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境封鎖2鑄鐵廠攻略_全境封鎖2獨狼職業(yè)選擇
公元前403年,韓、趙、魏正式三家分晉,也即周威烈王正式冊封魏國、韓國、趙國這三個諸侯。其中,就趙國來說,先后在晉陽(今太原)、中牟(今鶴壁)、邯鄲(今邯鄲),公元前372年又立信都(今邢臺)為趙之別都。其中,就晉陽來說,就是在今山西省太原市一帶。太原西、北、東三面環(huán)山,中、南部為河谷平原,整個地形北高南低呈簸箕形。海拔最高點為2670米,最低點為760米,平均海拔約800米,市區(qū)坐落于海拔800米的汾河河谷平原上。太行山雄居于左,呂梁山巍峙于右,云中、系舟二山合抱于后,太原平原展布于前,汾水自北向南縱貫全境。
由此,非常明顯的是,晉陽在地理位置上具有易守難攻的特點,這也是晉陽之戰(zhàn)中,趙氏可以在晉陽這座城池長期堅守的重要原因。相對于易守難攻的晉陽,地處中原之地的邯鄲,則是易攻難守。那么,問題來了,趙國為何舍棄易守難攻的晉陽,而選擇定都邯鄲呢?
一
首先,春秋時期,晉國大卿趙簡子家臣董安于在太原盆地北端晉水北岸,懸甕山東側(cè)修筑晉陽城。公元前454年,智伯率韓、魏二家圍攻晉陽(今山西太原市南晉源鎮(zhèn)),趙襄子堅守城池,并策反韓氏、魏氏二家共同滅智氏。公元前453年,趙、魏、韓三家瓜分了智氏的領(lǐng)地。由此,非常明顯的是,晉陽這座易守難攻的城池,直接關(guān)系到了趙氏的存亡。如果在晉陽之戰(zhàn)中,晉陽被智氏攻破的話,那么戰(zhàn)國七雄自然就沒有趙國的一席之地。
可是,在三家分晉之后,趙國還是選擇定都邯鄲,而不是晉陽。究其原因,主要分為以下幾點。一方面,趙國,更準確的說是趙氏,之所以在晉陽定都,比較靠近晉國的都城所在地,并且有助于和其他卿大夫家族爭奪晉國大權(quán)。公元前585年(晉景公十五年),晉景公遷都于絳山之北汾河、澮河會合處的新田,稱之為新絳,晉國最后的都城在屯留。對于晉國來說,都城長期在今山西省一帶。
二
在此基礎上,趙氏定都晉陽,自然更加靠近晉國的都城,這便于趙氏往來于晉陽和晉國都城之間,也有助于趙氏和魏氏、韓氏、智氏等晉國的卿大夫爭權(quán)。所以,同樣的道理,在春秋末期到戰(zhàn)國初期,魏國和韓國,也曾定都在今山西省一帶。不過,三家分晉后,趙國需要逐鹿中原,相對于晉陽,邯鄲顯然更加靠近河南等中原之地。邯鄲市位于河北省南端,太行山東麓,介于北緯36°20′~36°44′,東經(jīng)114°03′~114°40′之間。西依太行山脈,東接華北平原,與晉、魯、豫三省接壤。
在戰(zhàn)國時期,比較繁榮的城市,很多都在今河南省、山東省一帶,比如魏國大梁,宋國定都、商丘,齊國臨淄,韓國新鄭等。對此,在筆者看來,邯鄲在地理位置上要比晉陽更加靠近這些城市,也有助于趙國爭霸中原之地。因為這一原因,不僅趙國遷都邯鄲,魏國也曾安邑遷都到大梁,也即今河南省開封市一帶。
三
另一方面,就趙國都城邯鄲來說,西北部中山區(qū)、西部低山區(qū)、中部低山丘陵區(qū)、中部盆地區(qū)、東部洪積沖積平原。并且,邯鄲東接華北平原,也即靠近糧食產(chǎn)地。在春秋戰(zhàn)國時期,糧草供給對于各個國家的影響,無疑是非常大的。如果趙國在遠離糧草產(chǎn)地的地方定都,這顯然會增加運輸成本,也會帶來不必要的風險。
同時,邯鄲蘊藏有種類繁多的礦產(chǎn)資源,是全國著名的煤和高品位的鐵礦石產(chǎn)區(qū),被譽為現(xiàn)代“鋼城”、“煤都”,擁有豐富的“兩黑”——煤、鐵資源,煤炭和鐵礦石儲量分別達到40億噸和4.8億噸。對此,在筆者看來,這些礦產(chǎn)資源,也是趙國非常重視的資源。據(jù)文獻記載,春秋中、后期即公元前7至6世紀左右,我國出現(xiàn)和使用了鑄鐵。這種鐵是用“生鐵冶鑄法”冶煉的,產(chǎn)鐵數(shù)量多、雜質(zhì)少,質(zhì)量較好。因此,這些礦產(chǎn)資源有助于打造武器裝備,從而增強趙國士兵的作戰(zhàn)能力。
四
最后,除此之外,趙國定都邯鄲,也是為了更好的對付中山國,并和魏國、齊國、韓國等戰(zhàn)國七雄爭霸中原。在戰(zhàn)國時期,中山國可謂趙國的心腹大患。在趙武靈王即位以前,中山國就依持齊、魏兩國的支持,襲擾趙國,成為趙國的最大威脅,所以當時的趙武靈王有感而言:“今中山在我腹心,北有燕,東有胡,西有林胡、樓煩、秦、韓之邊,而無強兵之救?!币虼?,趙國如果繼續(xù)定都晉陽的話,由于距離中山國較遠,想要消滅中山國,自然就不是那么容易了。而定都邯鄲的話,無疑可以集中全力來消滅中山國。戰(zhàn)國中期,趙國在消滅中山國之后,得以擴大自身的疆域,從而走向強盛。
除了中山國,趙國還需要和魏國、齊國、韓國等戰(zhàn)國七雄爭霸中原。在地理位置上,邯鄲距離齊國、魏國、韓國相對較近,方便趙國和這些諸侯國交鋒。比如在五國伐齊時,趙國如果還定都晉陽的話,想要出兵進攻齊國,可謂遠隔千里,付出的成本就比較大了。綜上,定都邯鄲對于戰(zhàn)國時期的趙國,存在諸多好處和必要。公元前228年,趙國都城邯鄲終于被秦國大軍攻破。趙國宗室北逃到代,共同擁立代王嘉繼續(xù)抵抗秦軍。公元前222年,秦國大軍攻滅趙代王嘉,趙國徹底滅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