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悉,“社會·公眾·文化——國際體育視覺設計展”以兩百余份海內外經典體育海報文獻、杭州亞運會視覺設計方案為主要內容,向公眾展示體育所創造的多元價值,以及體育發展在社會、公眾和文化方面產生的影響。
“體育常常被作為一種文化符號,體育設計則是透過對體育內涵的挖掘和形態的探索,幫助公眾進一步了解體育文化,促進和推動體育運動的發展。優秀的設計無不以具有歷史特色和文化內涵的象征物作為概念來源,通過優秀的體育視覺設計,公眾可以更好地了解、欣賞和尊重多樣化的人類文明。”策展人蔡仕偉在現場介紹。
“杭州亞運會會徽‘潮涌’的設計靈感來自哪里?”來自伊朗的記者穆罕默德提問。
“浙江的錢塘江和錢江潮頭是會徽的形象核心,扇面造型反映江南人文意蘊、賽道代表體育競技、互聯網符號契合杭州城市特色、太陽圖形是亞奧理事會的象征符號。雖然融合了多個元素,但是整體和諧統一。”中國美術學院教授、杭州亞組委設計總監宋建明作答。
中華文化的兼收并蓄、和而不同也體現在展覽的細微之處。區別于以往的“單向”講述,這場展出設有數字化互動環節,觀眾可以在體驗平臺輸入文字內容,系統便可生成一幅既含有定制元素,也展現中華文化特色的AI設計圖樣。
來自黎巴嫩的記者薩利姆輸入了“我愛我的孩子”“黎巴嫩貝魯特廣場電視臺”等字樣,來自哈薩克斯坦的記者阿爾瑪斯輸入了“我愛我的妻子”。隨后,大家將各自的AI圖樣拍照留念。
“我從來沒有過這樣的體驗,這是第一次,很神奇。我可以通過互動的方式加入到這場展覽,而不僅僅是用眼睛看一看,這樣的展覽太棒了。”阿爾瑪斯說。
活動尾聲,薩利姆用“Amazing!(令人驚嘆!)”評價此次觀展經歷。“令我印象深刻的是,我看到中國不同時期的體育海報,讓我感受到這個國家的發展變化,設計越來越精美,傳達的重點也有所不同。”(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