塞爾維亞一個月工資多少—去塞爾維亞打工安全嗎
那是在塞爾維亞的第6個月,李維(化名)遇到了開中餐廳以來最大的打擊。
廚師跑了,帶走大幾萬的流動資金。廚師不是別人,正是李維的朋友兼餐廳合伙人。
那一個星期,李維整日以淚洗面,又碰上疫情剛爆發,事業跌落谷底。一度,她覺得自己沒有什么可以再失去的了。26歲的她必須學會重新洗牌。幾年過去,李維覺得那是自己成長最快的一周。
哭夠了,餐廳還得繼續開,否則變賣國內公寓投進去的錢,就將打水漂。缺廚師,李維就把國內的媽媽叫來幫忙,給她開9000元/月的工資,忙的時候,母女倆一天12小時連軸轉,每天凌晨下班,走在回家的路上,那是一天中最安靜的時候。
生意好的時候,店里的月利潤可以做到4-5萬,但受疫情不能堂食的影響,差的時候,僅能維持收支平衡。
李維在給客人上菜
2021年8月,開中餐廳近2年后,年邁的外公需要照料,媽媽一走,很難找到合適的廚師,李維決定離開塞爾維亞這個東歐國家,將餐廳轉讓出去,回了國。最后一盤算,除去所有成本,開店兩年,加上轉讓費,僅賺了十幾萬,甚至趕不上打工的收入。
從回報來看,這次創業并未達到李維的預期。但對她而言,主動辭掉杭州月薪1萬的工作,跑到異國他鄉開中餐廳的經歷,成了她人生中一個重大的轉折點。
以下是李維的故事:
#1 曾月薪3000,比997還忙
去塞爾維亞開餐廳前,我辭掉杭州月薪1萬的設計工作,把自己從經常熬夜加班的狀態中,解救了出來。
我學的是工業設計專業,2014年畢業后,留在杭州一家設計公司,第一年,工資只有3000塊,除去1000塊的房租,再吃吃喝喝,每個月都月光,根本攢不下錢。
月薪3000的工作,但比“997”還忙。那時候,我一周要產出3個項目,包括草圖、渲染再到p圖,需要全流程參與。沒辦法,為了完成任務,只能加班,早上9點上班,經常忙到晚上12點,周末也在加班。這種狀態一月基本上要持續兩周。
身體實在吃不消,一年后,雖然漲薪了1000塊,但我還是辭職了。當時大家都很向往互聯網公司,因為薪資高,我琢磨著也跳槽去互聯網公司。于是,就自學了兩個月UI設計的知識。
兩個月后,我跳槽去了一家創業公司,薪資漲到了6000-7000元。一年后,又跳槽去了一家更大的互聯網公司,薪資漲到接近1萬。
同樣是加班,相比工業設計,UI設計工資更高,壓力小一些,大部分時候,我能保證晚上9點下班,也有雙休。裸辭前,我一直在這個行業里面。
對于我這樣出生普通家庭的孩子,父母是幫不上什么忙的,他們也不會說來幫你規劃一下職業方向。我也不太懂得如何去擴展自己的社交圈。在一些社交場合,我將自己的姿態放得特別低,比如在老板和客戶面前,永遠是唯唯諾諾的,不可能做到平等交流。再看看我所在的行業,即便是做到設計總監,拿個2-3萬的月薪,也差不多到頭了。
那時我25歲,通過互聯網接觸到一些不一樣的人生狀態,比如去各個地方旅游,做自由職業。很容易發現,我每天兩點一線的生活,沒有任何成長,會有想要去看看外面的世界的沖動。
回想大學剛畢業的4-5年時間,時常有一種自己的生活被困在了同一天里的錯覺。是重復的,枯燥的。那時候的我生活中只有工作,沒有什么愛好,一到周末也宅在家里。唯一的出行活動,就是一個朋友叫上我一起出門喝咖啡。
我現在還能想起離職那天,是2018年冬日的一個午后,陽光燦爛。但被困在辦公室里的我,甚至抽不出時間,出去曬一曬太陽。我下定決心離職,換一種生活。
#2 投資20萬,在東歐開中餐廳
來塞爾維亞是一個偶然。
離職后,我和朋友選擇目的地去旅游。在網上偶然看到塞爾維亞的圖片,搜索往返機票價格才5000多,價格很美麗,當即就決定去。在這之前,我只去過韓國。
不同于東亞,塞爾維亞對我來說,是另外一個世界。這里的建筑是歐式的,對我來說,很新穎,尤其我還是學設計的;滿大街的咖啡館,有些街道幾乎全部都是咖啡館,常常下午5點,就已經人山人海,一度我很疑惑他們都不用上班嗎。
因為我是亞洲面孔,會有很多人和我打招呼,大家都非常熱情。我其實對自己的外表不怎么自信,但很多人主動跟你打招呼,夸你,也慢慢變得自信起來。人與人面對面交談,熱情地打招呼,幾乎是我在杭州沒有的生活。剛到的時候,確實被當地人的熱情和松弛感染到。
結束20天的旅程后,在回國的機場,機緣巧合之下,結識了能幫忙辦理臨時居住的老板。當時也沒想過還要回來,回國2個月后,在沒有任何創業經驗的前提下,我們回到塞爾維亞,決定開一間中餐廳。
一開始,也猶豫過,但開弓沒有回頭箭。另一方面,我去嘗過現有的中餐廳,味道談不上好,又給自己增加了不少信心。
我們將地址選在塞爾維亞的首都貝爾格萊德。從選址,到裝修,再到店鋪布置,整個時間,花了5個月,投入接近20萬。期間趕上塞爾維亞當地人過年,整個裝修工期停了快1個月。
雖然是第一次開店,但我做了很多準備。
第一,我覺得很多餐廳的品牌意識比較弱,不會講故事。為了讓顧客記住這家餐廳,我就把自己真實的故事揉進餐廳裝修,大意是我們帶著兩只狗,在這里開始新的生活,給大家帶來正宗的中餐體驗。還為此拜托朋友設計了餐廳logo。效果確實不錯,有不少客人會主動來問餐廳名字的含義,我會耐心跟他們解釋。
和我一起去的狗狗
第二,在裝修風格上,偏暖色系。因為我是學設計的,我希望餐廳能打造一種溫暖的感覺,像家一樣。
2019年6月的一天,餐廳正式營業。由于此前完全沒有經驗,原本以為做足了準備,結果第一天營業還是非常混亂。比如,點餐的話術,我那時候比較社恐,英語也磕磕絆絆,給顧客帶來了不好的體驗;備菜、上菜的流程也很混亂,總而言之,一團糟。更恐怖的是,7張桌子坐滿之后,幾十個老外都盯著你,等著上菜,人都給看緊張了。有很多顧客,因為等待時間過長,就走掉了。我心里會特別不好意思。
第二天,混亂繼續上演。第三天,我覺得我們必須要先停業,把流程梳理一遍,缺什么補上,再重新營業。等飲料、酒水、就餐碟等添補好,流程熟悉好,請了中國朋友,3天后,餐廳重新營業,一切才開始步入正軌。
前三個月,我幾乎沒有休息一天,來例假,也沒有休息。餐廳每天中午12點營業,一直持續到晚上12點。有一次,接到一個演出團,一直工作到凌晨3點才結束。
我從沒有想到過,開餐廳會如此累。
#3 向媽媽借錢交租
半年后,發生了開頭的那一幕。
我整個人特別無助。哭了一個星期后,我知道我要一個人面對所有的事情,面對這個陌生的國家。就好像一夜之間長大了。
當時,塞爾維亞正好處于疫情管控期,餐廳被迫關停2個月。利用這個時間,我到處找中餐廚師,真的找不到,沒有人愿意來。迫于無奈,我只能求助我媽媽。我當時跟她說,來幫我2-3個月,等我找到人就可以,結果到離開前,廚師一直是她。
餐廳每月的固定成本包括12000元的房租,2500塊的水電燃氣費,還有幫工約3200元,加起來固定開銷在17700元左右。這還不算廚師的成本。
最落魄的時候,我身上只有幾千塊錢,我已經交不起房租了,特別不好意思又去找媽媽,借了2萬塊,把房租交上。我媽媽跟我說,這對你是一節特別好的課,你要懂得如何去識別人。我特別感動,媽媽一直是我的精神支柱。
李維和她的餐廳
2020年5月份,餐廳再次營業,廚師變成了我媽媽。和媽媽做同事,并不輕松,我們彼此有很多分歧,常常說服不了對方,磨合了1-2個月,才在菜品上達成一些共識。
塞爾維亞實行的疫情管控一直在變化。一開始,堂食是不被允許的,但線上接單還可以;再到放開堂食,但在下午4點就要關門,再到后來,變成下午6點,變成晚上8點,直至完全放開。到2020年8月左右,餐廳恢復正常,但是收入整體減少了三分之一,因為沒有了中國游客。
在餐廳里,會遇到形形的客人。比如演員、模特、政府官員、上市公司老板、外交官等等,和他們接觸的過程中,也是一個祛魅的過程。因為我之前的工作環境很單純,這些是我完全接觸不到的人,但和他們彼此就像朋友一樣在溝通。我也不會再把自己的姿態放得特別低。
也會遇到客人故意刁難的情況。有一次,一個當地客人用餐后,不愿意付錢,故意挑刺,我就佯裝報警,結果對方就把錢付了。還有一個中國客人,可能是上菜比較慢,沖著我媽媽發火。我特別生氣,沖著我發火可以,但不能沖我媽媽發火。我就對他說,請你出去,我們今天不想接待你。結果,他跑到各個平臺去寫差評。我記得,第一次跟客人吵架后,全身都在發抖,后來習慣了,心態就平和了很多,大多數人都是欺軟怕硬的。更多的時候,是來自客人的善意,包括和很多客人現在都有保持聯系。
教當地人包餃子
我還遇到餐廳被洗劫的經歷。有很多歐洲難民會在塞爾維亞過境,我也曾提供過一些幫助。有一次,我拒絕了一位難民的求助,我已經幫助過他很多次了,幾天后,他就把我的餐廳給撬開了,偷走了現金,所幸的是,沒有對餐廳造成破壞。
開餐廳2年,疫情前好的時候,一個月利潤有4-5萬,疫情后,由于中國游客減少,好的時候一個月有2-3萬的利潤。也有很多時候,僅能維持收支平衡。
原本我以為兩年怎么著也能賺個50萬,結果在將店鋪轉讓出去后,算上20萬的轉讓費,除掉所有成本,也只賺了不到20萬。比較幸運的是,沒有虧本。
餐廳上當地的報紙
2021年上半年,外公身體不適,媽媽考慮回國,我也不想給她留下遺憾。媽媽一走,我只能重新找廚師,試了很多辦法,也面試過一些人,但沒有合適的。我一合計,廚師還要包住宿,發工資,一個月2萬塊就沒了,等到我手里,已經剩不下什么錢。再加上,在塞爾維亞待久了之后,一些濾鏡也逐漸被打破,不得不去處理更多的人際關系,這些都讓我感到疲憊。
于是,我決定關店。2021年8月,我和媽媽一起回國。
#4 回國后,放棄繼續做打工人
回國后,我從中餐廳老板又變成了普通打工人。
起初,我入職了北京一家公司,重新做回設計師。入職以后,公司發現我在做自媒體,就讓幫著做直播,這一幫不得了了,產品的選品、上架、談價格、簽合同、設計直播腳本全由我一個人來做。但老板對結果不滿意,我說連貨都是我發,還要什么效果?
這件事情也讓我樹立了職場底線。我告訴自己,不是自己的事情,就不要去做,太著急去展示自己的能力,反而會被反噬。待了3個月,我跟老板說,這份工作不適合我,就主動走了。
第二份工作是咖啡店店長。咖啡店老板看到我自己開店的經歷,就私信我幫忙管店。這家咖啡店一直處于虧損狀態。我跟老板如實說,我沒有咖啡店的經驗。對方堅持讓我去幫忙,并承諾不用有盈利壓力,給我開了1萬的月薪。
入職后,我才發現咖啡店有一名咖啡師,而老板許諾我的店長身份只是口頭承諾,結果人根本不聽我的。一個月后,這名咖啡師有事離開了,店就由我全權負責。因為之前有管理餐廳的經驗,這一次我也套用了經驗,我會盡量照顧到每一位到店顧客,每天都是笑呵呵的,甚至自己墊錢為咖啡店制作了點單小程序,在外賣平臺進行推廣,這直接提升了點單量。這期間,業績翻了3倍。
后來我跟老板反饋咖啡店存在的問題,比如咖啡師懶散,我需要幫助的時候,沒有任何人幫我,包括做小程序的錢,都是要了一個月才批下來。老板覺得我態度不好,有點沖,我們大吵一架。我直接反駁他,你找我,不就是為了賺錢嗎,如果我一味討好你,沒必要請我,對吧?他啞口無言。老板試圖開年薪20萬挽留我,希望我繼續幫忙運營下去,但我拒絕了。
經歷這兩份工作,我覺得幫別人打工已經不太適合我,可能99%的沖突是不可避免的。我開始考慮自己創業,或者做自由職業。
生活中的李維
一開始,我決定全職做自媒體。但你知道吧,做自媒體跟運氣有很大的關系。嘗試3個月后,沒有成功,還是打算,把自媒體當作副業比較好。之后有小半年的時間,我都在考慮要做什么。期間,我是沒有任何工作的,很內耗,很焦慮,也特別迷茫,會自我懷疑,也會后悔說,還不如不把塞爾維亞的餐廳轉讓出去,即便一個月賺1萬塊,但我不至于這么內耗。
轉機發生在2022年9月。之前在餐廳認識的一個顧客,開了一家華文機構,教當地的中國小孩語文或英語,線上辦公就可以。我跑去應聘,也很感興趣,就一直做了下來。我之前做過一次人格測試,屬于服務型人格。我發現我對孩子很有耐心,也很喜歡和他們溝通,這讓我獲得了一直在渴求的成就感。從線上教學,我慢慢也接觸一些線下教學的機會,逐漸擁有了自己的生源。
也有朋友發出質疑,覺得我不適合當老師,如果是以前的話,我就真的聽進去了,但現在不會,我現在會說,只要我喜歡,為什么不去做呢?在塞爾維亞的時候,為了增收,我還給一家攝影工作室做過平面模特,幾個小時能賺400塊。其實我對自己的外貌一直不自信,但有人欣賞你,甚至可以做模特,這也讓我看到了自己的可能性。
我給工作室做模特
未來3-5年,我應該會繼續當英語老師。因為我喜歡旅游,現在也跟塞爾維亞的一個中國朋友商量一起做旅游,我主要負責國內的對接。不會再考慮開餐廳,實體太不容易了。(笑)
回國后,我把在塞爾維亞開餐廳的故事發在網上,有很多人覺得我很勇敢,來討要經驗。有粉絲之后,也有一些品牌找過來合作,我不著急變現,但從這里面,我看到了自己的價值。
我偶爾會覺得,過去成長太慢了,到28歲才完成第一個階段的自我探索,如果回到剛畢業的時候,我會告訴自己要好好學英語,去跟更多人交流,去大膽探索更多的可能性。但每個人都有自己的節奏,可以隨時重新開始這場“人生游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