曼德拉總統的著作-曼德拉總統就職演講
“鐘聲響起歸家的訊號,在他生命里,仿佛帶點唏噓,黑色肌膚給他的意義,是一生奉獻,膚色斗爭中……”黃家駒的這首粵語歌《光輝歲月》是許多人心目中的經典記憶,不過與此同時,也有些人可能不知道,它其實是為曾經的南非總統納爾遜.曼德拉所創作的。
納爾遜.曼德拉是一位偉大的黑人領袖,他的一生都在為反對種族隔離制度,爭取民主自由平等的崇高理想而奮斗,并因此被監禁27年之久。在漫長的監獄生涯里,磨難并沒有使他屈服,反而催生了其堅定不移的意志。
那么,在這樣艱難的境地上,究竟是什么支撐納爾遜.曼德拉活下來的呢?答案就是信件。在監獄里,納爾遜.曼德拉和外界唯一的聯系方式就是寫信。后來,這些信件被整理成書,就是我剛剛讀過的這部《曼德拉獄中來信》。
在這部著作中,共收錄了255封納爾遜.曼德拉的獄中來信。透過這些信件,我們可以近距離地了解納爾遜.曼德拉在失去自由的情況下,是如何抵抗命運的侵蝕,并在保持健康的心智下,努力成為一位堅定的革命家、深情的丈夫以及慈愛的父親的。
- 堅定的革命家
納爾遜.曼德拉被捕時44歲,那時他活躍于非洲諸國和英國倫敦,為在南非實現民主和平等而奔波勞碌。然而,這一切都因為他被監禁而按下了暫停鍵,起初是由于“煽動罷工”和“未持南非護照離境”被判五年。之后,又因“企圖以暴力推翻政府”被判終身監禁。
就這樣,納爾遜.曼德拉作為,開始了他的監獄生涯。不過,即使深陷牢籠,他依然沒有放棄自己一直以來的崇高理想,而那些寫給政治活動家和政府官員的信件內容就是最好的證明。
在信件中,納爾遜.曼德拉呼吁建立一個民主政府,讓所有南非人不管地位、膚色或者政治信仰如何,都能和諧地共同生活。同樣,在給家人的信件里,他也曾多次表達了“也許有一天我們能……”或者“有一天我們將……”這樣的美好期盼。最終,美好的幻想變成現實,納爾遜.曼德拉也成為了人們尊敬的“南非國父”。
- 深情的丈夫
當納爾遜.曼德拉身陷牢獄,他最擔心的是家人的安危。因為他的政治傾向,妻子溫妮.曼德拉和孩子們勢必會受到不友好的對待,甚至連生命安全都可能受到威脅。于是,他只能一邊通過發往外界的信件,為家人尋求庇護,一方面鼓勵她們堅強勇敢。
糟糕的是,不幸還是發生了。這位和自己的丈夫一樣,致力于黑人民權斗爭的女性——溫妮.曼德拉也被捕了,在為期一年多的監禁里,她只能吃著勉強果腹的食物,連換洗的衣服都無法得到。
在得知妻子的遭遇后,納爾遜.曼德拉因為自己不能陪伴在她而愧疚,并竭盡所能地通過言語來安慰她。可是,能做的終究有限。幸好,度過這段艱難的日子,他們又可以進行偶爾的探視和通信了。
- 慈愛的父親
在孩子們的生命里,納爾遜.曼德拉是缺失的。他被捕的時候,孩子們還小,等到他的孩子已經結婚生子,他卻還在監獄里。可想而知,納爾遜.曼德拉究竟錯過了多少孩子們人生中的重要時刻。
不過,通過那一封封寫給孩子的信,我們可以發現他始終關注著孩子們的成長。每一個孩子的事情都被其銘記于心,他渴望見到他們,渴望看到他們的來信。然而,有些信件即使寫了,卻由于種種原因未到到達他們的手里。
那封寫給小女兒津其斯瓦19歲生日的信件,就被監獄方面拒發了,且納爾遜.曼德拉根本沒有收到通知。這份遲到的生日祝福,縱使飽含父親真誠的愛意,卻終成遺憾。
閱讀《曼德拉獄中來信》,是感動的,也是深受鼓舞的。那種對待命運的抗爭和不屈精神,是如今的我們所值得學習的,而擁有了堅強的意志,平凡的普通人也可以變得不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