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個公司副總是什么官-一個公司副總的職責
談到領導干部這個概念,大家都想當然地以為,領導干部就是指公務員。其實,除了公務員是領導干部,在事業單位也有領導干部。除此之外,國有企業的一把手、二把手等,也是領導干部。因此,我們千萬不要以為,領導干部是和公務員對等的一個概念。領導干部來自于機關,也來自于事業單位,還可以來自于國有企業。當然,企業的員工,并非都是領導干部。比如,一部分國有企業的普通一線員工,就不屬于是領導干部。
在現實生活中,我們如何判斷一個人到底是不是領導呢?最簡單的辦法,就是看他們的級別。領導干部通常都是有級別的。有的領導干部是科級,有的領導干部是處級,還有的領導干部是廳級,更還有的領導干部是部級。比如,省委宣傳部部長就是副部級領導干部。又比如,省級日報社社長通常情況下是正廳級領導干部。
既然公務員機關、事業單位和國有企業都有領導干部,那么,不同單位的領導干部,誰的待遇收入高呢?說得更具體一點,同樣是副廳級干部,省屬大型國企副總和市委宣傳部長,哪一個更實惠?很多人對于這個問題,知之甚少。從權力的角度,市委宣傳部長的權力,可能大過于省屬大型國企副總。但是,從收入的角度,省屬大型國企副總的收入,通常情況下,都會大于市委宣傳部長,至少是市委宣傳部長收入的兩倍以上。
為什么會出現這種情況呢?這就牽涉到公務員領導干部和國企領導干部工資構成不一樣。在公務員機關,不管是省部級領導還是普通的科員,大家都拿月薪。而且,公務員的工資收入標準,從中央到地方都有明確規定。不同地區的公務員,出了在部分津補貼方面有差別,大家的工資收入標準其實是一樣的。可是,作為國企的老總,他們拿的不是月薪而是年薪。作為省屬大型國企副總,一般情況下,年薪至少三四十萬起步。而作為市委宣傳部長,一個月的收入,通常頂多就1萬多塊錢。因此,如果要比較工作的實惠程度,當然是大型國企副總更實惠。
不過,這種情況在退休之后就會出現逆轉。在退休之前,國企副總收入待遇高于宣傳部長。在退休之后,公務員的平均退休工資遠遠高于國企職工退休工資。因此,國企副總退休后的收入會低于宣傳部長。現在,對于這個問題你搞明白了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