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勒斯坦國與以色列的關系-巴勒斯坦與以色列的實力對比
猶太人差不多2000年前被羅馬打敗,被迫背井離鄉流浪歐洲,之后歷史變遷,那塊地逐漸被阿拉伯人居住生活。猶太人這2000年在歐洲一直被歧視,到了19世紀漸漸有猶太人提出要回故土復國。他們去找英國人幫忙,因為那塊地是英國殖民地,英國當時為了打仗兩頭許愿,既支持猶太人建國,也支持阿拉伯人民族獨立。
結果二戰結束后,猶太人在聯合國全力運作,投票支持以色列建國。但是國土劃分不公平,人口占少數的猶太人獲得了更多面積,所以馬上就遭到了周圍阿拉伯國家的圍攻。經歷希特拉屠殺迫害的猶太人極其團結,戰斗力爆表,先后5次擊敗了阿拉伯國家的聯軍,還把原先劃給巴勒斯坦的地盤也都控制了。
但巴勒斯坦人并沒有被打服,不停的起義反抗,搞各種襲擊,以色列鎮壓的身心俱疲,決定試試講和。1993年(巴領導人)和拉賓(以領導人)共同簽署了一份協議,嘗試和平進程,但兩邊的主戰派都不滿意,后來拉賓被極端人士辭殺,以色列強硬派上臺,和平進程中止。
目前軍力占優的以色列控制了大部分面積,巴勒斯坦分為兩塊,面積較大的由崇尚和平路線的巴解組織領導,面積較小的那一塊加沙地帶,由激進的哈馬斯領導,哈馬斯的宗旨一直就是要消滅以色列,這次發動襲擊的就是它們,已經打死上千以色列人。但他們不是正規軍,雖然這次的武備有伊朗支持,但和以色列軍隊依然差距甚遠。
之所以最近動手,可能和沙特疑似要與以色列和解有關,巴勒斯坦最大的依仗就是周圍的兄弟,如果沙特拋棄他們,立國希望就更加渺茫了。
國內網友因為國家陣營的關系,可能支持巴勒斯坦的人較多,但是對外還是要和國家的外交口徑一致,中國一直支持的是1967年版本的巴以邊界,也就是近似于下圖左三那一張。
【以色列基準股指TA-35跌幅擴大至7%】以色列基準股指TA-35跌幅擴大至7%。消息面上,哈馬斯下屬武裝派別向以色列發起大規模導彈襲擊。
巴以沖突爆發24小時,已有超過600人死亡。
剛剛,以色列基準股指TA-35下午開盤之后大跌。截至目前,跌幅擴大至7.49%。
當地時間10月7日,巴勒斯坦抵抗運動組織哈馬斯宣布對以色列采取軍事行動,以色列宣布進入“戰爭狀態”。
以色列軍方:24小時內撤離此地以色列居民
據法新社報道,當地時間10月8日,以色列軍方表示,將在24小時內撤離加沙附近的所有以色列居民。
以色列國防軍發言人丹尼爾·哈加里說:“我們接下來24小時的任務是撤離加沙附近的所有居民。”
他還說,營救被劫持人質的戰斗仍在繼續。
抵抗運動(Islamic Resistance Movement):簡稱“哈馬斯”(Hamas), [1] 成立于1987年,前身為“聯合會”, [1] 是巴勒斯坦的一個運動組織和政黨。該組織一面從事慈善事業,另一面進行對以色列的攻擊活動。同情巴勒斯坦的人特別是人士往往認為哈馬斯是反以英雄,親以色列的西方人士往往認為哈馬斯是恐怖組織。哈馬斯的主要目標就是“將以色列從地圖上消除”,并在現以色列、約旦河西岸以及加沙地帶等地區建立神權國家。為實現這一目標,哈馬斯不惜訴諸武力。
哈馬斯分為三個部分,其中有兩部分是“公開的”,一部分是“與外面隔絕的”。首先,由一個部門負責招收人員、訓練和募集資金;其次,另一個部門負責意識形態、信息和宣傳的訓練;最后,秘密的安全部門負責懲罰叛徒、分子和與敵人合作者。
哈馬斯是巴勒斯坦一個宗教性的政治組織,反對同以色列和談,并且不放棄以武力消滅以色列,并將巴勒斯坦人對以色列的攻擊行動稱為“圣戰”,從而建立由地中海到約旦河西岸、并以耶路撒冷為首都的巴勒斯坦國。哈馬斯在以色列占領區經常組織和策劃反對以色列的示威和恐怖活動,并制造自殺性爆炸事件,不時綁架或暗殺以色列居民,被以色列和西方國家視為恐怖組織加以取締。
由于哈馬斯與巴勒斯坦解放組織的政治主張不同,因此經常發生暴力沖突。
哈馬斯的資金主要來自境內外支持其主張的。哈馬斯資金雄厚,在加沙和約旦河西岸,哈馬斯的支持者分別占當地人口的35%和17%。
當地時間10月7日清晨7時許,巴勒斯坦“哈馬斯”組織下屬的卡桑旅(Qassam)在以色列人控制的加沙地帶猶太人定居點附近突然發難。
根據卡桑旅指揮官·戴夫的說法,今天是巴勒斯坦人民“革命的日子,復仇的日子”,宣布卡桑旅向以色列發起全面進攻,同時,哈馬斯組織對以色列猶太人定居點密集的火力準備立即展開,卡桑旅自稱在短時間內就發射了“超過5000枚”。
▲以色列全境多地遭襲
隨后,卡桑旅宣布,代號為“阿克薩洪水”的進攻行動正式開始,哈馬斯武裝部隊以戰斗小組的形式,對加沙地帶的猶太人定居點、以色列國防軍哨所和軍事基地等發起猛烈突襲。面對哈馬斯武裝組織的突擊,以色列國防軍一時間被打得手忙腳亂,應對不暇,各種圖片紛至沓來:
▲以色列軍事基地內被丟下的大量裝甲車
截止目前,哈馬斯的戰斗小組已經打死了起碼幾十名以色列國防軍士兵,沖進了加沙地帶北部的以色列國防軍軍事基地,以軍士兵跑路的時候甚至連一些裝甲車都沒有帶走,全部被卡桑旅繳獲;
▲燃燒中的梅卡瓦坦克
更令人震驚的還有幾個細節,其一是卡桑旅的突擊隊燒毀了一輛以色列的“梅卡瓦-IV”型主戰坦克,看起來還是帶“戰利品”系統的高端型號。還有消息說“梅卡瓦-IV”被摧毀的不止一輛,簡直令人瞠目結舌不知道以軍到底是怎么打的。
先說說以色列。
以色列國,簡稱以色列。以色列意為“神勇斗士”,來源于《圣經》猶太人的祖先雅各與神(天使)角力并取勝,神使,將雅各的名字改為以色列。
以色列位于亞洲西部,東接約旦,東北部與敘利亞為鄰,南連亞喀巴灣,西南部與埃及為鄰,西瀕地中海,北與黎巴嫩接壤,是亞、非、歐三大洲結合處。屬地中海氣候,地勢東高西低。
根據1947年聯合國關于巴勒斯坦分治決議的規定,以色列國的面積為15200平方千米,目前實際控制面積約25000平方千米,海岸線長198千米,全國為6個區,30個分區,31個市。建國時首都為特拉維夫,1950年,遷往耶路撒冷,但未獲國際社會普遍承認。
截至2022年9月,以色列總人口為959萬人,信奉猶太教、教和三大宗教。官方語言為希伯來語和阿拉伯語,通用英語 。
猶太人遠祖是古代閃族支脈,起源于約4000年前的美索不達米亞平原,后因躲避自然災害遷徙至埃及尼羅河三角洲東部,因而得名“希伯來人”(意為“渡來之人”)。公元前13世紀末,開始從埃及遷居巴勒斯坦地區。公元前1000年左右,建立以色列國。公元70年,被羅馬人趕出巴勒斯坦地區。19世紀末,猶太復國主義運動興起,猶太人開始大批移居巴勒斯坦地區。1933年,黨在德國執政,掀起第五次猶太人回歸浪潮。1940年,猶太人已占當地居民總數的30%。后來在歐洲發生的猶太人大屠殺,進一步推動了猶太人回歸。
1947年11月29日,聯大通過決議,決定在巴勒斯坦地區分別建立一個阿拉伯國和一個猶太國,猶太人和阿拉伯人分別擁有大約55%和45%的領土。1948年5月14日,以色列國根據該決議正式成立。
以色列是發達國家,屬混合型經濟,工業化程度較高,以知識密集型產業為主,高附加值農業、生化、電子、軍工等部門技術水平較高。以色列總體經濟實力較強,競爭力居世界先列。
再說巴勒斯坦。
巴勒斯坦國,簡稱“巴勒斯坦”,是位于中東、亞洲西部的一個國家,加沙地帶面積365平方公里,約旦河西岸地區面積5884平方公里,實際控制領土為2500平方公里。截至2022年6月,巴勒斯坦人口約1350萬人,其中加沙地帶和約旦河西岸人口為510萬,其余為在外的難民和僑民。巴勒斯坦古稱迦南,包括現在的以色列、約旦、加沙和約旦河西岸。歷史上,猶太人和阿拉伯人都曾在此居住。巴勒斯坦經濟嚴重依賴外來援助,經濟發展受制于以色列,巴以沖突持續對巴勒斯坦經濟發展形成嚴重制約。
不過,不得不承認,巴勒斯坦正在慢慢的被以色列侵蝕。
現在阿拉伯人只能龜縮在最后的幾個城市中,但是以色列仍死纏爛打,誓要把所有阿拉伯人都趕出去。當然,巴勒斯坦人也不會輕易的離開自己祖祖輩輩生活繁衍了一千多年的家鄉去別的國家當難民。
可悲的是,在巴勒斯坦國現已使用以色列貨幣的背景下,以色列如若不停止猶太人定居點建設,不用50年,巴勒斯坦國就會完全消失,屆時巴勒斯坦地區就是以色列國,巴勒斯坦地區的阿拉伯人則會成為以色列阿拉伯人。
所以,現在的巴勒斯坦國最重要的目的就是加入聯合國,成為正式會員國,并與以色列劃定國界,才有可能保證巴勒斯坦國在巴勒斯坦地區永久續存下去,與以色列國共享巴勒斯坦地區。
2023年3月16日,以色列軍方在約旦河西安北部城市杰寧發動的軍事行動中,有4名巴勒斯坦人被打死,包括1名16歲的兒童。另外,有20名巴勒斯坦人受傷,其中有12人被實彈擊中。根據巴勒斯坦當地媒體報道,死者中包括2名分別隸屬于巴勒斯坦抵抗運動(哈馬斯)和巴勒斯坦(杰哈德)的巴勒斯坦青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