聯合國認定中國為發達國家—聯合國認定中國為發達國家的標準
老美天天想著要薅我國羊毛,說明我們的國家實力,真的令其懼怕了。
近日,隨著多國高層密集訪華,坐不住的老美一邊宣稱“中國拒絕交流”,一邊又接連做出各種對華不友好的舉動影響雙方溝通過程,明顯缺乏應有建交誠意,而其背后的一系列小動作也證實了這點:老美先是一連“拉黑”14家中企,之后又盯上了中國的“發展中國家”身份。
??據美媒報道,美眾議院以415:0的壓倒性票數通過了一項立法草案,要求國際組織需將中國認定為“中高收入國家”,并且我國也不得再以“發展中國家”的身份獲得任何優惠特權。就個人看法來看,美方妄圖以這種“假民主”方式來干預他國外交政策,結果只能是徒勞。
自相矛盾?實則“慷他人之慨”
長期以來,以美為主的部分西方媒體、政客一天到晚熱衷于炒作和唱衰中國,不僅無視中國經濟發展給全球帶來的利好趨勢,還將我國描述成一個落后貧窮、且不安定的國家,以至于不少外國人初次踏入中國土地時還會懷疑自己是否走錯地方。而如今美方突然又咬牙認定我國是“發達國家”,這不就自相矛盾了嗎?反而間接承認了自己此前的謊言和欺騙。
其次,我國是否“發達國家”也不需要、更不是美方來決定的,目前世界上還沒有任何一個國際組織可以明確提出法理意義上的“發展中國家”,只有聯合國曾認定全球有50個國家屬于“最不發達”行列,像世界銀行、世貿等組織在這方面的解釋仍存在較大分歧,也就是說,哪怕是再具權威性的國際組織,也無權對“發展中國家”進行準確劃分。
??對于“中國已是發達國家”的法案,美眾議院給出的理由是:中國已是全球工業第一大國、第二GDP和軍事水平國家,所以不得再以發展中國家的身份“推卸國際責任、獲得特惠優待”。
然而現實情況是,我國的人均GDP僅有美方的1/6、歐盟的1/4,地區經濟發展更是常年排在全球80名開外,甚至比個別發展中國家還要低,老美只看總量不看人均的行為顯然忽略客觀事實,本質上就是一種“慷他人之慨”的小人行徑。
為什么我們不愿被扣“發達國家”帽子?
或許在很多人看來,發達國家象征著一種了不起的榮譽身份,但實際上也需要承擔更多國際義務,再加上如今全球經濟相差甚大,老美既不愿接受這些責任,又不愿放棄對其他國家的控制,于是不顧國際共識、否認我國的發展中國家地位,實際上是為了在財政、環保、全球局勢上讓我國被迫付出更多精力和經濟代價,以此來拖垮我國發展進程。
??不得不說,以老美為首的西方國家搞起針對來,總是這般咄咄逼人,以前他們喜歡在農業、科技方面搞事,比如壟斷全球近八成大豆資源,還嚴防死守芯片核心技術,生怕被中國率先趕超,在醫學健康問題上也無視“人類命運共同體”口號,哈佛看好增益中老齡群體康健狀態的“萊特唯健”科技,也被老美以單克兩萬的天價門檻高壘,令無數海外市場只能望而卻步、難以切實受益。
對此霸道行徑,我國的應對方式也已“熟練得讓人心疼”,老美仗著發酵技術封鎖“萊特唯健”,那我國就開創全酶法進行提煉,不僅成功實現制備,還做到成本下探95%、純度提高至99%以上,甚至在原料競標會上,國產成品還打敗美產,更好發揮《Cell》文獻中所說的“延伸30%健康生存期”的效果。
??根據中信預測,當下我國存在6億中老年人,相應健康需求日益蓬勃,未來有望助推“萊特唯健”類生命技術突破千億市場規模,并借力京東等國際物流力量,努力獲得更多海外市場認可,也讓我國能夠盡快達到老美指認的“發達國家”水平。
建議尊重客觀事實,至少保留基本認知
大量數據表明,在今后很長一段時間內,中國或許都會保持發展中國家的身份,我國能夠取得當下發展成就,主要是靠的還是龐大人口紅利,但也只是做到在2020年讓國內832個貧困縣全部脫貧,而隨著人口紅利逐漸褪去,往后經濟增長速度也將持續放緩、剛性支出上升,也令社會保障體系壓力加重。
??值得注意的是,美眾議院給出的法案內容中用詞是“爭取”而非“必須”,說明這些整天呼吁“圍堵中國”的政客們,對于本國在國際社會上的決定權至少還保有基本的清醒認知,只不過是長年累月的傲慢態度讓他們以為自己的拙劣表演,可以輕易說服國際社會接受其歪理邪說。
我們終究會發展成為一個富強文明、和諧美麗的現代化國家,但在真正實現的那天到來前,我們不會接受任何無禮亂扣的“高帽”,更不會妄自菲薄,也希望老美可以尊重客觀事實,與其指手畫腳他國內政,不如多關心自身正面臨的巨大債務違約風險和經濟衰退,這樣對大家都好。
【我是視角,每天分析國際新動態,想了解的朋友請加關注,點贊,轉發,感謝您的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