尚無可針對性預防的疫苗
李侗曾介紹,肺炎支原體感染后,大部分人是上呼吸道感染的癥狀,就發燒、咳嗽、咽痛、鼻塞、流涕。有一少部分人會發展為肺炎,也就是下呼吸道感染,會有反復高燒、劇烈咳嗽,后期有明顯的咳痰,胸痛,全身肌肉酸痛、乏力、頭痛等癥狀也比較明顯,癥狀往往可持續2至3周。
“如果孩子有上述癥狀且超過一周沒有緩解,確實要考慮是不是肺炎支原體感染了,可以到醫院去做一個檢測。”李侗曾表示,一旦確診了或者高度懷疑是肺炎支原體感染,可以抗生素治療。一般首選的是大環內酯類,像阿奇霉素。早期治療可以減少重癥的發生率。
北京朝陽醫院兒科副主任醫師常賀生介紹,肺炎支原體既不是細菌也不是病毒,而是一種非典型病原,雖然肺炎支原體感染不屬于傳染病,但其具有傳染性,主要通過飛沫傳播。目前,肺炎支原體肺炎沒有可針對性預防的疫苗。
專家提醒,要注意室內通風,盡量避免到人群密集和通風不良的公共場所,必須去時應戴好口罩。咳嗽或打噴嚏時,用紙巾掩住口鼻,做好手衛生,經常用肥皂、洗手液在流動水下洗手。學校、幼兒園等場所要注意通風消毒,避免出現聚集性感染。
3歲以內兒童出現癥狀應盡快就醫
今年2月,國家衛生健康委印發了《兒童肺炎支原體肺炎診療指南(2023年版)》。指南介紹,肺炎支原體肺炎指肺炎支原體感染引起的肺部炎癥,可以累及支氣管、細支氣管、肺泡和肺間質。
肺炎支原體肺炎多見于5歲及以上兒童,但5歲以下兒童也可發病。以發熱、咳嗽為主要臨床表現,可伴有頭痛、流涕、咽痛、耳痛等。發熱以中高熱為主,持續高熱者預示病情重。咳嗽較為劇烈,可類似百日咳樣咳嗽。部分患兒有喘息表現,以嬰幼兒多見。肺部早期體征可不明顯,隨病情進展可出現呼吸音降低和干、濕性啰音。
據了解,今年和往年相比,我國的支原體肺炎也出現了低齡化的特點,一些3歲以下的兒童也有發病,出現相關癥狀后,家長應及時帶孩子就診。
專家提醒,出現支原體肺炎感染的時候,孩子發燒可能沒有很嚴重,但是出現喘息或者說呼吸困難,或者在鎖骨的位置出現了凹陷,也就是孩子在吸氣的時候鎖骨有一個坑,或者鼻子吸氣的時候出現了鼻塞,要及時到醫院就診。
如果孩子年齡在3歲以內,或伴有先天性心臟病、遺傳代謝性疾病等基礎疾病,一旦出現高燒、咳嗽,最好盡快到醫院排查。這類孩子感染后,病情進展往往會很快。針對學齡期孩子,體溫超過38.5℃且持續48小時,或高熱時間不長但精神萎靡、不愿意吃東西,甚至嘔吐腹瀉,都建議盡快就醫。(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