音傳過來,起初,他用AK-47對準人質,但“立即醒悟過來”,命令他們在洗手間找避難所,然后被指揮官射殺。
一個叫哈圖夫的人質說,博瑟只向以色列士兵開槍,而沒有向人質開槍。
1994年拍攝的關押人質的航站樓,彈孔還清晰可見
與此同時,其他三架C-130大力神飛機已經降落并卸下了裝甲人員運輸車,以在預計的加油時刻提供防御。
這時,烏干達的援軍趕到了現場,向他們射擊。以色列突擊隊還以顏色,打倒了一些烏干達士兵。在這場快速而激烈的交火中,位于機場控制塔里的烏干達士兵進行高空火力壓制。有五名突擊隊員受了傷,以色列單位指揮官約納坦·內塔尼亞胡犧牲了。
指揮官納坦·內塔尼亞胡
以色列突擊隊用輕和火箭推進筒對準控制塔,反制了烏干達人的火力,打爛了機場控制塔。
據說,殺死內塔尼亞胡的士兵是伊迪·阿明的一個親戚,他也被以色列人打死了。
飛機加油完畢,斷后的以色列特種兵不想讓烏干達的MiG戰斗機追擊他們,于是用火箭筒和手對準了停在跑道上的飛機。
一架又一架的蘇制MiG戰斗機被擊中,發出了巨大的轟鳴聲?;鹎蚝秃跓煕_天而起,碎片四處飛散。整個機場都被炸得顫抖,像是地震一樣。
烏干達部隊驚恐地看著他們的空軍被摧毀,無能為力。
最終,以色列人完成了任務,并把指揮官內塔尼亞胡的遺體裝上一架飛機,離開了機場。
整個行動僅僅持續了53分鐘,其中突襲只持續了30分鐘。所有4名劫機者和33至45名烏干達士兵被殺死。
解救人質歸來
烏干達陸軍航空兵的11架蘇制MiG-17和MiG-21戰斗機在恩德培機場被摧毀。在106名人質中,有3人被殺,1人被留在烏干達(74歲的多拉·布洛赫),約10人受傷。102名獲救的人質被運往肯尼亞內羅畢,然后不久后飛往以色列。
阿敏得知消息后,氣的拍桌子,并聲稱如果他早知道以色列人會來,他本可以給他們一個下馬威。
獲救的人質
襲擊之后,烏干達副總統馬利亞蒙古懷疑14名士兵與以色列人有內線,于是把他們叫到馬金德耶兵營的一個房間里,并用殺了其中的12人。
陸軍參謀長穆斯塔法想要把機場指揮官蘇萊拘留或處死,因為他在襲擊發生時不在崗位上。
那天,蘇萊也覺得以色列軍隊不可能來,所以就在下午離開了機場,去維多利亞湖酒店和情婦約會。 雖然陸軍參謀長要求蘇萊受到懲罰,但蘇萊和總統阿敏的好關系讓他免受處罰。
1976年7月9日,聯合國安理會開會,討論非洲統一組織主席的指控,稱以色列進行了“侵略行為”。
烏干達的代表阿布達拉,聲稱這件事情本來快要和平解決了,但是以色列攪局了,而以色列的代表海姆·赫爾佐格則反駁說烏干達直接參與了劫機。
西方國家表示贊同這次突襲行動,西德稱此行動為“自衛行動”。瑞士和法國也對這次行動表示贊賞。英國和美國的代表更是大加贊揚,稱恩德培行動是“一次不可思議的行動”。
一些美國人注意到,人質在1976年7月4日被救出,正好是美國獨立宣言簽署200周年。
之后,被劫持的飛機機長米歇爾·巴科斯被授予了榮譽軍團勛章,其他機組人員被授予了法國榮譽勛章。
這次行動在美國和美軍中間奉為經典,美國軍方充分的學習和研究之后還此建立了行動的部隊為藍本的營救部隊。
其中一次著名的嘗試是“鷹爪行動”,這是美國在1980年為了營救被伊朗劫持的53名人質而發動的一次軍事突襲,但是因為直升機故障和沙塵暴等原因,導致行動失敗,造成8名美軍士兵和名伊朗平民死亡。被伊朗方嘲諷為“拙劣的模仿”。
法航139航班遭劫持的F-BVGG飛機經過修復后繼續為法國航空服務。
1996年12月,該飛機被改裝為貨機并交付給S-C航空公司,改注冊為N742SC。
1998年,該飛機被交付給MNG航空公司,重新注冊為TC-MNA。
2009年,該飛機被停放在伊斯坦布爾阿塔圖爾克機場并于2020年報廢。
“Operation Entebbe”,Wikipedia
“Operation Entebbe”,Wars and Dperation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