無中生有,孕育著創新活力基因
馬術運動起源于歐洲,被譽為“紳士運動”“貴族運動”。與此同時,馬術作為一項體育賽事有著太多西方元素,這也是中國先天所不具備的條件。
于浙江而言,要辦好亞運馬術比賽,彼時尚面臨著既無資源、又無經驗的困境。
“沒有資源就創造資源,沒有條件就創造條件,雖然先天不足,但桐廬也有其獨特優勢所在。”杭州亞運會桐廬賽區競賽場館運行團隊副秘書長鄒建華回憶,當時不少業內人士認為,擁有世界級山水空間的桐廬,仿佛一個天然運動場,非常適合馬術比賽及相關體育旅游活動的開展。
客觀分析自身條件后,桐廬主動請纓承辦亞運馬術比賽。經過多方實地考察論證,亞運馬術項目最終落戶于此。
2020年9月,桐廬馬術中心正式開工。遵循亞運場館和國際馬術專項的高規格要求,短短一年,一個青山環抱、依江而建,兼具顏值與內涵的標準場館拔地而起。
從空中俯瞰,桐廬馬術中心主場館呈現漢字“馬”的形狀,仿佛一匹駿馬馳騁在富春山水間。曾六次參加亞運會的馬來西亞運動員卡比勒·安巴克在接受記者采訪時說,“桐廬馬術中心是最好的亞運場館之一。”
2022年初,桐廬馬術中心場館運行團隊首批工作人員約70人正式入駐。從這70人開始,浙江創造了屬于自己的馬術辦賽經驗。
無中生有,飽含著開放包容氣質
馬術是杭州亞運會中唯一一項人與動物同賽的項目,馬匹作為特殊的“運動員”,對賽事籌辦和服務保障提出了更高要求。
面對全新的業務領域,桐廬馬術中心主動找專家、聘人才,以謙遜之姿和開放心態廣泛吸納各方經驗意見。
“我們主動向中國馬術協會、香港賽馬會等專業機構拜師,通過‘師傅帶徒弟、師徒共上陣’的方式,打造了一支專業高效的混合團隊,也為場館賽后利用儲備了一定的本土人才。”桐廬馬術中心新聞發言人陳杰表示。
自去年11月開始,香港賽馬會便組建了一個來自馬術行業不同領域的專家團隊,作為杭州亞運會辦賽力量入駐亞運馬術場館。
香港賽馬會馬術事務主管龐雅雯接受中新社專訪時介紹,香港賽馬會的具體工作覆蓋生物安全、馬匹運輸、馬房管理、獸醫及釘蹄服務、場館運行以及國際持份者聯絡等業務領域,為亞運馬術比賽提供技術支撐。
“對馬來說,這是世界級的環境,馬現在可能不想回去了。”在桐廬馬術中心比賽后,中國香港運動員蕭穎瑩如是說。
亞馬聯主席哈邁德點贊桐廬馬術中心,他說所有參與者都很感激他們能來這里參賽。
無中生有,彰顯著勇立潮頭精神
從“一無所有”到順利承辦亞運馬術比賽,借杭州亞運會的東風,桐廬早已將馬術特色融入文旅等主導產業,納入縣域發展規劃。
從更廣的歷史維度看,在浙江,從來都不乏“無中生有”的智慧和傳奇。
浙江義烏不靠海、不沿邊,卻是全球最大的小商品集散地。浙江海寧不產皮革,卻是全國聞名的皮革城。浙江橫店沒有影視資源,卻是中國最大的影視基地。
沒有資源“借”資源,沒有市場“育”市場。在創新與守舊的思潮交鋒中,浙江人敢于踩下改革的腳印,創造了發展風口。
浙江安吉“七山一水二分田”,既無名山大川,也缺風景名勝,但鄉村旅游發展卻“無中生有”獨樹一幟。在“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理念指引下,這個從采礦“起家”的山區縣走上了從“賣石頭”到“賣風景”的鄉村旅游之路。
不論是改革開放之初敢喝“頭口水”,還是新時代“第一個吃螃蟹”,某種程度上,讀懂了“無中生有”,就走進了浙江的過去、現在和未來。(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