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俄28國成立有哪些國家-中俄成立18國
第六屆亞信會議在哈薩克斯坦順利召開,旨在加強亞洲國家間合作、增加信任,以及促進亞洲和平安全穩定的亞信會議,在本屆峰會中通過了多項重大議題。首先是亞信會議再次擴員,科威特正式成為第28個成員國,歐亞經濟委員會成為亞信的第6個伙伴組織。其次是各成員國在協商后,采納了中方提出的將亞信會議轉為常設工作平臺的建議,一致通過了阿斯塔納聲明,亞信會議將轉型為國際組織。
本次亞信會議上,還通過了兩項具有重要意義的文件。其一是各成員國達成關于反恐合作的共識,一致通過了《亞信落實聯合國全球反恐戰略行動計劃》,旨在協調各成員國反恐領域的行動,更好的維護亞洲地區安全與穩定。其二是各成員國發布了關于信息安全領域的合作聲明,以保障信息和通信技術方面的安全。另外,各成員國就國際組織重要架構之一的資金來源達成共識,批準了關于亞信基金的條例。哈薩克斯坦總統托卡耶夫在峰會上宣布,亞信基金成立的目標是建立特殊機制來選擇亞信項目,并為該項目的實施籌集自愿資金。
在此之前,亞信會議是一個國家間的倡議,相較于正式的國際組織,其約束力較小,包容性更大。一般而言,某個國家加入某個倡議,僅代表該國愿意往倡議提出的方向發展,具體執行方面全看自覺。國際組織則不同,有一定的門檻,也有較強的約束力。倡議與國際組織各有優劣,沒有高下之分,但亞信會議轉變為國際組織,代表著亞洲地區國家將會更加團結,能夠更好的維護地區國家利益。
在阿斯塔納舉行的新聞發布會上,亞信會議秘書長薩熱拜表示,亞信向國際組織轉型是一個必然,所有成員國都支持這一決議。對于名稱變更問題,他傾向于保留當前已被國際社會接受的名稱,具體細節將在今后進行討論。亞信變更名稱,并不會改變其升級為國際組織的實際意義,尤其是在當前世界局勢動蕩不安的情況下。
俄烏沖突爆發后,包括聯合國在內的很多國際組織,在美國等西方國家的影響下,出現了非常明顯的政治傾向,這些國際組織的公信力因此受到一定影響。白俄羅斯總統盧卡申科在會議上指出,西方陶醉于蘇聯解體后的勝利,無法應對全球監管者和穩定保障者的職能,全世界都在為此付出代價。盧卡申科還強調,全球勢都在災難性地惡化,一系列沖突已經波及亞洲,而西方國家在過程中對局勢降級不感興趣,一直在火上澆油。
現在中俄等28國拋開歐美國家建立“新群”,也印證了俄羅斯總統普京在亞信會議中的話,多極化的世界已經到來,新的權力中心正在亞洲壯大。本次亞信會議出臺的多項成果文件,已經凸顯出這一點。任何一個國際組織想要擴大自身的影響力,如何團結各方力量,以及如何發揮出自身力量都是核心問題,在亞信會議通過轉型為國際組織議題的同時,將這兩點核心問題一并解決。尤其重要的是成立亞信基金,因為現行的國際秩序下,西方國家由于先發的優勢,定下了國際金融格局,幾乎所有的國際融資渠道都無法繞開他們。
從托卡耶夫的話中不難看出,成立亞信基金就是為了解決相關問題。當亞信會議轉變為國際組織后,再有資金方面的需求,就不會出現被西方卡脖子的情況,內部就能夠融資解決。簡而言之,亞信今后必然會對歐美為主導的舊秩序造成沖擊,但這是亞洲地區的后發國家,發展起來后的必然趨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