到加拿大都是什么人種,加拿大的人是什么人種
最近加拿大表現得很活躍,在國際上瘋狂地“推銷”自己,之前總理特魯多更表示隨著Covid-19限制的放松,聯邦政府正在考慮采取分階段的方法來迎接國際游客入境,這旅游馬上都要開放了,看來離移民浪潮也不遠了。
一個人選擇移民地時,避開不了地要顧慮“種族歧視”問題,在網上搜一搜有關加拿大種族歧視的相關新聞時,你可能會從報道中的詞匯言語上感覺這個國家似乎比美國好不到哪去,不過加拿大的種族歧視真的有網上說的那么嚴重嗎?
不論在哪一個移民國家,作為移民,或者說中國人,肯定是人口上的少數族群,受到顯性或隱性的種族歧視肯定是不可避免的,無非是程度上的輕重罷了。
加拿大是華人選擇移民最多的國家之一,相比美國、英國、新西蘭、澳大利亞來說,實際上加拿大白人的種族歧視是比較輕的。很多人可能不理解加拿大的多元文化具體體現在何處,關于歧視問題就是最好的答案。加拿大人歧視外籍人嗎?答案是肯定的,不過沒有那么露骨,加拿大人不會像美國人那樣當著面搞歧視,更多的是體現在工作和學習中,實際上你完全沒必要理會這些物理的行為,順其自然做好自己的事就好。如果因為一點點摩擦而談論起“白人社會”這個詞的時候,實際上你自己就已經有滿嚴重的種族歧視了。
不要和白人交心,不要妄想能在工作場所和白人交朋友。他們根本不會把你當真心朋友,你要做的是做好你的本職工作,不要被白人上司抓到工作的把柄。要把你自己和家庭的生活利益放在首位,公司只是一個工作的地方,下了班各人有個人的生活。
這段話是一位中國留學生在加拿大工作時,他的一位波蘭老板給他說的。雖然極端,但很能對上個別案例,就好比國內任何一個省城,都會有那么些人瞧不起外地人一樣。有網友表示對于加拿大人做出歧視性的言語或肢體動作,往往是因為非常極端的情況,比如說對方天性頑劣或是心情非常得差,對于加拿大的普通群眾來說,即使你把他氣得非常惱火,讓對方對你極其的不欣賞,但他們也不會表達內心深處的不欣賞、言語攻擊甚至動手動腳。一般產生矛盾的時候,會有人說出來撒氣,但是明理會做事的人一般會事后道歉,除了那些精神不正常的人之外。
大多數在加拿大生活的朋友表示在加拿大實際上歧視華人的并非是加拿大人,而是身處加拿大的外裔群體。
理論上說本地人和你沒有利益沖突,他們無論如何都是條件最優越的一類,也不怕你搶他們的飯碗;而其他外裔群體,同為外裔,需要和華裔競爭,所以這幫人是最歧視華裔的。歧視哪里都有,正確面對就是不卑不亢,不歧視他人也不接受他人歧視。想融入白人社會,只要你被他們需要,無論你是什么樣的人都能融入。反之則怎么都不可能。
這部分群體中,最讓人不滿與不解的其實是華裔老移民以及華人中介,有網友表示坑自己人的華人在加拿大不占少數,最歧視華人的,實際上是我們華人自己,這讓我們自己感到非常慚愧!這部分人通常被稱為“Canadian Chinese”,把在中國生存的思維方式帶到了加拿大,一般從事服務行業,干得事兒比較惡心,比如中餐館(漏稅)強制現金付款以及小費,即使他們的服務非常糟糕,也要向你收費。與他們交流時,言語中無一不透露著“倚老賣老”的味道。明白的都明白,若是首次在異國他鄉經歷了這種不悅的事情,一定要學會自我調節,畢竟你想出國換種新生活,之前對于這種遭遇,想必已是飽經風霜了。
其實在歐美國家生活,你沒必要刻意融入白人社會,畢竟文化差異是根深蒂固的。與白人交流的順利程度取決于你自己的表現,也不要太敏感,自信就是面對歧視最好的武器。如果真的受到不公平地對待了,請你一定要勇敢地站出來 心平氣和地與對方理論,采取一種不卑不亢,理性愛國的態度,而不是一遇挫折就棄之不理,然后在網上抱怨自己遭遇的各種不公平,甚至詆毀當地的老百姓和加拿大的生活。開始楓葉國新生活后不能 "融入" 當地社會并不表示被歧視,或許那只不過是你們的共同話題不多而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