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地英雄氣,千秋尚凜然。在歷史的天空中,英雄是中華民族閃亮的精神坐標。“我已經從軍35年,身邊就有許多英雄模范。每當想到他們,我的心里就充滿敬意。”空軍指揮學院原訓練部副部長李中華說,崇尚英雄才會產生英雄,正是聽著英雄的故事,他一步步成長為“英雄試飛員”。
據不完全統計,近代以來,中國已有約2000萬名烈士為國捐軀。2014年,中國以法律形式將9月30日設立為烈士紀念日。從這一年起,每年天安門廣場都要隆重舉行烈士紀念日向人民英雄敬獻花籃儀式。黨和國家領導人同各界代表一起出席儀式,瞻仰人民英雄紀念碑。
在30日的儀式上,軍樂團奏響《義勇軍進行曲》,全場齊聲高唱中華人民共和國國歌。國歌唱畢,全場肅立,向為中國人民解放事業和共和國建設事業英勇獻身的烈士默哀。
舉國祭奠國之英魂,以法捍衛英烈榮光。近年來,官方在開展英雄烈士褒揚紀念工作的同時,出臺一系列法律法規,加強對英雄烈士的保護,維護社會公共利益。從施行英雄烈士保護法,到出臺烈士紀念設施保護管理辦法,再到修訂烈士安葬辦法、烈士公祭辦法,一系列國家行動持續跟進,中國以法治力量守護中華民族的精神坐標。
來自北京市第三中級人民法院的一位法官對中新社記者說,英雄烈士是民族的脊梁、時代的先鋒,維護英烈合法權益離不開司法服務保障,“在未來工作中,我們將著力發揮審判職能作用,在案件審理過程中保護英烈及烈屬的合法權益”。
是致敬,是緬懷,更是傳承。被無數人視為英雄的李中華,是“英雄試飛員”、是“八一勛章”獲得者。“新時代新征程的沖鋒號已經吹響”,他勉勵年輕后輩激發出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中國夢的精神力量,在自己的崗位上實現價值,齊心協力建設好英烈們所盼望、所向往的國家。
儀式現場還有不少身著中國人民公安大學校服的年輕學子。不久前,習近平回信勉勵中國人民公安大學在讀英烈子女,對他們提出殷切期望,希望他們以英雄的父輩為榜樣,矢志不渝做黨和人民的忠誠衛士。這些未來的共和國警官表示,將努力練就擔當作為的真本事,早日成長為人民公安事業可靠接班人。
每一次緬懷,都是一次思想的洗禮;每一次致敬,都是一種精神的傳承。儀式上,手持鮮花的少年兒童面向人民英雄紀念碑高唱《我們是共產主義接班人》。隨后,他們獻上手中鮮花并瞻仰紀念碑。
北京小學六年級學生王睿澤對中新社記者說,自己從課本上讀過“狼牙山五壯士”、黃繼光、邱少云等英烈的事跡,日常生活里也經常看到解放軍和武警戰士搶險救災、保家衛國的報道,這都激勵鞭策著他和同學們珍惜年華,樹立遠大理想,努力學習報國。
奮斗,是最好的致敬。在今天的天安門廣場上,寫有“祝福祖國”的巨型花籃,與敬獻給英烈的寫有“人民英雄永垂不朽”的9個大型花籃遙相呼應。
從軍多年后選擇自主擇業的張天闖說,越來越感受到黨和國家重視英雄榜樣的力量,這讓他在新的崗位上備受鼓舞。他告訴中新社記者,哪怕身處平凡崗位,始終默默無聞,也要汲取力量、接續前行,“要在工作和生活中努力作出應有的貢獻,以此告慰英烈、獻禮祖國”。(完)