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一龍治水是旱還是澇、2024年到底是幾龍治水
窗外連綿的秋雨,還是沒有停下來的樣子,步入農歷十月的第二天,已是寒意濃濃。不經意間,翻看日歷發現距離2023年的農歷癸卯兔年春節僅有98天,兔年有兩個立春日,閏二月全年有384天。在這樣一個特殊的年份,農村民間流傳著很多俗語老話,那么農村老人口中說的這句農村俗語:“2023年是“一龍治水,十牛耕田,七人分餅”,是什么意思?有道理嗎?”
一龍治水
在中國古代,古人信奉天人合一的理念,從春秋戰國時期就采用了干支歷來紀年、月、日。這一紀年方法一直延續了2600多年的時間,從未間斷和錯亂過。千百年來對指導農業生產生活起到了至關重要的作用。我國古代人們常常用“辰”“丑”“丙”來預測未來年份的年景。而農村俗語“一龍治水”,就是根據農歷正月的辰日來確定當年是有幾龍治水的?翻看2023年農歷正月的第一個辰日是在農歷正月初一,故2023年是“一龍治水”。
在“一龍治水”的2023年兔年里,又稱為“水兔年”。古人認為在“一龍”治水的年份里,全年降水量會很充沛,相反,在多龍治水的年份里,降水量就偏少。2023年是農歷的兔年閏二月,農村又流傳著“水兔年,春秋不見天”俗語老話,這樣的年份里通常夏天和冬天的時間會比較長,而春天和秋天的時間相對較短,而且夏天會很熱,冬天會很冷。
十牛耕田
我國古代用辰、丑、丙來預測年景,通常農歷正月第一個丑日出現在第幾日就是幾牛耕田,翻看2023年日歷會發現第一個丑日出現在農歷正月初十,故稱“十牛耕田”。
農耕文明時代,牛作為農民農耕活動的參與者,發揮著重要作用。在過去,為應對農村勞動力的不足,家家戶戶都有養牛的習慣,每到農忙時節,田野里便會出現耕牛遍地走的農忙景象。不過同時出現十頭牛耕地的現象還是不多見的,古代人少地多,遇到風調雨順的年份,人們耕地的積極性通常就會大大提高,相應的收獲的糧食就越多。
在兩個立春日的年份里,民間也同樣流傳著“兩春夾一冬,十個牛欄九個空”的農村俗語老話。意思是說有兩個立春日的年份,冬季的時間通常會比較長,也會比較寒冷,作為膘肥體鍵的牛來說,遇到這樣的極寒冬季,大多也會被凍死。
七人分餅
我國古代用辰、丑、丙來預測年景,通常農歷正月第一個丙日出現在第幾日就是幾人分餅,翻看2023年日歷發現第一個丙日出現在正月初七,故稱“七人分餅”。有七個人來一塊餅,肯定會出現人多餅少的尷尬情況。預示著此年份,糧食平均分到每個人的手中還是比較少的,可能會出現挨餓的情況。
這樣的年份里,農村又流傳著“一年兩個春,黃豆貴如金”的俗語老話。意思是說,兩春的年份中,降雨量充沛,黃豆屬于耐旱作物,遇到這樣的年份受降雨影響,產量會降低,自然價格就會抬高。
農村老人說2023年是“一龍治水,十牛耕田,七人分餅”,由于古代農業生產力低下,又沒有天氣預報,人們靠著日復一日長期農耕勞作的經驗總結,進而通過采用辰、丑、丙來預測年景,如今,我們有天氣預報,可以知曉未來數日的天氣狀況,以便安排日常的農耕勞作。所以,還是建議大家日常多關注天氣預報,適時安排自己的農耕勞作,是較為科學穩妥之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