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上有幾個空間站—中國空間站拒絕10國名單
目前,世界上僅有兩座空間站:一個是中國空間站,另一個是以美國為首的國際空間站。眾所周知,中國空間站正在發展壯大,而國際空間站行將就木,老化問題日漸嚴重。最近,這兩個空間站又傳來了好消息和壞消息。
2021年10月16日,我國成功發射了神舟十三號任務,把三名航天員送往空間站,開啟為期6個月的空間任務,這也是以后空間站的常態化駐留周期。此次任務中,王亞平是我國第一位登上空間站的女航天員。目前,三名航天員已經進入了天舟三號,正在進行貨物轉移。
此次,神舟十三號首次采用徑向交會對接。以往,神舟飛船采用的是軸向對接,對于這種前后對接方式,即使不使用發動機,在同一軌道面的兩個航天器也能保持相對穩定的速度和姿態,更方便對接。而徑向對接則翻轉了90度,神舟飛船通過天和核心艙下方的對接口進行對接。由于不在同一軌道高度,神舟飛船在接近過程中,不僅要控制軸向速度,還要控制徑向速度,整個過程是高度動態的,所以對接難度提升了一個等級。
未來,航天員需要在空間站進行輪換,這就會導致有兩艘神舟飛船同時接入空間站。徑向交會對接的成功,增加了進入空間站的通道和手段,使航天員在空間站輪換成為可能。
10月16日是一個特殊的日子,這一天不只是神舟十三號任務發射成功。在57年前的這一天,我國在羅布泊成功試爆了第一顆原,這是繼美國、蘇聯、法國、英國之后第五個自行研制原并成功引爆的國家,從此中國人民真正站起來了。18年前的這一天,我國首次載人航天任務圓滿成功,英雄航天員楊利偉安全著陸,使我國成為繼美、俄之后世界上第三個擁有載人航天飛行技術的國家。
為了抑制中國航天技術的發展,美國禁止中國參加國際空間站。但中國正在與來自法國、瑞典、俄羅斯和意大利等其他國家的太空專家合作,在空間站全面運作后,我們會接待來自其他國家的航天員。由此可見,兩國格局相差巨大。
此外,國際空間站也一直傳來壞消息。國際空間站已經建設20多年了,它已經開始出現老化現象,最典型的就是出現了漏氣。前幾天,國際空間站又出現了錯誤旋轉,旋轉產生的離心力可能會造成結構性損壞。
此次旋轉的根源來自于俄羅斯的聯盟號飛船,當時它正在測試飛船的發動機,但不知什么原因意外旋轉了空間站。旋轉改變了國際空間站的方向,但沒有造成任何人員受傷。在俄羅斯艙航天員的控制之下,國際空間站的方向又恢復了正常。
這次錯誤旋轉并不是第一次發生,在今年7月份的時候,俄羅斯向國際空間站發射新的科學號實驗模塊。由于軟件發生了錯誤,它也造成了空間站旋轉了45度,一些太陽能電池板差點斷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