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際空間站上的人、國際空間站的人吃什么
(觀察者網訊)當地時間11月11日,美國首個由私營企業建造并運送航天員往返空間站的載人飛船SpaceX“龍飛船”成功完成對接,將歐洲航天局航天員馬蒂亞斯·毛雷爾(Matthias Maurer,中文名“馬天”)和另外3名NASA航天員送入國際空間站,執行Crew-3任務。這是SpaceX在18個月內開展的第五次載人發射。
發射直播截圖
與此同時,中國載人航天工程航天員系統總設計師黃偉芬11日當天在微博發文透露,馬天此前曾來中國受訓,還曾是葉光富的隊友,她稱這是中國空間站與國際空間站的“太空老友記”。
黃偉芬還表示,對他們的成功發射致以熱烈的祝賀和深深的祝福!
據了解,本次進入國際空間站的4名航天員除馬天外,還有NASA航天員拉賈·查里(Raja Chari)、湯姆·馬什本(Tom Marshburn)、凱拉·巴倫(Kayla Barron)。他們將在空間站開展為期6個月的科學任務,在材料科學、健康技術和植物科學等領域進行研究。其中,馬什本曾參與過2次太空飛行,還在2009年參與過STS-127航天飛機任務,并于2012年和2013年在國際空間站待了5個月。而另外三人則都是首次太空飛行。
歐航局馬天(右)同3名NASA航天員乘坐“龍飛船”耗時21小時 順利抵達國際空間站
此前,SpaceX曾因天氣原因及一名航天員“小的健康問題”,將Crew-3任務從10月31日推遲到了11月10日。美東時間10日21時03分,獵鷹9號從佛羅里達州肯尼迪航天中心升空,12分鐘后將“耐力號”(Endurance)載人龍飛船送上軌道?;鸺蛔蛹壗德湓诖笪餮罄餆o人駕駛平臺上,其在今年6月曾執行過CRS-22貨運任務。
發射直播截圖
本次任務耗時21個小時,整個飛行過程實現自動化,是SpaceX自2020年5月龍飛船載人試飛首秀“Demo-2”以來的第五次載人發射。載人試飛首秀后,SpaceX又在2020年11月和今年4月為NASA發射Crew-1和Crew-2任務。今年9月,為期3天的SpaceX首次全民用、純商業太空飛行成功完成。
而就在Crew-3任務發射前兩天,Crew-2任務的4名航天員返回地球,這也意味著SpaceX現在正在日常化運送航天員飛往太空。
Crew-3任務飛行展示 圖丨 SpaceX
中國空間站與國際空間站的“太空老友記”
另一方面,10月16日,中國神舟十三號升空后,馬天第一時間在社交媒體發文稱 ,“很興奮,我的好朋友葉光富終于去太空了。他是第一位參與歐洲航天局訓練項目的中國航天員,在中國海上求生訓練中給了我很多照顧。王亞平也是。給你們三位加油!我也會很快在太空與你們相聚?!?
公開報道顯示,馬天是德國人,歐洲航天局航天員、航天材料專家,他學習中文很多年了,2012年,馬天擔任歐洲航天員中心與中國合作項目負責人。從那一年起,他開始努力學說中文,學習漢字。他的中文名字“馬天”的“意思是‘天上的馬’,想要飛得很高。”這名德國人想去的地方確實夠高:太空,中國空間站。
2015年5月,中歐簽署協議在載人航天領域開展合作,明確2015年至2017年中歐參與對方的航天員訓練活動。當時黃偉芬表示,通過訓練可以進一步加深中歐雙方相互理解,為未來開展航天員國際合作提供行之有效的模式。
2016年6月,葉光富曾赴意大利撒丁島,參加由歐洲航天員中心組織的洞穴訓練,當時他與同組的馬天相處融洽?!拔覀z是一個乘組,經常在一起吃飯、散步、探討業務。不僅是馬蒂亞斯,許多歐洲航天員都表示愿與中國進一步交流合作,并且希望在來中國執行任務?!比~光富舉例說,不少歐洲航天員計劃來中國學習中文。
2017年8月,馬天與另一名意大利女航天員參加中方在山東煙臺組織的為期17天的海上救生訓練,葉光富和他分在同一組。
馬天在此后向媒體透露,這是一場“難忘的經歷?!彼f,在中國,“我們和另外16名中國航天員朝夕相處,生活在一棟房子里,一起吃飯、一起訓練,業余時間也會一起在海灘上散步聊天。才過了兩三天,我就感覺自己像是成為了大家庭中的一員?!?
2017年8月,馬天在山東煙臺訓練時與中國航天員合影 圖 丨歐航局
馬天認為,有著22個成員國的歐航局在國際航天合作領域經驗豐富,可以發揮優勢,作國際合作方面“完美的粘合劑”。他表示,中國有自己的火箭、飛船,空間站。“歐洲航天員則在過去長期駐空生活、工作中積累了大量經驗教訓。雙方合作,能夠推動人類航天事業更加高效發展?!?
“一旦我們把目光投向地球軌道之外的月球或火星,我們就需要在這個星球上團結所有合作伙伴,因為今后的任務越來越困難、越來越昂貴,我們需要最好的技術。我們的目標是把中國帶進大家庭,在月球上建立研究站——伙伴越多越好。”馬天當時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