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震災害預防措施、地震頻發人們采取的預防措施
圖片來源:中國地震臺網速報
根據國家地震臺網消息,中國地震臺網正式測定:08月06日02時33分在山東德州市平原縣(北緯37.16度,東經116.34度)發生5.5級地震。本次地震震源深度10公里,震中位于德州市平原縣王打卦鎮王打卦村附近。
地震,是地殼快速釋放能量過程中造成振動而產生的一種自然現象。
雖然目前人類無法避免和控制,但只要掌握正確的地震知識及科學的避震方法,也可以將損失和傷害降至最低!
圖片來源:視覺中國
地震災害是什么?
地震災害,是指由地震引起的強烈地面振動及伴生的地面裂縫和變形,使各類建(構)筑物倒塌和損壞,設備和設施損壞,交通、通信中斷和其他生命線工程設施等被破壞,以及由此引起的火災、爆炸、瘟疫和有毒物質泄漏、放射性污染、場地破壞等造成人畜傷亡和財產損失的次生災害。
地震震級如何劃分?
按震級大小可以將地震劃分為七類:
超微震:震級小于1級。
弱震:震級小于3級。
有感地震:震級大于等于3級、小于4.5級。
中強震:震級大于等于4.5級、小于6級。
強震:震級大于等于6級、小于7級。
大地震:震級大于等于7級。
特大地震:震級大于等于8級。
余震:是在主震之后接連發生的小地震。
強度一般比主震小,持續時間可達數月,甚至上百年。
圖片來源:
據網友們反饋,北京市、山東省、河北省等地均收到地震預警。
地震預警功能非常重要,在緊急時刻提前幾秒鐘的預警,都是緊急避險的寶貴時間。
注意,地震預警并不是地震預報,而是警報。收到預警信息,表明已經地震了。
它指的是在地震發生后,迅速向破壞性地震波尚未到達區域發出避險警報,一般只有幾秒至幾十秒,主要是為了一些特殊行業、公眾爭取緊急處置、避難逃生時間。
不過,地震預警也有局限性。越接近震中的地區預警時間越短。收到以后,廣大市民一定要保持沉著冷靜,通過圖片、燈光報警、聲音報警、語音提示等,正確辨識地震預警信息,結合所處的環境采取相應的避險措施。
防患于未然,僅需十秒鐘,請大家都打開地震預警功能!
不同手機地震預警功能如何設置?
圖片來源:
我國大部分地震多發地區的居民家中還安裝了地震預警系統專用終端。
一旦地震來襲,地震波抵達倒計時等預警信息就會出現在屏幕上,提醒用戶趕快避險。
收到地震預警后怎么辦?
根據不同的環境采取不同的應對。
圖片來源:成都高新減災研究所網站
地震預警避險策略
1.基本原則:不慌張、不跳樓、不乘電梯;
2.避險措施:應根據預警時間、所在地點避險到就近安全地點的時間選擇合理的避險措施。
圖片來源:成都高新減災研究所網站
避險注意事項
(1)室內低層,關閉火源,緊急疏散到安全地帶;
(2)室內高層,關閉火源,保護好自己的頭部,躲避在就近的活命三角區(廁所等較小空間),就近安全地點避險,伏地、遮擋、手抓牢。不乘坐電梯;
(3)避險時要遠離懸掛物、高樓、煙囪、女兒墻、高壓線等;
(4)避險時遠離鏡子、玻璃、照明設備等物品。
地震發生時,如何第一時間科學避震?
視頻來源:中國地震臺網中心
震時就地避險,震后迅速撤離,是應急避震的基本準則。
地震逃生要點:大地震時不要急、遠離危險區域莫慌亂、先找安全藏身處、被困時要保存體力。
發生地震時,一旦震動停止,要迅速撤離到安全地點,警惕余震來襲,聽從救援人員的指揮疏散。
地震過后,還會存在很多安全隱患,一定要聽從安排,避免受到二次傷害。
地震中,哪種求生姿勢最有效?
身體盡量蜷曲縮小,臥倒或蹲下;用手或其他物件護住頭部,一手捂口鼻,另一只手抓住一個固定的物品。如果沒有任何可抓的固定物或保護頭部的物件,則應采取自我保護姿勢:頭盡量向胸靠攏,閉口,雙手交叉放在脖后,保護頭部和頸部。
若被掩埋,如何自救?
堅定求生意志。
掙脫手腳,清除壓在身上,尤其是腹部的重物,就地取材加固周圍的支撐。
盡量向有光、通風的地方移動。
用毛巾、衣服掩住口鼻。
在可以活動的空間中尋找食物和水。
注意保存體力,不發生喊叫呼救,可用敲擊方式與外界溝通,聽到救援者靠近時再呼救。
在封閉室內不可使用明火。
若被困, 廢墟中如何撐過72小時?
圖片來源:
一般來說,一個健康的人在沒有水和食物的情況可以堅持72小時,所以,震后72小時被救援人員稱為“黃金72小時”。萬一被埋壓到廢墟中,如何撐過72小時等待救援非常重要。
震后余震活動特點及防范措施?
地震專家提醒,避震不分主震和余震,切不可以掉以輕心。
一是要嚴防次生災害發生。例如山體滑坡、水庫潰堤、堰塞湖泄漏崩塌等,在搭建臨時避震場所時,必須遠離這些區域。
二是要防范危房進一步破壞傷人。主震后余震持續不斷,在專業部門尚未對房屋進行安全鑒定之前,即使自家房屋尚未倒塌,震后也不要貿然進入或居住。
三是救援人員和互救人員,在震后短時間內的余震密集活動期間必須要有一定的防護措施,提高防范余震的意識和技能,減少余震傷亡。
平時應做好哪些準備工作?
學習和掌握防震減災知識、救護常識、消防設備使用技能等。
視頻來源:中國地震臺網速報
準備好“家庭地震應急包”:
生活用品:水、食物、衣服、毛毯
常用藥品:感冒藥、外傷用藥等
照明用品:應急燈、手電筒、蠟燭
重要物品:身份證件
(注意:地震應急包要放在室內最安全、最好拿到的地方,定期檢查,及時更換。)
如何識別地震謠言?
視頻來源:中國地震臺網速報
“地震云”是個偽科學概念,包括“果樹二次開花”等都是自然界中的一些特殊現象,與地震沒有關系。
地震突發,過程短暫。正確判斷自己所處的環境,迅速采取科學合理的避險措施,這一點對于我們的生命安全至關重要。
資料來源:中華人民共和國應急管理部 中國地震局 中國地震臺網 成都高新減災研究所網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