未來醫藥龍頭萬億市值有哪些;未來醫藥龍頭萬億市值有哪些公司
經歷了較長時間調整之后,醫藥板塊終于迎來了回暖,疊加開年以來疫情防控政策優化、新冠口服藥獲批上市、新版國家醫保目錄公布、創新藥大力發展等利好因素,醫藥行業迎來了繁榮發展,引發了投資者的參與熱情。對于2023年醫藥板塊發展趨勢以及投資邏輯,嘉實基金大健康研究總監郝淼在最新的直播訪談中進行了詳細分析與前景展望,為投資者提供了有效參考和借鑒。
2023年醫藥行業將迎向上拐點
郝淼表示,對于今年醫藥板塊的行情持謹慎樂觀的態度,整個行業有望迎來向上拐點,盈利與估值都有提升的空間。從去年四季度開始,醫藥板塊開啟了一波反彈行情,究其原因是由于短期事件因素擾動有所震蕩或回調,因此短期板塊有一些波動很正常。
此前經過較長時間顯著下跌,醫藥板塊的估值達到多年來的低位,隨著疫情管控逐步優化,診療各方面均有修復,加之行業陸續出現政策層面拐點,2023年醫藥領域將迎概率較大的投資機會。
醫藥行業是一個長坡厚雪的賽道,無論消費升級還是老齡化,都有非常大的成長空間。從國內外資本市場的歷史復盤情況來看,它確實是一個值得長期投資布局的好賽道。隨著一些政策擔憂、階段性估值過高或者過低,板塊會有一些波動,所以采取長期定投的方式是比較合適的。并且適度反向也是同樣重要的,醫藥賽道長期來看是波動向上的,當市場過于悲觀和保守時,可以適度大膽一些,當大家都很熱情高漲時不妨謹慎一些,堅持長期主義投資收益應該更加穩健。
此外,同一個股在A+H同時上市港股會比A股折價不少,證明港股估值水位比A股更低,且港股相較于A股市場擁有許多差異化標的,很多優秀的創新藥公司在港股上市,若想分享其成長期紅利,布局港股可能機會更大,A股也有許多醫藥行業優質資產,同時布局港股與A股可及時把握兩地市場投資機會。
看好創新藥、創新器械等創新產業鏈條投資機會
郝淼認為,今年整個創新鏈條機會是比較大的。首先從國際大環境來說,美聯儲加息預期今年可能會見底,創新鏈條流動性以及投融資關系都很大,所以確實之前跌幅很大。今年創新的環境是比較友好的。國內方面,從去年下半年開始,我國醫藥政策環境已經出現明顯的改善,包括集采規則的優化、年初創新藥的醫保談判價格也是不錯的,相信國內的政策環境對于創新的支持還是很大,企業與投資者信心是在顯著恢復的。
醫藥行業有兩個明顯的特征,一個是偏消費,另外一個是技術性。此次新冠疫情在創新藥這一塊,大家還是非常期盼有中國自己的新冠新藥能夠研制出來,醫藥行業的創新是整個行業非常重要的一個屬性,在今年來看,創新鏈條會是醫藥行業非常重要的一條主線。
我國創新藥產業仍處于剛剛起步階段,以美國為例,其藥品市場80%都是創新藥,價格還更加便宜,我國藥品市場則大相徑庭,1.8萬億的銷售規模創新藥占比僅僅不到10%,相較而言有近10倍的成長空間。在人力資源、成本、臨床資源等方面我國擁有顯著優勢,因而國內創新藥在研發、特別是臨床開發推進方面,會更加有優勢、更迅速一些。中國的創新藥質量水平也是在快速提升的,雖然道路可能有些漫長,但它的前景非常廣闊,具有吸引力和很大的投資價值。
醫療器械則是醫藥行業里面非常大的賽道。歐美發達國家藥和械在臨床使用的比例大概為1:1,我國約為2:1,從這個角度看器械本身是有成長空間的。對于創新器械定義,郝淼認為,可以從技術新穎程度、應用成熟度、滲透度等維度界定,具體來看,比如一些神經介入的器械,包括心臟瓣膜置換、起搏器、連續血糖監測等,腫瘤、疾病的早篩這些,都可以納入到器械的范疇中來。
隨著中國技術水平的提升,國產企業產品力增強,很多品類方面已經具備了進口替代的質量基礎,包括比如化學發光、基因測序等很多品類,滲透率都在快速提升。未來醫療器械賽道的成長空間非常大,其中優秀的國產企業已經具備很強的成長能力,投資價值逐漸顯現。
*風險提示:基金有風險,投資需謹慎,投資人應當認真閱讀《基金合同》、《招募說明書》等基金法律文件,了解基金的風險收益特征,并根據自身的投資目的、投資期限、投資經驗、資產狀況等判斷基金是否和投資人的風險承受能力相適應。基金過往業績及其凈值高低并不預示其未來業績表現,基金管理人管理的其他基金的業績并不構成本基金業績表現的保證,文中基金產品標的指數的歷史漲跌幅不預示基金產品未來業績表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