該論文介紹,尼安德特人與穴獅(Panthera spelaea)的互動尚不明確,盡管兩者互動在其他古人類文化(如智人的洞穴壁畫)中地位突出。
論文第一作者和通訊作者、德國圖賓根大學Gabriele Russo與同事及合作者一起,他們分析了一個來自德國錫格斯多夫的近乎完整的穴獅骨骼,該骨骼最初發掘于1985年,年代可追溯到4.8萬年前。這一遺骸被認為來自一頭年老的中等大小穴獅,骨頭上有切割痕跡,其骨頭包括兩根肋骨、一些脊椎以及左股骨上的痕跡,此前被認為是古人類在這頭動物死后將其屠宰。
在此次最新研究中,論文作者發現了一個局部穿刺傷,位于獅子第三肋骨的內側,看起來符合一把木尖矛的沖擊印記。這一穿刺存在角度,表明矛進入獅子腹部左側,穿透了重要臟器,到達第三肋右側。同時,這一穿刺傷的特征類似于一個已知由尼安德特矛造成的鹿脊椎上的痕跡。論文作者因此認為,4.8萬年前的錫格斯多夫穴獅骨骼樣本,是尼安德特人蓄意狩獵穴獅的最早證據。
論文作者還分析了發掘于2019年、來自德國Einhornh?hle的3只穴獅標本足趾和下肢的趾骨和籽骨標本,其年代可追溯至4.5萬-5.5萬年前。這些骨頭上也有與動物被剝皮相應的切割痕跡,存在被人為改變的骨骼表明這些骨骼曾被留在皮毛中,然后隨皮毛被丟棄在發掘地點。論文作者認為,這些切痕的位置意味著在剝制時采取了謹慎的方法,以確保皮毛中保留爪子,這可能構成尼安德特人使用獅皮的最早證據,可能是出于文化性的目的。
論文作者總結說,他們完成的這些考古研究新發現,可為尼安德特人和穴獅在更新世的互動提供新的見解。(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