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裝干事能進武裝部的嗎-武裝干事能進武裝部的嗎工作
來源:中國民兵·解放軍新聞傳播中心融媒體 作者:王海明、馬慧鑫、記者 苗鵬
“到了武裝部,照樣跑步被提拔,崇文街道辦事處武裝部部長賈立文被提拔為振興街道辦事處主任……”市委組織部和人武部一紙任命文件掀起了千層浪,破格提拔消息一傳出,立即在全市武裝部長和鄉鎮干部隊伍中引起強烈反響,營造出了濃厚的“專武要精武,精武有回報”的氛圍。
“多年來基層武裝部長直接被提拔為鄉鎮主要領導還是第一次聽說,破格提拔為我們干事創業提供了新動能。”一位鄉鎮領導這樣說道。過去由于受體制編制制約,基層武裝部長從副科提升正科,要先轉崗到副鄉鎮長,再調整為副書記、鄉鎮長,造成一些優秀的公務員寧肯選擇任副鄉鎮長也不愿意當武裝部長,嚴重影響了基層武裝工作的質量。
這次賈立文能脫穎而出被委以重任,并非偶然。他愛武專武,敢于拼搏、扎根基層、樂于奉獻,像螺絲釘一樣鉚在崗位上,用自身行動詮釋著崗位職責,任職以來先后獲山西省專武干部集訓比武第二名、呂梁市訓練比武綜合第一、識圖用圖第一名、輕武器射擊第一名等,連續四年被呂梁市委組織部、軍分區表彰為“五星專武干部”、“先進專武干部”等,聯系雙擁退役工作,率先在崇文街道建立了軍屬保障服務機制,打造2個擁軍優屬示范社區。
這次專武干部的提升使用,還得益于呂梁市委出臺的《關于加強新時代專職人民武裝干部隊伍建設的實施辦法》。基層專武干部作為國防后備力量基礎建設的一線指揮員和組織者,是抓基層打基礎這根發條上最能承力的“碳鋼分子”。適應國防動員調整改革新形勢,實現國防動員建設水平新躍升,必須激活專武干部選拔使用的源頭活水。
為此,孝義軍地積極探索專武干部選拔任用、培養使用、轉崗重用的方法路子,堅持擬任武裝部長的人選由市人武部、市委組織部共同提名考察,建立專武干部考評機制,動態管理與任用,會同市委組織部除正常考核外,還對專武干部民兵整組、征兵“五率”、民兵訓練、基層建設和搶險救災等全面考評,明確考評結果與個人成長進步掛鉤,從機制上暢通專武干部進出渠道。
結合鄉鎮(街道)換屆調整,市委組織部根據人武部提出的專武干部適崗要求和職數需求,按照1:3比例優選35名候選對象,聯合組織了2021年度擬任專武干部選拔考察面試會,最終確定了12名新任專武干部人選。
4月13日上午,呂梁市委常委、孝義市委書記、市人武部黨委第一書記梁志勇,市國動委主任、政府代市長楊光到專武干部集訓現場慰問調整崗位的專武干部,勉勵他們在新崗位上再立新功。12名同志的提拔只是孝義市軍地黨委樹立“想干事的有機會、能干事的有崗位”用人導向的一個縮影。
“送上崗、扶上馬、建新功,已經成為我們對專武干部轉崗的一項必備程序,作為專武干部的娘家,不僅要培養好專武干部,更要塑造好專武干部踏實肯干、能干事、能做事、敢做事的作風,督促其牢記使命,建功立業。”孝義市人武部政治委員梁敬修在剛剛組織的新老武裝部長換屆交接懇談會上如是說。人武部圍繞“強化業務素質、提高履職能力、促進工作落實”的目的,采取教育引導、以老帶新、以強帶弱、典型引路和訓管結合等方法,進行了軍事理論、基本技能、業務工作和組織指揮4個專題17個課目的集中培訓,通過培訓,不斷強化新任專武干部責任意識、提升業務能力、理清工作思路。
建立專武干部崗位津貼制度、班子成員排名在副鄉鎮長之前、建立基層武裝工作專項經費制度……一條條事關專武干部政治、生活待遇的落實,不斷提升了其職業榮譽感,如今武裝部長崗位已成為“香餑餑”。據悉,今年孝義市16個鄉鎮(街道)武裝部長,先后有1名被破格提拔為鄉鎮(街道)黨政領導正職,3名武裝部長按職級晉升為主任科員,8名調整轉任副書記和政法統戰委員。
觀 瀾
讓干事創業的人有奔頭
文丨山西省呂梁軍分區司令員 周昌盛
專武干部不是軍人,卻擔負軍人職責;崗在地方,卻肩負武裝重任。他們是國防動員事業重要的組成部分,是征兵一線的吹哨人,是基層民兵工作的壓艙石。基層武裝工作千頭萬緒,他們除了干好武裝工作外往往還身兼數職,分管眾多工作,大多數都是像老黃牛一樣埋頭苦干,從副科到正科或者再進一步往往難上加難,甚至老在了武裝部長的崗位上。適應國防動員體制改革新發展和國防動員使命任務新要求,就是要緊盯基層武裝工作中存在的現實矛盾問題,打破中梗阻、激發內動力。呂梁市在廣泛征求地方相關部門和人武部、基層武裝部意見的基礎上,軍地聯合出臺了《關于加強新時代專職人民武裝干部隊伍建設的實施辦法》,從職能任務、建設目標、領導管理、選拔配備、教育管理、考核考評、待遇保障等方面,全面規范專武干部隊伍建設。軍分區、人武部,作為專武干部的娘家人,我們就是要為愿干事、想干事、能干事的人主持公道、撐腰打氣,打破以往“任資排隊、唯年齡、唯學歷”等用人的慣性思維,既要給專武精武的好同志“面子”還要給“位子”,樹立鮮明的用人導向,讓精武專武成為首選,激活一江春水,讓專武精武,專武有位,專武成才,夯實國防動員事業基石。
(中國民兵·解放軍新聞傳播中心融媒體出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