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對美國的出口情況_中國對美國出口總額是多少
最新的外貿出口數據公布了,包括今年9月以及今年前三季度的進出口數據。
從全球范圍內來看,全球經濟仍然在復蘇過程中,全球貿易受到了全球產業鏈重組、消費需求減弱、美元持續加息等多方面因素影響。
包括韓國、越南、新加坡、中國等市場,今年以來明顯出現了出口的持續下滑,主要原因是國際市場消費需求大幅減弱,尤其是歐洲和美國市場,消費需求下降。
今年1-9月,越南出口同比下降8.5%,其中9月出口下降6.3%;韓國9月出口同比下降4.4%,已經連續12個月出口下降,那么我國出口表現如何?
9月我國出口下降6.2%
根據海關公布的數據,按照人民幣計價,9月我國出口2.15萬億元,同比下降0.6%,貿易順差超過5500億元。
按照美元計價,9月我國出口接近3000億美元,同比下降6.2%,進出口總額超5200億美元,同比下降6.2%。
根據近幾個月的出口數據來看,出口萎縮的情況有所好轉,不再持續深跌,而是逐漸回升,盡管目前仍然是負增長,但大概率正處于觸底反彈的過程中。
如果拿9月份數據和其他出口國家相比較,比韓國和越南的表現略好,韓國和越南的出口跌幅也在收窄,說明全球外貿市場正在復蘇,海外市場需求有回暖趨勢。
值得一提的是,我國汽車及相關產業鏈出口持續增長,和出口的下降儼然相反,今年前三季度我國汽車出口338萬輛,9月汽車出口44萬輛,連續2個月突破40萬輛,汽車出口增長迅猛,今年我國成為全球第一汽車出口大國已是板上釘釘。
我國對美國出口下降16.4%
如果從地區來看,東盟仍然是我國第一大貿易國,今年1-9月我國與東盟貿易額達到6698億美元,同比下降5.5%。
同期,我國與歐盟貿易額5943億美元,歐盟是我國第二大貿易伙伴,同比下降7.7%。
值得注意的是,今年1-9月我國與大部分國家的貿易額都是下降,但是與俄羅斯的貿易額繼續保持快速增長。
今年前三季度,中俄貿易額達到1764億美元,同比增長29.5%,已經超過中德貿易額(1581億美元)、中澳貿易額(1715億美元)、中越貿易額(1631億美元),俄羅斯對我國進出口貿易額的貢獻值持續上升。
具體來看,我國對俄羅斯出口814億美元,同比增長57%,從俄羅斯進口949億美元,同比增長12.7%,全部實現正增長,而且增速較快。
不過,我國與美國的貿易額卻在持續下降,今年1-9月中美貿易額4959億美元,同比下降14%,美國是我國第三大貿易伙伴,排在東盟和歐盟之后。
其中,我國對美國出口達到3722億美元,同比下降16.4%,從美國進口下降6%,貿易順差2485億美元。
我國對美國出口的下降,原因是多方面的,既有美國消費需求進一步減弱,疊加美元加息對消費的抑制作用的影響;也有美國主動經濟脫鉤帶來的直接影響,尋求從其他市場進口替代商品。
我國不再是美國最大進口國
從最新的數據來看,我國已經不再是美國最大的進口國,而且已經跌至第三,誰上位了?
早在2017年,我國占美國進口總額的比重為21%,今年前5個月這一比重已經跌至13%。
根據美商務部公布的數據,今年上半年我國已經跌為美國第三大進口國,墨西哥和加拿大的排名持續上升,進而反超我國,目前墨西哥已經成為美國最大的進口國,加拿大排名第二。
雖然墨西哥對美國的出口迅猛增長,但是從數據來分析可以發現,墨西哥對美國出口大漲的同時,我國也在加大對墨西哥的出口,而且出口的商品種類也較為類似,難道墨西哥是中間商賺差價?
事實上,由于墨西哥的人工成本及地理位置優勢,已經成為美國的近岸外包基地,吸引全球資本,尤其是中國資本及企業,將工廠建設到墨西哥,從國內出口零部件,然后在墨西哥組裝加工后出口到美國,而且還有關稅優惠。
不可否認,老美仍然在不遺余力搞脫鉤,擴大了從歐盟、東南亞及墨西哥進口商品的規模,但東南亞、墨西哥等市場卻離不開中國的產業鏈體系,依賴中國的原材料,短期內這些國家無法組建獨立的產業鏈體系。
另外,我國需要繼續加快產業轉型升級,突破更多高科技產業,華為、比亞迪目前就在做這件事,掌控高科技高利潤行業是邁向發達國家的必經之路,也是改變進出口結構的關鍵一步,更是實現經濟健康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